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来源:易榕旅网


外科护理学

第十六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大纲】

1.解剖生理概要 2.甲状腺功能亢进 3.单纯性甲状腺肿 4.甲状腺肿瘤 5.常见颈部肿块

(1)解剖(2)生理

(1)病因(2)分类(3)外科治疗(4)护理措施 (1)病因病理(2)预防 (3)治疗要点(4)护理措施 (1)概述(2)护理措施 (1)甲状舌管囊肿(2)颈淋巴结结核 (3)慢性淋巴结炎(4)恶性淋巴瘤 (5)转移性肿瘤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1页

外科护理学

(一)解剖

甲状腺——左、右叶+峡部。

做吞咽动作时,甲状腺随之上下移动——鉴别颈部肿块是否与甲状腺有关。 【甲状腺的血供】 1.动脉

①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 ②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 2.静脉——甲状腺上、中、下静脉。 3.淋巴液——颈深淋巴结。

【神经】十分重要(TANG)! (1)喉上神经

第2页

外科护理学

①内支——感觉支——分布在喉黏膜上——若损伤——会厌反射消失,饮水呛咳;

②外支——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分布在环甲肌上,使声带紧张——若被损伤——环甲肌瘫痪——声带松弛,声调降低。

(2)喉返神经

·一侧损伤——声音嘶哑——健侧声带代偿而恢复发音;

起自迷走神经,至甲状腺背面交错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间,在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要避免损伤。 ·两侧损伤——两侧声带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重要小结(TANG)

第3页

外科护理学

1.喉上神经

·内支——感觉支损伤——饮水呛咳;

·外支(甲上动脉)——运动支损伤——声调降低。 2.喉返神经(甲下动脉) ·一侧损伤——声嘶;

·双侧损伤——失声、呼吸困难、窒息。 【总结】甲状腺解剖TANG

(二)生理

甲状腺——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90%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0%——主要作用。 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

A.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耗量和热量产生,促进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分解; B.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 C.影响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代谢。

第4页

外科护理学

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控制系统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循环中甲状腺素过多——全身代谢亢进。

(一)病因

·原发性甲亢——自身免疫。

·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结节本身自主性分泌紊乱。 (二)分类——总结TANG

1.原发性甲亢 2.继发性甲亢 表现 最常见,甲状腺对称性肿大,同时伴甲亢 先有结甲,后有甲亢 突眼? 心肌损害? 常有 无 易发生

第5页

外科护理学

无 3.高功能腺瘤 腺体内有自主性高功能性结节 突眼——原发性甲亢

(三)外科治疗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中度甲亢最常用。 适应证:

①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 ②继发性甲亢; ③高功能腺瘤;

④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⑤抗甲状腺药物或 手术禁忌证:

①青少年——生理性需求过多导致; ②症状较轻者;

③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四)护理措施

131

I治疗后复发者,或长期坚持用药有困难者。 1.术前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尤其是甲状腺危象(TANG)的关键。 (1)心理护理:

·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镇静催眠药。 (2)术前检查:

①颈部透视或摄片——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

②心脏检查——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心电图、B超); ③喉镜——确定声带功能;

④基础代谢率——了解甲亢程度,选择手术时机; ⑤神经肌肉的应激反应——是否增高; ⑥血钙、血磷——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十分重要! 1)碘剂

口服,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脉压恢复正常,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

方法: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 2)硫脲类+碘剂。

·先用硫脲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停药; ·改服2周碘剂,再行手术。

第6页

外科护理学

为什么要加用碘剂?

答:硫脲类——甲状腺肿大充血——手术时极易发生出血,增加手术困难和危险。

碘剂——使甲状腺缩小变硬;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球蛋白分解——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注意!——不准备手术者不能服用碘剂。为什么?

答:碘剂不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因此一旦停服后,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球蛋白大量分解,将使甲亢症状重新出现、甚至加重。 3)普萘洛尔

能控制甲亢症状,缩短术前准备的时间,而且不会引起腺体充血,有利于手术操作。 适用于:不能耐受碘剂,或对硫脲类、碘剂无反应者。 普萘洛尔服用方法:

·每6小时服药1次,每次20~60mg,4~7日后脉率即降至正常水平,便可施行手术。 ·最后一次服用须在术前1~2小时,术后继续口服4~7日(半衰期不到8小时)。 强调:

术前不用阿托品——心动过速。 (4)其他:

·指导病人练习头颈过伸位。

·突眼——睡前用抗生素眼膏敷眼,可戴黑眼罩或以油纱布遮盖,以避免角膜过度暴露后干燥受损,发生溃疡。

·心率过快——口服利血平或普萘洛尔; ·心力衰竭——洋地黄类。

饮食护理: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增加营养,少食多餐,保证术前营养状态良好。禁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戒烟、酒。 2.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脉率过快——肌注利血平。

·让病人发音——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声调降低。

·了解病人进流质饮食后的反应——有无呛咳或误咽——早期判断有无神经损伤。 【体位和引流】

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

手术野常规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引流24~48小时,以利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并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

第7页

外科护理学

【药物】

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 方法:

每日3次,以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直至病情平稳。 【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重要!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 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

临床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

原因:

①切口内出血——手术时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压迫气管; ②喉头水肿——手术创伤或气管插管引起;

③气管塌陷——由于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甲状腺的大部分腺体后,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撑。

处理——立即床旁抢救!——术后病人床旁应常规放置气管切开包和无菌手套。 ·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除去血肿; ·若仍无改善——立即气管切开。

·喉头水肿者——立即应用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30mg静脉滴入,呼吸困难无好转时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第8页

外科护理学

2)喉返神经损伤:

原因:手术处理甲状腺下极时,不慎将喉返神经切断、缝扎、钳夹或牵拉过度所致。 ·一侧——声音嘶哑——可由健侧代偿而恢复;

·两侧——两侧声带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立即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

原因:处理甲状腺上极时,离腺体太远,分离不仔细和将神经与周围组织一同大束结扎。 ·内支——喉部黏膜感觉丧失——进食、特别是饮水时,容易误咽发生呛咳。 ·外支——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声调降低。 处理: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第9页

外科护理学

4)手足抽搐:

原因:甲状旁腺误伤、切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血钙下降。

表现:

术后1~3日出现。

·多数较轻——只有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经2~3周后消失。 ·严重者——面肌和手足伴有疼痛的持续性痉挛,甚至喉和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 处理:

·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 ·轻——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 ·较重——加服维生素D3。

·最有效的治疗——口服双氢速甾醇油剂。

·适当限制病人肉类、乳品和蛋类(含磷较高,影响钙吸收)。

第10页

外科护理学

5)甲状腺危象——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 原因:术前准备不充分及手术应激。

表现:高热(T>39℃)、脉快(P>120次/分)、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泻。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常很快死亡。 处理:

①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降低循环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 ②氢化可的松——拮抗应激反应; ③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利血平或普萘洛尔; ④镇静药:苯巴比妥钠,或冬眠合剂Ⅱ号; ⑤降温:退热、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等; 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 ⑦吸氧;

⑧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五)健康教育——教会病人正确服用碘剂的方法。 每日3次;

·以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 ·直至病情平稳。

情绪 指导病人自我控制情绪,保持精神愉快、心境平和。

药物 说明甲亢术后继续服药的重要性并督促执行。教会病人正确服用碘剂的方法。

功能锻炼 切口未愈合前,嘱病人活动时头颈肩同时运动。头颈部在制动一段时间后,可开始锻炼,促进颈部的功能恢复。

随诊和复诊 如果出现伤口红、肿、热、痛、体温升高、心悸、手足震颤、抽搐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门诊复查,若发现颈部结节、肿块,及时治疗。

第三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一)病因及病理 1.环境缺碘——主要原因。

初期,形成弥漫性甲状腺肿,随着缺碘时间延长,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还可出现部分腺泡坏死、出血、囊性变、纤维化、钙化等。

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生理性甲状腺肿,由于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增高,可发生轻度弥漫性甲状腺肿。见于青春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的妇女等。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 可由某些食物、药物引起或先天性缺乏合成甲状腺素的酶导致甲状腺肿大。如久食含有硫脲的萝卜、白菜或硫脲类药物。

第11页

外科护理学

(二)预防

日常烹调使用加碘食盐;

多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三)治疗原则

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宜手术。 多在青春期后自行缩小;

可给予小量甲状腺素。常用剂量是30~60mg,每日2次,3~6个月为1个疗程。而对于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亦有恶变者,可予手术治疗。

第12页

外科护理学

手术适应症:

A.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 B.胸骨后甲状腺肿; C.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 D.疑有恶变。

甲状腺肿治疗口诀【TANG】 青少年,不手术, 少补一点甲状素。 受压继发胸骨后, 怀疑恶变需手术。

第四节 甲状腺肿瘤

(一)概述

1.甲状腺腺瘤——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多见于40岁以下的女性。

多无不适症状,常在无意间或体检时发现。

多单发,质地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能随吞咽上下移动。

生长缓慢。若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 2.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第13页

外科护理学

①乳头状癌 ②滤泡型癌 ③未分化癌 ④髓样癌 ①乳头状腺癌: 成人60%、儿童全部。 多见于30~45岁女性;

恶性程度低,生长较缓慢,较早便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

②滤泡状腺癌: 50岁左右; 中度恶性;

主要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

第14页

外科护理学

③未分化癌:

多见于:70岁左右的老年人; 高度恶性,预后很差;

早期即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除侵犯气管和(或)喉返神经或食管外,常经血液转移至肺、骨等处。

④髓样癌:

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

第15页

外科护理学

恶性程度中等,可兼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

总结: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TANG) 病理类型 发生比例 年龄 性别 生长速度 转移方式 恶性度 临床表现:

乳头状腺癌 60% 年轻 女性多 慢 颈部淋巴 低

滤泡状腺癌 20% 中年 较快 血行 中 未分化癌 15% 老年 快 血行 高 髓样癌 5~10% 早期:淋巴 晚期:血行 中 初期:无症状,常为质硬不平结节,生长迅速、随吞咽上下移动;如随吞咽活动度降低——未分化癌。 晚期: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Horner综合征——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和颈交感神经。

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 ——Horner综合征 ——颈交感神经受损 转移: 颈部淋巴结;

远处转移:常为扁骨(颅骨、椎骨、胸骨、骨盆)、肺。 (二)护理措施 1.甲状腺腺瘤

第16页

外科护理学

由于甲状腺腺瘤有诱发甲亢(20%)和恶变(10%)的可能,故应早期行包括腺瘤的患侧甲状腺大部分或部分切除,若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切除标本须经病理学检查,若为恶性应按甲状腺癌治疗。 2.甲状腺癌

手术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和疗效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一般多行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分切除,并根据病情及病理类型,决定是否加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或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未分化癌通常采用放射外照射治疗。 3.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了解病人的发音和吞咽情况,判断有无声音嘶哑或音调降低、误咽或呛咳。

(2)体位和引流:病人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切口内积血。若手术置引流管,予以正确连接引流装置,以利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并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如有血肿形成并压迫气管,立即配合床旁抢救,拆除切口缝线、清除血肿。

(3)活动和咳痰:指导病人在床上变换体位,起身活动时可用手置于颈后以支撑头部。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并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亦可行超声雾化吸入帮助病人及时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4)饮食:先给予病人少量温或凉水,若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给予便于吞咽的微温流质饮食,过热可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渗血。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和软食。向病人说明饮食、营养对于切口愈合、机体修复的重要性。

(5)功能锻炼: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因此,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随时注意保持患肢高于健侧,以纠正肩下垂的趋势。

(6)其他: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手术创伤较大,疼痛不适时可给予镇静止痛,以保证休息。若癌肿较大、长期压迫气管,可造成气管软化,术后尤应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无菌手套,一旦发现病人有窒息的危险,立即行气管切开并床旁抢救。

第五节 常见颈部肿块

1.肿瘤——原发性和转移性。

2.炎症——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 3.先天性畸形——甲状舌管囊肿等。 (一)甲状舌管囊肿——先天性畸形。

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痛,吞咽或伸、缩舌时随之上下移动。

治疗——彻底切除囊肿及其残留的管状结构。

第17页

外科护理学

(二)颈淋巴结结核 儿童和青年。 表现: (1)局部:

颈部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 可融合成团或形成串珠状肿块; 干酪样坏死、液化——寒性脓肿; 破溃后——窦道、慢性溃疡。

(2)全身: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

治疗:

1.切除少数局限、活动的淋巴结;

2.寒性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结核药物;

第18页

外科护理学

3.窦道或溃疡——切除+抗结核药物。 (三)慢性淋巴结炎 表现:淋巴结肿大; 处理:

原发病灶炎症得到控制——自行消退;

长期肿大——穿刺或切除做病理检查——排除结核或肿瘤。

(四)恶性淋巴瘤

肿大淋巴结先出现于颈侧区,继之逐渐融合成团; 生长迅速;

伴全身淋巴结肿大(腋窝、腹股沟),肝脾肿大; 发热。

确诊——淋巴结病理检查。 (五)转移性肿瘤

A.最常见——鼻咽癌和甲状腺癌转移。 B.胸腹部癌——锁骨上窝转移;

C.左锁骨上淋巴结——胃肠道、胰腺癌肿经胸导管转移。 表现:肿大的淋巴结坚硬,表面不平、固定。

第19页

外科护理学

颈部疾病——单元回顾

【实战演习】

甲亢术前药物准备最主要的目的是 A.减轻甲亢症状

第20页

外科护理学

B.预防术后复发 C.减少术中出血 D.预防甲状腺危象 E.减少术后并发症

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化验是 A.三脂酰甘油(甘油三酯)增高 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增高 C.β1微球蛋白增高 D.磷酸肌酸激酶减少 E.谷丙转氨酶减少

患者女,36岁。颈部弥漫性肿大,疑为甲亢,下列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的是 A.基础代谢率 B.甲状腺碘

131

[答疑编号700277160201] 【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700277160202] 【正确答案】B

I率测定

C.声带检查 D.颈部X线 E.测血肌酐

患者女,37岁。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3h突然窒息,面部青紫,颈部切口下肿胀,其原因是 A.出血

B.粘痰堵塞咽喉部 C.分泌物堵塞气管 D.气管塌陷 E.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是 A.精神刺激 B.细菌感染

【正确答案】A

[答疑编号700277160203] 【正确答案】E

[答疑编号700277160204]

第21页

外科护理学

C.过度劳累 D.自身免疫 E.外部创伤

窦性心动过缓不发生于 A.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B.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者 C.运动员 D.洋地黄中毒者 E.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者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引起手足抽搐是因为损伤 A.甲状旁腺 B.单侧喉返神经 C.喉上神经外侧支 D.双侧喉返神经 E.喉上神经内侧支

患者女,60岁,甲状腺肿大20年,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下列与邻近组织无关的术后症状是 A.呼吸困难 B.吞咽困难 C.头面部淤血 D.咳粉红泡沫痰 E.声音嘶哑

患者女性,38岁,3年来怕热、多汗,食量大,渐瘦。经查:FT4及FT3增高。昨天突然体温达40℃,心率150次/分,恶心、呕吐、腹泻,大汗持续而昏睡,急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伴甲状腺危象。其原因是 A.甲状腺大量破坏 B.机体消耗大量甲状腺素 C.垂体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700277160205] 【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700277160206] 【正确答案】B

[答疑编号700277160207] 【正确答案】A

[答疑编号700277160208]

第22页

外科护理学

D.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 E.下丘脑功能亢进

患者,男性,36岁,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出现饮水呛咳,发音时音调无明显改变,可能的原因是 [答疑编号700277160209] 【正确答案】D

A.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 B.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 C.单侧喉返神经损伤 D.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E.甲状旁腺损伤 [答疑编号700277160210] 【正确答案】A

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列哪项不宜手术治疗 A.颈部有压迫症状 B.巨大甲状腺肿

C.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 D.疑有恶变 E.发病年龄18岁 [答疑编号700277160211] 【正确答案】E

甲亢所致颈部肿块最有鉴别意义的是 A.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B.有震颤和杂音 C.表面光滑 D.质地柔软 E.随吞咽上下移动 [答疑编号700277160212]

【正确答案】E

甲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抑制 A.甲状腺素的合成 B.甲状腺激素效价 C.甲状腺对碘的吸聚 D.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 E.肝脏对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代谢

第23页

外科护理学

[答疑编号700277160213] 【正确答案】A

第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