一、指导思想
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全镇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以打造“平安校园”为目标,综合整治校园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安全教育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内容
1、各班级认真总结暑假期间的安全情况,对照与家长签定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暑假防溺水书,对在假期中按要求做,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批评并改正。
2、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防火、交通安全、食物中毒、防溺水、防雷击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防范能力。
3、各班级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普及安全知识,结合看到的身边的安全惨痛事例,找出生活中不安全的行为和隐患。
4、组织一次逃生演练。
5、组织一次中、高年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并出一期安全教育主题板报。
6、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责任到人,立即整改。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的平安健康,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是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教体局将对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专项考核,专项表彰,成绩单独排队,各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这次安全活动周要广泛发动,人人参与,加强指导,严密组织。
2、科学组织,讲求实效。结合本校的实际,面向全体师生,有住宿的学生,有自驾车的教师,乘坐校车上下车的学生,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3、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要亲自担任组长,分管领导、班主任、组员分工明确,时间、内容全面安排。
4、做好活动材料的整理、积累。各校都要留下活动照片,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写出书面总结上交,以备县教体局检查。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自己的小手,不去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狗玩具。
2、红药水、紫药水、白纱布各少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狗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好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狗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小刀、剪刀、针、玻璃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狗(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把纱布拿掉,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在玩游戏或在不小心的时候受了伤,就要好好的去保护它,严重时要找医生处理包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快快地好起来。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以“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学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目标,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和星级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以开展“八个一”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素养,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达到以活动促工作,以月促年的目的,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主题
活动时间:每年9月份
活动主题:根据情况确定安全主题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
政教处和少先大队负责组织实施。
艺术部负责宣传上报。
四、活动内容
积极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开展一场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逃生演练活动,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活动,举办一次安全征文评选活动,组织一次安全隐患大整治活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全员培训活动,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切实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到广大学生及家长。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一次“安全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大讨论活动。学校要组织各班级开展一次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针对汛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暴力伤害事件,通过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安全教育演讲等不同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开展一场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重点教育学生掌握防溺水、防意外伤害、防踩踏、防食物中毒以及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常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学校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实现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和规范性,并根据有关要求,在活动月内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一次防震避险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在演练中锻炼学生的逃生技能和自救意识。
4、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活动。学校要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师生知法、守法,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
5、举办一次安全征文评选活动。学校要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等为主题开展征文评选活动,使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如何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等安全常识,使“安全”二字深深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通过征文评选活动,将“安全教育月”活动推向高潮。
6、开展一次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全面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排查要认真、细致,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查出的隐患,要按照整改措施、整改资金、责任人员、整改期限四落实的原则及时进行整改,并填写隐患排查表。在此基础上广泛发动师生举报学校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对参与积极和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7、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全员培训活动。学校要在“安全教育月”活动期间,组织教职员工开展以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防范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培训情况要记入安全工作档案。
8、发放一份“致家长一封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传授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实现“学生安全,家校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工作要求
(一)各班要将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认识到学生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保证学生受教育率达到100%。
(二)通过自查自改校园安全隐患,创建安全校园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查找安全隐患活动,在家庭、社会上营造“人人参与学校安全,人人关心学校安全”的良好氛围,既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通过学生——家庭——社会这个传播途径,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三)立足创新,务实实效。认真总结学校安全工作经验,坚持贴近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形式和内容,突出特色,增强实效。积极探索以活动促工作、以活动保安全、搞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四)活动结束后,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的情况上报学校政教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南南的脚受伤了”,幼儿操作材料“南南的脚受伤了”(一)、(二)
2、自行车两辆,分别装有前、后坐椅。
活动过程:
1、看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南南的脚受伤的原因。
(1)小朋友,你们每天是坐什么车来上幼儿园的?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妈妈的自行车上幼儿园的,可是有一天他却没有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
(3)幼儿看操作材料(一)、(二)。
提问:南南的脚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南南的脚为什么会被轮子卡住?脚受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方便?
小结:南南是因为坐在自行车上时手没有抓住扶把,两脚没有放在踏杠上,两脚乱动才被卡在轮子里受伤的;脚受伤就不能走路,不能上幼儿园,更不能玩游戏了。
2、让幼儿分别乘坐自行车,学习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车,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分别推出幼儿可以前坐和后坐的自行车,请幼儿坐到车上进行讲解或讨论:“小朋友在车上脚应该怎样放?手应该放在哪儿?身体应该怎样?能不能坐在车上睡觉?”
小结:当我们坐自行车时,应该把脚放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扶把,身体不来回转动或摇晃,不在车上睡觉或站在车上,这样坐车才不会有危险,我们就可以很快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玩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