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X波段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眷第12007车1月  CHINA MEASU中国测试技术 。 孟丽E rfⅡv-’cHNO【0GY 、 o1Jan..33 No.20o7 1 X波段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钱可伟 (Eg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微波接收机主要部件之一的混频器也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利用 ADS工具辅助设计和调试了—个X波段镜像抑制混频器。对常用混频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 出。这种改进能实现较高的镜频抑制度和较低的变频损耗,且各端口间的隔离度也较好。混频器工作频率10.5GHz。 中频1GHz,混频管采用HSMS-8101。基板为Rognm5880,其介电常数为2.2。 关■词:单平衡混频器;3dB正交耦合电桥;功分器 中田分类号:TN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84{2007)01--0122--03 X-band image-reject mixer design QIAN Ke-we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engdu 610054・China) Abstract: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lcmwa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mixer,the mein part of microwave n ̄eiver,has become more multifunctional and smaller. ̄s paper presented a X-Band Image-Rejcet Mixer Desing nad its circuit using ADS tool for debugging. I1Ie structure of mixer is improved。80 it shows higher image-rej’ection 聃well as lower conversion loss.Also。the isolation between each port i8 better山an before.-I1le signal frequency is 10.5GHz and the center frequency iS 1G}Iz.It USe8 HSMS一8101 diodes(Agilent)as the mixing elements.Tlle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substrate is 2.2 and the heihgt iS 0.5mm. Key words:Single—balanced mixer;3dB branch-line coupler;Power-divider 1 引 言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迅速 发展,微波接收机的小型化,合 理化,多功能化日趋成熟。作为 微波接收机主要部件之一的混射频 频器也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 展。混频器不仅需要有频率变换 作用,还应有镜像信号抑制等功 能。镜像抑制技术是现代战争中 电子对抗技术的一种。为了有效 图1混频器工作原理图 地进行反干扰,在大型电子设备中几乎都采用了镜 号与本振的隔离度 ̄>20dB,所需最佳本振功率 像抑制技术,此种技术应用在变频器的设计上已取 6dBmo 得了反干扰效果,它使有用的信号能更充分的被利 2镜像抑制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镜像干扰信号。 图l为镜像抑制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图。它包括 本文用四只二极管制作了镜像抑制混频器,对 两个单平衡混频器,一个功分器,一个3dB分支电 3dB正交耦合电桥进行了ADS优化设计,保证了输 桥,两个低通滤波器,一个9o。移相电路和一个合路 出的幅相平衡。混频管采用HSMS一8101,工作频率 器。 为10.5GHz,中频频率为IGHz,变频损耗≤lOdB,镜 当本振电压 由本振输入端口馈人3dB分支 频抑制度> ̄20dB,信号与中频的隔离度> ̄30dB,信 电桥后,将分别在混频器I,Ⅱ的输入端口产生两 收稿日期:2006-03-23: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0-02 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差9o。的本振电压 。和 ,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期 钱可伟:X波段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123 电压与来自于信号端口,经同相功分器平分而得的 信号电压 。和 分别作用于混频器I和Ⅱ,在两 混频器的中频输出端上产生大小相近,相互正交的 两个中频电压,低通滤波后将信号Ⅱ移相9o。再与 信号I通过合路器,就形成有用的中频输出。 设:1.无源电路是理想无耗电路 2.除移相电路外,其他电路无相移 3.信号电压为VI= ∞ 4.本振电压为Vp= os 5.镜频电压为Vi=V ̄*cosoJ ̄ 。, ,∞ ∞广∞ ∞ t0 ∞l 所以加到混频器I和Ⅱ上的信号电压和本振 电压分别为: 混频器I:I,I-=—lV _2  os (1) (2) 混频器Ⅱ: — 飞,,’ V,, ̄gcosw,t (3) 击 0s( 。。) (4) 由于混频管分别在两个相位差9oo的本振电压激励 下的非线性电导为: -g0+ co 抖 cos t+2&3cosw/+L(5) ge=go+2gtcos(%t-90。)+2g ̄cos2(%t一90。)+ 2g33cos(%t-90。) (6) 则当仅考虑基波混频时,混频器I和Ⅱ上的电 流分别为: 11"glcos%tg=寿VsmCO¥O ̄s拉 gl VsmC05( )l+ gl VsmC08 )l (7) / ̄-gl c08( 扣 音VsmCOSOJs拉 gl c0s[(∞, )l伽o】+ c0s【( )l o】 (8) 由此看出,混频器Ⅱ的输出中频电流相位超前 于混频器I 9oo.将其经过9oo移相器后,可与I,的 中频电流通过合路器同相相加输出。当信号输入端 馈入镜像干扰信号V 时,同理有: 1 Jl=g,co ̄ptg I, co蚴It V‘ 1 , 、 I, coB i J件 ‘V‘ ‘V_I‘  cos( )t (9) ,2 co8( l一90。 COSOJit-- V ‘V_L‘ gl cos【( ‘)t-90。】+ I,Ime08[( )t-90。】 (1o) L V‘ 由此看出,镜相产生的混频器Ⅱ的输出中频电 流相位滞后于混频器I 90 ̄,将其经过90 ̄移相器 后,可与I。的中频电流通过合路器反相抵消,从而 实现了镜频抑制。 3镜像抑制混频器的设计方案 根据镜像抑制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要 求,本文采用了3dB分支电桥作为本振端的正交 耦合器,其特点是具有较宽的频带及良好的幅度 和相位平衡性。采用一分为二的同相功分器作为 射频信号的同相功分器。其特点是将射频信号一 分为二地等幅同相地输入到混频器I,Ⅱ的信号 输入端,且设计较为简单。混频器I,Ⅱ分别为单 平衡混频器。中频输出端分别接低通滤波器,使杂 波得到更好的抑制,再将混频器Ⅱ的输出中频经 过9o。移相并与混频器I的中频通过一个合路器 同相相加,便可得到中频输出信号。而镜像信号的 输出中频反相抵消,起到了镜像抑制作用。设计过 程中分单元电路进行设计,然后根据实践给予调 整。选择混频管要尽可能使其配对,本文选择 Agilent公司的HSMS一8101。 3.1 3dB分支电桥.同相功分器的设计 根据3dB分支电桥和同相功分器技术指标要 求及工作原理,应用ADS软件设计,仿真,并优化。 所得结果准确性高,在理论上保证了各电桥在频带 内的幅相平衡。 3.2单平衡混额器的设计 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采用 3dB分支电桥和匹配电路。实验证明这种设计达到 了预期的目的。整个电路组合后,符合原设计要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4 中国测试技术 2o07年1月 图2单平衡混频器 3.3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考虑到寄生通带的影响,将截止频率设在 4GHz,采用高低阻抗线,用ADS仿真并优化。实验 证明将它加在单平衡混频器后可很好的抑制杂波, 并且在中频点(1GHz)的插损很小。 3.4 90。移相电路的设计 用一个串联贴片电感和两个并联贴片电容完 成,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90度移相电路 ● ● ● ● ● ● ● ● ● ● ● ● m22 ; 1-r 一 ; Ilil ……・{…- 、::一 i i 。\ 、 ● ● ,GI-Iz 图4相移和损耗 由ADS仿真图可见,在中频点(1GHz),该组合 电路较好的完成了9O。的相移,并且插损非常小。 3.5合路器 根据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本电路将1GHz时由 ADS设计优化的功分器倒过来使用即可用做一个 合路器,其幅度不平衡度和相位不平衡度经过试验 均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以上各电路的反复设计优化,最后把各单 元电路组合在一起,制作在8,-2.2,t-O.O03mm,^= 0.5mm的Roger5880基板上。 3.6仿真结粜 如图5、图6所示,当输入信 号功率为一30dBm时。输出功率 出为一36.8dBm,即变频损耗为一 6.8dB;镜像抑制度为输入有用信 号(1O.5G )时的输出功率一 36.812dBm减去输入镜像信号 (8.SGHz)时的输出功靴.1 15dBm等于25.3dB;信 号与本振。信号与中频的隔离度分别为22.6dB, 37.9dB。 4设计分析 在单平衡混频器后面加入低通滤波器,使镜频 抑制和各端口隔离度都得到较大改善。经过ADS仿 真得出镜频抑制度提高9.3dB,信号与本振隔离度 提高8.1dB,信号与中频和本振与中频的隔离度均 ^fA一目∞ 一 l l 提高15dB以上,而插损仅仅增加了0.0 ∞ 3dB,∞ 可见该 ∞ LPF对混频器的性能有较大提高。 用简单的移相电路代替了复杂的专用移相器, 它仅仅由两只电容和一只电感组成,结构简单,插 损极小,较好的实现了移相功能。 1口 l .' r ’ L J _=。 _● L L - —_● ~ ___● _ --- ● ● J L : J i● _ ___ ’-- ---● ● … ‘ 一20o _● T T — 丘eq,GHz 图5输出频{普图(1o.5GHz) 帆l r _●_●_● ●-● I J ● -●●● ●-●●  -。-。。● ● L .I ● ●-- -●-● - ●●● 。, A-・・一 —▲I ●T ●- _●● -200 freq。Gliz 图6输出频谱图(8.5GHz)【下转第141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期 于鹏等:利用插值法和曲线拟合法标定电涡流传感器 141 b。bo,然后就可得到直线方程。 4结论 电涡流传感器的标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测 [2】李庆杨,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嗍.武汉:华中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0. 【3】张善杰,唐汗,高瑞章.实用计算方法【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8. 量结果影响很大。为改善传感器的非线性,可采用 [4】唐珍,金坚明。李志杰.计算方法嗍.北京:高等教育出 最小二乘法理论进行校正,也可以采用类似模拟量 版社。1992. 校正中的折线法,这里我们采用了最小二乘与分段 [51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测试技术【M】.上海:人民铁道出 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既保证了一定精度又易于处 版社。1979. 理,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对于传感器的线 【6】费业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嗍.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1994. 性化问题,除软件校正外,还可以采用线性化电路 进行线性处理。 参考文献 【7】毛英泰.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M】.=I匕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1982. 【1】强锡富.传感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上接第124页) 中频一本振隔离度:(一39.2dBm)一(一77.5dBm) =38.3dB; 在单平衡混频器中,中频输出线要先从两混频 管中间引出,所以我们将该线宽设为0.1mm(工艺能 达到的最低线宽)。因为当其线条尽量细(既特性阻 抗尽量高)时,由细线构成的电感对高频有更好的 步减小。 信号一本振隔离度:(一39.2dBm)一(一59.8dBm) =20.6dB; RF信号端VSWR 1.5。 扼流作用,从而使高频功率向中频电路的泄露进一 6 结5实验测试结果 5.I测试结果 输入工作频率时的输出功率:一39.2dBm 输入镜像频率时的输出功率:一64.3dBm RF信号在输出端的功率:一72.1dBm 本振信号在输出端的功率:一77.5dBm 噪声系数:<lodB 5.2变频损耗与镜频抑制度 论 本文研制的镜像抑制混频器,电路设计合理, 测试结果较为满意。在输入RF信号频率为 10.5GHz,本振功率6dBm时,镜像抑制度大于 20dB,变频损耗小于lOdB;噪声系数小于lOdB,信 号一中频隔离度大于30dB,信号一本振隔离度大于 20dB。本振一中频隔离度大于3odB。 参考文献 【1】E.F.Beane.Prediction of mixer intermodulation levels肚 Function of local oscillator power【J】.IEEE Tram. Electromugn.Compar,1971,13:56-63. 输入RF信号功率I s=一30dBm,RF信号频率 2] S.Maas.Microwave Mixer.Artech House,Norwood,MAY, 10.5GHz,本振9.5GHz,调节本振功率。根据测试结 【1986. 果可知,当输^本振功率为6dBm时。变频损耗达到最 、:(一30dBm)一(一39.2dBm)=9.2dBm。且在10.3GH 【3】Chfiaotos Tsironis.Roman and Ruiner Stahann.Dual-Gate I ̄6GHz范围内,镜像抑制度均 ̄>20dB,在中心频率 f.=lo.5GHz处,镜像抑制度可达25dB。 噪声系数经测试在本振信号功率不变的情况 MESFEr Mixer[J].IEEE MIT,1984,32(3):249-255. [41 Stephen A,Mass.Theory and AIIgly8i8 of GaAa MESFET Mixem[]J.IEEE MTr,1984,32(1卿1402. 下,工作频率在10.4—10.6GHz范围内,噪声系数 nF<lOdB。 【5】顾其净。等.微波集成电路设计【M1tj匕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1978. 5.3隔离度与驻波系数 【6】清华大学<微带电路>编写组.微带电路【枷.=I匕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1986. 【7]<中国集成电路大全>编委会.微波集成电路【 .北京:国 防工业出版社,1985. 输入本振功率6dBm,由表格可知。信号一中频 隔离度:(一39.2dBm)一(一72.1dBm)=32.9d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