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Engineering・283・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oftwareServiceOutsourcingTalentsTrainingModeBasedon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杨荣YangRong(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学院,西安710121)(SchoolofComputerScience,Xi'anUniversityofPost&Telecommunications。Xi7an710121,China)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现状,指出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抓住机遇,在专业上大胆改革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的建立,探索一条培养软件外包行业本科层次适用型人才的道路.Abstract:BasedneedtoOntheanalysisofpersonnelstatusofChina'ssoftwareoulsourcingindustry,thepaperindicatesthatuniversitypersonneltrainingtwo—wayseizeopportunitiesandneedtheprofessionalboldtraininginnovation.Throu小establishingthetrainingmode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ltaching,thepaperexplorestheroadofundergraduate-levelappliedtalentsforthesoftwareoutsourcingindustry.关键词:软件外包;校企合作办学;本科层次:适用型人才Keywords:softwareoutsourcing;school-enterprise中图分类号:G459cooperationinrunningschools;undergraduatelevel;appliedtalent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ll(2011)02—0283一Ol0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lT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众多软件服务外包业日渐崛起并渐成规模,需求日益紧张。然而目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缺乏。软件服务外包要快速发展,核心是人才。要解决软件短缺的难题,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由信息产业管理部门和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联手推进“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进程。1“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的存在意义1.1“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的基本涵义“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是基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的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培养软件人才的双赢驱动方式,其核心是解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问题,从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两个核心层面促使高等院校与软件行业企业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切实实现“科学制定软件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生产流程组织授课计划、建立切实有效的企业式全真软件生产性培训基地”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将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规范的学习训练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未来软件员工的实际岗位要求“无缝”连接,使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1.2高等院校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近几年来,各个高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与相关产业经济的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特点正在逐步形成,校企合作正在由“握手型”向实质性的“紧密合作型”纵深发展。高等院校可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努力突破学校本位办学模式,由面向学科的软件专业改为面向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与企业联合培养合格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机会到软件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岗位实习,按照实际要求参加软件工程实践,获取软件开发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这才是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1.3科学制定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就业取向软件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1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研发中心三大类型。“软件服务外包”岗位细化分类有“Web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各类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网站开发与网页设计、游戏开发及外挂、反病毒与网络维护、数据备份及恢复、lT业务流程外包、IT咨询与员工培训、系统整体实施、系统整合”等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专业学生主要从事软件外包服务相关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应用、企业网的独立设计与维护”等主要就业方向。2“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的实践措施2.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管理模式在语言教学方面,高校应当加重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另一方面,在设计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到课堂与实践教学的作者简介:杨荣(1983一),女,陕西渭南人,学士.西安邮电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务教学管理。学时分配比例恰当,正确处理原有实践课程与企业实训课程的关系,避免理论脱节或实践课程重复。高校培养计划的调整讲究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教学方式和结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对目前本科层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使理论着眼于应用实际,这样才能有正确的导向。2.2特色专业的设置特色专业的设置包括语言课的设置和专业课授课方式的设置两种。目前全球的软件外包业主要分为欧美外包和对日外包,所以在语言课的设置应达到理论课的36%以上,用互动的课堂活动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使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更多锻炼,可以通过与外教的互动交流拓展到专业领域的方方面面。仅仅拥有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还远远不够,该专业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锻炼。增加一些实用课程以丰满专业,使得该专业在专业课设置上完全顺从企业导向。2.3创建校企合作双向培养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学校借助与行业协会,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舍作产学研伙伴关系和实训就业基地。师生到企业实践,又把企业岗位技能应知应会、技术人员、行业培训教材、行业/Lq业资格证书及招聘就业五位一体地引进教学过程中。学校投入机房等场地和教学设施,企业投入培训师资,从项目案例、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体系和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3结论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制约。改革本科培养模式,发展本科层次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完善我国人才结构体系势在必行。建立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了软件外包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很好的处理了课程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关系,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受到了企业的追捧,就业率独领风骚。只有加强专业特色的设置,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支可以熟练利用外语交流、适应行业模式、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国外人文文化、具有较完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I赵丛.万丽丽,南方,胡真.对特色培养本科软件外包适用型人才的探索【J1.计算机教裔,2009,【171:0125—03.12l赵家华,丁桂芝,孟祥双等.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思路与方法….计算机教育,2007,(10):70一72.『31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fJl.中国高教研究.2007,(2)70—72.【4】李可学.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IJl.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5)00ll—04.15l卢瑾,李洪煜,王小号.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实训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2):134一136.16I于泓,常辽华,郁道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3.(3):63一“.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