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第12期 2㈤7年12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Vo1.22,No.1 2 Dec.2007 哒嗪胺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性研究 术 熊俊如杨孝容向清祥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摘要:报道了以3,6-二氯哒嗪分别与o【一氨基丙醇、2一氨基一3一苯基丙醇反应合成了两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用IR, tHNMR对其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及铜(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哒嗪胺;合成;荧光性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7)12—0045—02 哒嚷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研究哒嚷 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 的应用价值.对哒嗪分子进行结构修饰以改进其生物活性 的研究,是当今农药界和医药界的热点之一 如具有除草活 性的哒草醚、哒草特、哒草伏,具有杀菌活性的哒菌清等是 农药的重要代表.法国科学家Wemmth研究开发的治疗心 红外光谱在Perkin—Ehner173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谱仪测得,KBr压片;熔点在显微熔点测定仪上测定,温度 计未校正;Tu一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E京普 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F一5301PC荧光光度计(日本 岛津). 化合物I和Ⅱ的溶液:用无水乙醇配制成4.5010 ̄moF 理疾病的药物一抗抑郁剂M1maprine(can【0r)是这类化合物 在医药上的重要代表.作为中心桥联基的有机液晶我们已 有过系列报道 .目前对哒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处 于蓬勃发展之势,有机化合物的荧光性研究也是目前研究 的趋势之一,但哒嗪胺类衍生物及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研 究未见报道.本文以3,6-二氯哒嗪和Ot一氨基丙醇、2一氨 基一3一苯基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个目标化食物,并对 其荧光性进行了研究. L和5.5010 ̄mol/L;合成所用试剂等均为国产化学纯 溶剂 在使用前经干燥、蒸馏处理;光谱分析用无水乙醇为分析 纯,经蒸馏处理. 1.2化合物的合成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6-.二氯哒嗪10reootl, 氨基醇】0retool,无水乙醇50mI ,回流,用TLC跟踪反应进 侄,反应结束后,厦应液浓缩,用硅胶H柱层析分离(洗脱 液为氯仿:甲醇=:1O:1(V。帕 ㈣)) 分别得化合{勿i、Ⅱ. 化合物I:Yield:56 3%,m.P:105.4—106.2℃. HNMH c z…合成路线见Schemel — N N ct RCH(NH,3CH,OH 戈水乙酵,Reflux /-3 “c “ut n (CDCI3,300MHZ) :1.14(d,J=7.3Hz,3It,CH3) 2.1( ,J= 7 7Hz,1tt,OH),3.18(t,2H,CH ),3.53(HI 1H,CH),4.1(d, J:-8.1Hz,IH,NH),6 89(dd,j:8_1,8.3Hz,2H,C 2N:):IR I:R=CHj II:R=CH Ph Scheine 1 KBr)v:3300 (O—H),3204 (N—H),3042(C }{ N ), 160 .1529,1460(C4H2N2,lJ。 );AIla1 ealed for C7Hl ,OCi:£ 1实验部分 1.1仪器及试剂 44.40 tl 5.33,N 22.40,(』19.83;found C 44 36,H 5.29,N 2, S t .!j() 74. 化台物 :Yield:50.1%,111 P:124,5 一125 1℃.qtNMR 收稿日期:2007—03—1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基金(2004AI68j、 ij . 科技 重点基金(04GZD043)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熊俊如(1964一),男.乐山师范学院化宇与生审料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DCt3,300M}IZ)仃:2.0(t,J:7.8ttz,1H,Ol1),3.95(m,3It, 位部有两个,它们都在 250 2 O ^ ^ O 4 l l 0 8 O 2 O l 6 2 0 8 CH2andCH),4.0(d,J=8I2Hz,l H,NH),6.94(dd,J=8.0,8+3Hz, 2H,C 2N2),7.09(dd,J=8I3,8.6Hz,4H,Ccqs);IR(KBr)v: 3290(0一H),3200(N—H),3002(C { N:),3050(C6H51, l597,1529,1450(C 2N!,v。 ),l576,1508,1462(Ph);Ana1. calcdforCl3H,aN3OC1:C 59.20,H 5.31,N 15.94,C1 13.40; found C 58.71,H 5.26,N 15.69,C1 13.25. 1.3性质实验方法 取一定体积的化合物1或化合物Ⅱ的乙醇溶液于石 英比色皿中,加无水乙醇补足2.5mL.用无水乙醇作参比溶 液,在220~40Ohm范围内扫描紫外吸收光谱.分别以 260nm、337nm和260nm、338为激发波长,扫描化合物I 和Ⅱ的荧光光谱;以425nm和423nm为荧光波长,扫描化 合物I和Ⅱ的激发光谱. 2结果与讨论 2.1紫外光谱 按性质实验方法,用Tu一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自动扫描绘制了化合物I和Ⅱ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1 和图2. 由图1可得:化合物I在220.,:nl以上的紫外区有两个 最大吸收,对应波长为 251nm和326nm,浓度 在0—1.79104nml/L范围 内。吸光度与浓度有良 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 归方程分别为:A25l(D= 0.0046+1.06810412l(mol/ 2"20 250 2£}0 310 340 370 L)(r---O.9999);Am(D=一 Inm G.0003+1.18010 CJ(mol/ 图I化合物I的紫外吸收光谱 L)(r=0.9985)-摩尔吸光 系数分别为e25l(IJ=1.068x1&Lmol Cm‘’;e (1):l-180× 1 LnIoi‘ cln~. 由图2可得:化合物Ⅱ在220rim以上 的最大吸收波 长为252nm和328nm, 浓度在0一1.2 xl0。4mol/L 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 归方程分别为:A t ):一 0.0043-!.542":!O CⅡ(mol/ L)(r=O,9999),A瑚(Ⅱ)= :20 250 2eO 3l0 0 3"70 0.0010+1.540x10 CⅡ(mob' /am l 甬2奠 镪U的紫外吸收光谱 L)(r=O.9999);瘁尔吸光 系数分别为e = 1.~Z'q ,.N’l f ‘cm一,8埘II1=1.540xl0 lmml cm~. :.2殳光光游 接 实验方法,用RF一5301PC荧光光度汁扫描化 物I和lI的激发兜精和劳光光谱,扫描绉果分别呈现在 3和璺4卡,■ 曩丁 :化合物I和n的最大激发峰 260nm和337nm附近, 9nn 与化合物l和化合物 Ⅱ的紫外吸收光潜的 … 两个最火吸收峰桐埘 应,分别在251nm和 O 328nm附近,而发射峰 220 270 320 370 420日70 520 位都只有1个,在 /I啪 425nm附近. 图3化合物1的激发光谱 从雾补光谱fi]荧 (曲线1,hem=425nm)和 光光谱看出,化台物I 发射光谱(曲线2,hex=260nm 和化合物Ⅱ的紫外光 和曲线3,hex=337nm) 谱和荧光光谱非常相 似,这与它ff】的母体结 构都是哒嗪有关,哒嗪 环是发色团.虽然它们 的取代基不同,但取代 基与哒嗪环没有共轭 关系,对发色团哒I秦环 的影响不大,造成它们 吸收峰和发射峰的波 长非常相近. 参考文献: 1xiong,J.-R.;Zhang,Y.-Q.;“u,z.-C.Chem.Res.App1.2003,15 (2),25 l(inChinese). (熊俊如,张元勤,刘志昌.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15(2):251) 2.Xiong,J.一R. iang,Q.-X',Zhang,Y.-Q.Chin.J.org.Chem. 2o03.23(8):832(inChinese). (熊俊如,向清祥,张元勤.有机化学,2003,23(8):832) 3.Xiong,J.-R.;Xiang,Q.-X;Liu,J.Chin.J.org.Chem.2004,24 (1):75(inChinese). f熊俊如 向清祥,刘静.有机化学,2004,24(1):75) 4 Xiong,J.-R,;Xiang,Q.-X;Zhang,Y.一Q.Chin.J.org.Chem. 2004,24(9):1065(inChinese). (熊俊如,向清祥,张元勤有机化学 2004,24{9):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