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接到组长让我们看《活着》的读书任务时,我就觉得就这么一个题目有什么好写的,我们现在每个人不就是在经历那个过程嘛,还要作者来写什么,或者能写出什么别样的活法。但是当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想法改变了: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福贵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抗日战争时期,浙北很安静,日本兵没有打到这里,福贵和他的爹,一对的败家子,依然过着悠闲的生活,老袓宗二百多亩的家产到福贵他爹这里就只有一百多亩了,抗战结束,终究由于福贵的赌而住茅草屋了,福贵的阔少生涯结束。人生第一劫。
但是把他从生活中唤醒,使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
国共内战时期,彻底悔悟,一家五口,随苦,也其乐融融,刚看到点生活的曙光,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女儿凤霞却因病成了哑巴,母亲因病去逝。人生第二劫。
但是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使他开始了解到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残酷,更体会到家的温暖。
土改因为输掉家产而没有被划成地主,因祸得福?分的五亩好田,一家四口,日子安定。
大跃进,浮躁的年代,人民公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全民大炼钢,超英赶美,三年自然、人为的灾害,险些饿死。人失去理性,是多么的可怕。家珍落下病根,人生第三劫。
文革,摧残人性的年代,变态的社会,扭曲了的灵魂,永载史册的悲哀,可怕的岁月啊!儿子有庆人为夭折,人生第四劫。
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身亡,医德的丧失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是对灵魂的亵渎。人生第五劫。
一生的好女人家珍病逝,传统女性在中国大地逐渐消失,女强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会进步的表现。人生第六劫。
女婿意外死亡,全家只剩下福贵和外孙苦根两人,一老一少的背影,有点苦涩。人生第七劫。
外孙苦根早夭,福贵啊,福贵,一个人的福贵。人生第八劫。
现在看来近乎荒谬的情况,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生活的疾苦,亲人的离去……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从天堂直坠入地狱的感觉。
改革开放之初,福贵一个人活在乐观的世界里。 人,最重要的是活着。人生百态,各得其所。 可能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完全想不到在中国落后的的那几十年代
人们的生活和怎么艰辛的从岁月的摧残中活过来的。在我看了 《活着》后,有了深刻的了解,文章深刻的刻画了主人公福贵多劫的一生,虽然这么的劫数不大可能只发生在一个身上,但是,我相信文中的福贵是那几十年穷困中国的的缩影和复合体。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一个个相继去世时,他还活着!但他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面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择死亡。其实他那点打击与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去逝等等而选择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活着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责任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还是一种残忍的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冯勤 自动化1003 102120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