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合理利用职业信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来源:易榕旅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Ol1)第24卷第9期 试论职业信息的采集与应用 合理利用职业信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邹晓或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犬,而职业信息的准备是毕业生求职的硬件和基础,本文就职 业信息的主要内容,搜集职业信息的各类渠道,以及应该如何对搜集到的职业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应用等问题进行 阐述,以期对拓宽毕业生求职视野,促进其就业。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9-006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9—0012—02 [本刊网址]hap://www.hbxb.net 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求职命中率。同样在毕业生中,有一部 分学生选择通过培训考试进而升学或者找到很好的工作,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校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 制度不断改革,一个有别于父辈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自大 学生就业制度由单一的“国家分配”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 业”以后,大学生被直接推向社会,而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 所面临的职场更是千变万化,想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除 以培训考试信息也是毕业生不能忽略的。培训信息包括外语 培训,研究生考试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考试信息包括国 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的信息(此外,各省市也有针对本地生源 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信息),各类大专院校、科研院 了加强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还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变化。若 能及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职业信息,无疑抢占就业先机,获得求 所招收研究生的信息,出国留学考试的信息等。此外,一些择 业指导书,择业技巧,择业方法的视频也可作为择业的参考信 息,也属于职业信息的范畴。 二、搜集职业信息的各种渠道和分析 职主动权。获得的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越宽阔;获得的信 息越准确,求职的命中率越高。…因此,毕业生应对职业信息 有较强的敏感性,能够意识到职业信息的合理利用在就业机 会中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求职过程的前期,最大范围内 搜集和整理职业信息,并将其整理,分类,归档。 一搜集职业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信息的时效性、广泛性、准 确性共同构成了职业信息的质量,职业信息的质量越高,毕业 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机会就越大。目前,对于初入职场的 、职业信息的主要内容 “信息”是当代社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我们也常 大学毕业生来说,以下应为其搜集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各类招聘会 说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通常我们把信息理解为消息、情报, 指令、数据、信号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和内容,它通过 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而这里的职业信息, 笔者认为就是与职业、就业有关的消息和情况,主要内容包含 招聘会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面向社会的招聘会,一种只 针对在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在大四应该勤快地参 与各类招聘会,尤其是校园招聘会,以便对今年的求职市场有 个清晰的了解。而且这种校园的供需见面会一般都是由学校 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一)宏观信息的内容 宏观信息一般指大的背景信息,即有关就业的背景资料、 政策规定、就业形势等。全国以及求职者所在地区的经济形 势,人才供求行情,产业结构格局,以及国家在该地区实施的 就业政策制度,具体包括毕业生所关心的医疗、保险户口,档 案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等 等。 (二)微观信息部分 和相关单位联系后在校园举办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非 常强,所以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一份工作的现实可行性是显 而易见的。 (二)媒体,网络 前面所说,信息传播的载体为书刊,报纸,网络等。因此 通过媒体,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职业信息应该是现代毕业生 求职的一大特色。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有开辟人才招聘 和求职信息专栏,现在还出版了专门指导劳动就业的报刊杂 微观信息一般指具体的岗位信息和培训信息。岗位信息 包括招聘单位的情况(单位的经营范围,管理规模,人事制度 以及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情况等);包括应聘岗位的要求(具体 岗位的性质、任务、工作环境、条件以及对应聘人选的技能要 志,如《人才报》《大学生就业》等,这些都是毕业生在日常生 活中搜集职业信息的好渠道。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求职和招聘信息已是互联网各 类主要门户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不少就业信息的专门 网站,如51job、中华英才网、海峡人才网等等。 可以看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或 求)。而一旦充分了解了岗位信息,就能客观分析这份工作 是否适合自己,如果适合,便能更好地在面试官面前展现自己 作者简介:邹晓或(1985一),女,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思政教师。 12 第24卷第9期 2011年9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01.24.N0.9 Sept.2011 者报刊等纸质媒体获得职业信息,进而成功就业的比例越来 越高。 1.政府主管部门,大专院校 具体过程。” 个人的就业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 景,也离不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小背景。因此,在处理大的 宏观信息的时候,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环境要有一个客观 的认识,科学的分析。明确当今大的就业形势,国家的就业制 度,找出自己对应所学专业的职业群,缩小职业类别信息,明 确这些行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大的就业环境和行业特点 变化有个总体的认识,以便调整个人在求职中的预期目标,选 定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二)去伪存真、筛选求证 由于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国家从上到下都十分注重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劳动主管部 门专门设立劳动就业指导中心,而教育主管部门也设立专门 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如各大专院校学生工作处的就业指 导中心。由这些单位提供的职业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我们都有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来源于各主管部门 和各毕业生分配调配中心,以及各用人单位的职业信息应该 求职者收集到具体的职业信息后,须根据自身的求职需 是相当可靠和准确的,而且一般为第一手信息,及时性强,因 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筛选,面对令人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招聘 此利用这些职业信息获得求职成功的机率相当大。所以对于 信息,一定要做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工作。信息的价值在 在校的毕业生来说,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学些机关发布的职业 于它的真实性,目前人才市场上依旧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和就 信息。 业陷进,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学 2.各类社会关系(老师,亲朋好友) 会在求职过程中用法律利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除了信息的真 所谓各类社会关系是指毕业生自己及家庭的人际网络, 实性,还应重点考察求证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 包括亲戚、朋友、同学,老师等等一切认识的人。由于每人的 (三)归类整理 社会活动圈子不一,所以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职业信息也不 就业信息虽经筛选和求证,但仍纷繁复杂,面对众多的职 能一概而论。但是一般情况下,通过各类社会关系所反馈的 业信息,逐个落实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因此还需要对所有信息 职业信息质量是较高且较为可靠的。此外,同学,亲朋好友, 加以归类。求职者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把符合个人发展 老师都是你身边较为关心你,熟悉你的人,他们所提供的职业 兴趣的职业信息按重要性或者职业信息的不同属性有轻重缓 信息针对性往往也比较强。所以毕业生要做的就是把你需要 急的分别加以整理,最后做出决定。 一份工作的信息向你周围的人传递,通过社会关系网找到一 (四)选择决策,采取行动 份好的满意的工作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当中还是比较常见 对于职业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的。毕业生不能忽略这种渠道职业信息的获取。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其他渠道(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直接的实习,兼 1.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的认识自我和就业环境是应用 职经历) 职业信息的前提 除了上述适合毕业生的主要职业信息获得渠道,还有一 2.反复比较,切实可行的原则。这是一个比较、评价、决 些各级各类的人才(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全国县级以上的 策的过程。职业信息的筛选要多听身边周围人的建议,选出 地方都设有国家设置的人才服务机构。具体包括各级人才交 最优方案,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最适合自己,不可好高骛远,专 流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各类劳务市场等。这类机构一般适合 门搜集,应聘那些高薪,高地位的工作。 毕业生获取自己所需的背景信息。毕业生可以直接前往了解 3.反馈调整。职业信息一旦应用以后,要注意信息的反 职业信息,市场需求。咨询户口医疗等政策。 馈调整。求职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一定要注意此类信息对 此外,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在校期间,除了学习,都或多 自己的价值。 或少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或者兼职。通过这些直接经验,也 4.及时交流。每个人利用不同的手段,搜集到的职业信 能获取自己所需的职业信息。通过在这些单位参观,实习或 息定是不同的。在搜集和应用的过程中不妨多和别人交流, 兼职,可以直接了解其是否有用人意愿,如果有,具有直接工 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经历的毕业生不妨毛遂自荐,这样求职的成功率也是相当 总之,在就业准备阶段,毕业生应该具有职业信息采集意 大的。 识,能够从宏观与微观人手,多渠道的,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 三、如何分析.筛选,应用搜集到的职业信息 手段搜集自己所需的职业信息,并加以分析,筛选和应用,获 毕业生在充分搜集有关就业信息以后,应该将这些加以 得求职主动权,以促进自身更好地就业。 整理、分类、归档,做到有的放矢。 (一)认清就业形势,明确自身所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就业是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的 参考文献: [1]钟兴言.就业信息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鲍硕来.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与处理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