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期主要内容:【目录】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三】第七单元:统计 【四】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五】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 看一看.摆一摆”
1 / 8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一、知识要点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重估测意识.建立长度观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 注意对线段的要求
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 三、需要掌握题型
单位转换【填空】、填写适当长度单位、比较长短、正确用尺测量长度、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
例2、例4、P7中7、8、9
2 / 8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知识要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退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使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 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估算的方法多样化 四舍五入法:48+34 50+30=80; 取‘整’法:72-26 70-20=50; 前后协调法:54+24 50+30=80 ……
3 / 8
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 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与策略的选用也是跟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如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钱够吗?则就不应把24估得太低。 三、需要掌握题型
口算、竖式计算【一步、两步】、估算、求比多比少、两步应用题等
P14中6、7、10;P21中6、9、12;P26例1;例2、例3;P30中7、8;P32中1、3;P34中4、6、7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
1.角的【初步】认识、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P38 2.直角的【初步】认识、【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 P40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认识角的教学应把握怎样的尺度?
形象地描述什么是角、什么是直角.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建立起角的初步表象: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 三、需要掌握题型
4 / 8
认识量角器、角的各部分名称、判断角、按要求画指定角 P41做一做中2;P42中1、2、3、4;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知识要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怎样表达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在新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不作“被乘数”和“乘数”。 在数学上.当一种运算具备“可交换性”【即交换律】时.则各个元素在运算中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孰前孰后无关紧要.故乘法运算中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二者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对等的.正如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彼此地位相一样。 在具体情境中意义是唯一的:
第一幅图描述可为“3个5”.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5和5×3都可以;第二幅图描述可为“5个3”.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5和5×3都可以;
5 / 8
所以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几个几”“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不再具体区别是“3个5”或是“5个3”在考试时两种回答都可以。 三、需要掌握题型
认识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名称和表示的意义;看口诀写算式.看算式写口诀;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口算;看图列式;乘法应用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P49中7、8、9、10;P56做一做中1、2;P62中4、9、11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知识要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 观察物体的教学有别于几何中的“三视图”
让学生初步理解:即使同一物体.因观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更复杂的观察物体问题.在高年级安排。
6 / 8
※适当把握“对称”的教学尺度?
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不作探讨。 三、需要掌握题型 练习十五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一、知识要点
1.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2.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二、需要掌握题型
P78中3、4、6、7、8;P89中3
第七单元 统计
一、知识要点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 / 8
练习二十二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学生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