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练习题

来源:易榕旅网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练

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质的变化练习题

1.氯气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我国四川5.12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①物理性质 ; ②化学性质 。

(2)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

2.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各写一条)。

3.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其中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4.下列是对酒精的描述:①无色的液体 ②易挥发展 ③能溶解碘制成碘酒店 ④易燃烧 ⑤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以上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以下填文字)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以下填序号)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5.当氯气泄漏时,我们会发现在空气中散发着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消防队员可向空中喷水进行稀释。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氯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③ ;④ ;化学性质有① ;② 。 6. 如图为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 修正液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 使用方法: 的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使用前摇匀修正液,

涂于修正处少许,

待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

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 7.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 和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校它们的质量;③点燃木 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8.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185℃∽191℃,气味辛酸。 B.莽草酸为白色精细粉末。

C.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 D.能与活泼金属、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

2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⑩纸张燃烧

9.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四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 。

(2)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物理变化B、属于化学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是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3)将适当的概念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硫研磨成粉末 ,将少量的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1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用途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描述后面的横线上。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 ,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 ,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 ,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 。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

12.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识地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醇,这样当煤气泄漏时,人们便可以根据硫醇的气味察觉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谋为1.25g/L,比空气的密谋略小。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它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而死亡。一氧化碳能在空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可以高温下使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达到炼铁的目的。 (1)请归纳出一氧化碳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 ; ; ; 。 ②化学性质 ; ; 。 (2)一氧化碳的用途 ; 。

1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将短玻璃导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查询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爱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3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计算题:1.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 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2.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之间的体积比约为 。

3.若高法使1L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则余下气体的体积跟以下数值最接近的是( ) A、0.2L B、0.21L C、0.78L D、0.79L

4.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占10L,则该容器的容积约为( ) A、10L B、12.5L C、16L D、18L

5.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并称量,得到10.7g固体物质,计算:(1)试确定10.7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几种成分。(2)生成氧气多少?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