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计量管理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
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
4 能源
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
明确能源计量管
理
理职责,加强能
4.1 总
源计量管理,确
则
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1
重点用能单位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
4.2 组
立能源计量主管
织与管
部门,设置能源
理
计量专职岗位,
4.2.1 组
并以文件形式明
织机构
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1) 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
2) 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
4.2.2 管法律法规的要理职责求;
3) 组织制定4.2.2.1
最高管能源计量目标;
4) 确保实现理者
1 核查用能单位的能
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他文件,是否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岗位。
2 依据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任命文件或其他文件,是否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的能源计量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最高管理者:
1) 是否将满足JJF1356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有关部门,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
2) 是否组织制定和审定能源计量目标。
需补充领导机构
2
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
5) 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3) 能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计量器具、环境条件等资源或条件,已有效实施能源计量和管理。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的活动记录,确认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负责人:
1)是否按JJF 1356及其他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已在用能单位内贯彻实施;
2) 是否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
3) 是否在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3
4.2.2.2分管负责人
1) 确保按JJF1356要求,建立、实施计量量管理制度;
2) 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 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无机构无活动无记录
4
查看有关记录,核
1) 组织落实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本单位能源计量量主管部门是否组织、
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管理工作;
2) 对本单位理工作;是否利用某种
4.2.2.3 能源计量管理过形式,如自查活动 主管部程及效果进行分等,定期或不定期的系
析,确保符合相统分析本单位能源计量门
关规定要求;管理各主要环节及其各3) 落实自查项活动过程,确定各环活动和改进措节和过程的能源计量需施。
求,不断加以改进和提
无机构无活动无记录
高。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有关文件,是否根据能源计量的实际状况,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
2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各类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否齐全,并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现状相吻合。
符合不符合
5
4.2.2.4能源计量岗位
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并明确其职责。
缺少计量管理岗位证书
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点用能单位和要求,是否符合并应按JJF 1356要覆盖JJF 1356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能源求。
4.3 能计量管理制度,2 看有关记录,核查
6
源计量管理制度4.3.1
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管理制度应形成文件,传达至有关人员,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
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理解、获取和执行。必要时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来证实有关人员对相关制度的理解、获取和执行状况。
1 检查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否包括了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等六个方面。
2 检查各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符合用能单位现实状况,并具有可操作性。
1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能源政策及有关标准,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文件,核
74.3.2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 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4)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5)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
6)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
8
4.4 能源计量目标4.4.1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成文件。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
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制定了能源计量
管理目标。
2 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全面、确切。
3 核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
4通过检查有关能源计量目标的贯彻、实施、考核等文件和记录,确认能源计量目标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是否得到了沟通和理解,并能贯彻执行。
自己补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能源计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 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使用等符合
自查方法
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能源计量目标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
2 检查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确认其内容:1) 能否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周期检
符合不符合
94.4.2
相关要求;
2) 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
3) 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
4) 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定/校准、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已制定制度)
2) 确保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已制定制度)
3) 能否确保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4) 能否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
生技部负责
104.4.3
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
重点用能单位件,对每一项能源计量应制定能源计量目标是否制定了具体的目标的测量方法测量和评价方并定期对目标实
法。施情况进行评
2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价。
有关能源计量管理记
录,是否按制定的测量
和评价方法,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生技部负责
二、能源计量人员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的生产规模和能源计量岗位设置的要求,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不管他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是否满足了能源计量工作的需求。
符合不符合
重点用能单位
5.1能应根据工作需要源计量配备足够的专业11人员配人员从事能源计
备量管理工作,保5.1.1证能源计量管理
制度落实到位。
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职人员负
重点用能单位责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应设专人负责能器具的配备、使用、检
125.1.2
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依法实施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确保计量器具量值的正确可靠,满足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定(校准)、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并满足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2核查其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3 对能源计量器具自行检定/校准的,检查其检定/校准人员是否按计量技术法规的规定实施检定/校准。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工作。
2 抽样调查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人员的能源计量工作记录,能源计量数据是否完整、真实、准确。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核查:
1)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是否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
2)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具有相应的能力;3)能源计量的自查人员,是否通过含有
报废等管理工作报废具体内容
135.1.3
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重点用能单位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
5.2 人分析等人员,应员培训掌握从事岗位所
14和资质需的专业技术和
5.2.1业务知识,具备
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定期接受培训,并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JJF 1356的培训考核;4)能源计量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是否通过含有关知识的培训,掌握其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
5)当政府行政部门对上述人员有岗位资质要求的,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
对于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自主检定/校准的,检查其从事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人员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
155.2.2
重点用能单位从事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质。
165.2.3
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的工作人员技术档
能源管理人员的案,保存其能
力、教育、专业技术档案是否有齐资格、培训、技
全。
能和经验等记录。
需要补充
三、能源计量器具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要求。注:
1 能源分类计量是指按用能单位购入或储存或使用的各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6 能源和载能工质等能计量器源种类,进行分
门别类单独计具
6.1能源量。
2 能源分级考计量器
17具配备核是指按用能单
6.1.1能位、次级用能单源计量位、主要用能设器具配备等单元进行分备原则级计量,分别实6.1.1.1施能源消耗考
核。
3 能源分项考核是指按用能单位能源分配使用过程的购入储存、加工转换、生产消耗、生活消耗、自用与外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分项计量,分别实施能源消耗考核。
1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管理文件,确认重点用能单位是否规定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该原则是否包含了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
2 查看有关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台帐或一览表等资料,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是否贯彻实施了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配备原则。
生技部需要补充
1 查看有关计量器具配置台帐,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面广量大
186.1.1.2
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自检自查要求。
的耗能种类,有无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计量器具。
2 依据便携式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可以自检自查。
6.1.2能源计量19器具配
备要求6.1.2.1
1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情况统计表,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
重点用能单位配备率的计算是否符能源计量器具配合GB 17167-2006第备应符合4.3.1条的规定。GB17167-注:能源计量器具
2006《用能单位配备率按下式计算:能源计量器具配式中:备和管理通则》——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具体要求%;见JJF 1356附录——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A。装配 备数量;
——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2 依据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
符合不符合
6.1.2能源计量19器具配
备要求6.1.2.1
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按JJF 1356按附录C 表C.6的要求,现场核对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状况。
3 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种能源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
4 检查能源计量器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或校准证书给出的准确度等级,确认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中的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与证书给出的准确度等级是否一致。当未给出准确度等级,应采
重点用能单位用技术手段进行判能源计量器具配定。
备应符合
5 核查能源计量器具GB17167-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2006《用能单位级是否符合GB 17167-能源计量器具配2006的规定。
备和管理通则》
6 现场核查能源进出要求。具体要求用能单位、进出主要见JJF 1356附录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
A。
消耗及回收利用余能现状,判断有无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
具,配备率和准确度等级是否符合GB17167-2006的规定。7 对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重点用能单位,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
8 对从事能源生产的重点用能单位,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9 当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的,检查相关生产工艺要求,依据生产工艺规范,核查其配置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是否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1 有关国家标准对特殊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有特定要求的,重点用能单位应提供现行有效的标准。
2 按重点用能单位提供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核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06.1.2.2
有关国家标准对特殊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有特定要求的,应执行其规定。
6.1.3能源计量器具理21
论需要量确认6.1.3.1
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
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的种类(如煤炭、应按照一次能原油、电能等),及源、二次能源和用能的性质(如直接用载能工质等能源于产品生产、从事能种类,确定能源源加工转换、从事能流向和计量采集源生产等),据此作点,形成能源流为评价的材料。向图和能源计量2 查重点用能单位是采集点网络图否编制了能源流向图(可分别参照JJF和能源计量采集点网1356附录B 图络图,并符合能源分B.1、图B.2)。类、分级、分项计量
的要求。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的种类(如煤炭、原油、电能等),及用能的性质(如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从事能源加工转换、从事能源生产等),据此作为评价的材料。
2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编制的能源流向图和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符合不符合
226.1.3.2
设置的能源计量采集点应覆盖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需求。
是否覆盖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范围。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能源计量采集点确认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数量、准确度等级,并按JJF 1356附录B的格式要求形成文件。重点用能单位应定期对能源流向图、能源计量采集点和能源计量器具需要量进行评审,以符合实际状况。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编制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
(图)》是否齐全、正确,并与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相一致。1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定期对能源流向图、能源计量采集点和能源计量器具需要量进行评审。
2 依据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抽样检查能源计量采集点,是否符合实际状况。
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是否覆盖能源计量器具的申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校准、维护、报废处理等环节的要求。
2 查看有关记录,确认重点用能单位是否按制度的规定,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申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校准、维护、报废处理等环节进行控制,以防能源计量器具的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其计量
236.1.3.3
246.1.3.4
重点用能单位应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申购、验收、保管、检定/校准、维护
6.2能源和报废处理等环计量器节形成制度并实25
具管理施有效管理,确
保能源计量器具6.2.1
配备满足能源计量采集需要和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
却报废处理程序
靠。
性能,确保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靠。
266.2.2
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台账或一览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校准状态。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分表。
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是否具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分表。2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分表,列入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是否齐全。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完整的能
自查方法
符合不符合
276.2.3
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包括:1)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可能时或需要时);
抽查重点用能单位的2)计量器具出
能源计量器具档案,是厂合格证书;
3)计量器具最否齐全、完整。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校准证书;
4)计量器具维护保养记录;5)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识,并有检定/校准状态标识,以备查验和管理。
1依据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现场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有无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识和计量确认状态标识。2必要时应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状态标识的正确性。
电气无检验报告
286.2.4
6.3能
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是否具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
2检查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和校准证
重点用能单位书,是否溯源到国家基应制定能源计量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器具量值传递或准。溯源图(格式可参3当某些校准或计量照JJF 1356附录B
源计量29器具检
定/校准6.3.1
图B.3、图采集目前尚不能严格溯B.4);其中作为源到国家基准或社会公内部计量标准器用计量标准时,检查其具使用的,应确是否通过建立对相应计定其准确度等量标准或测量设备的溯级、测量范围、源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可溯源的上级传度。例如:递标准。——使用有资格的供应者
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来给出材料可靠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使用规定的方法和
(或)被有关各方接受并且描述清晰的协议标准等。重点用能单位自行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应建立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并经考核合格。
当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自行检定/校准的,检查其是否建立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并经考核合格。
306.3.2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重点用能单位应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其检
自查方法
符合不符合
316.3.3
定周期、检定方1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式应遵守相关计是否制定能源计量器量技术法规的规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定。
划。
1)本单位最2 依据有关计量技术高计量标准器具法规的规定,核查重点以及属于强制检用能单位编制的能源计定范围的工作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量器具应向政府计划是否符合计量技术计量行政部门登法规的规定。
记备案,并向其3 属于非强制检定的指定的技术机构计量器具,核查提供计申请强制检定。量检定/校准的计量技2)属于非强术机构的资格证明或用制检定的计量器能单位内部建立计量标具,应由具备开准的情况。
展计量检定/校4无法拆卸的、无检准资格的计量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非术机构或用能单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位内部建立计量是否采取可行的、有效标准的部门实施的措施(如自校、比检定/校准。对、定期更换等),检3)对无法拆查有关自校、比对等记卸的、无检定规录,能否确保其量值的程或校准规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强制检定计量5 属于用能单位自行器具,应采取可检定/校准且自行确定行、有效的措施检定/校准间隔的,检(如自校、比查其是否具有现行有效对、定期更换的控制文件(如计量器等)确保其量值具检定/校准间隔的管准确可靠。理程序和校准规范)作4)属于用能为依据。当重点用能单单位自行检定/位自行制定自校规范校准的计量器时,核查其内容是否齐具,开展检定/全,是否经过专家技术校准应有现行有审查,并对其预期用途
检定标准无
效的控制文件经过验证。(如计量器具检定/校准间隔的管理程序和校准规范等)作为依据。
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应处于有效的检定/校准状态,不满足6.3.3要求的不得使用。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应指定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有效的使用说明书(包括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
册)、检定/校准证书等资料应保存完好并便于取用。
能源计量器具应在受控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
1检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等情况,确认能源计量器具在使用中是否处于有效的检定或校准状态。
2现场抽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核查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人员的配置情况,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
使用和维护人员有无能源计量器具有效的使用说明书(包括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以及检定/校准证书等资料。
1 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控方法有无文件规定。2 据文件规定,现场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
6.4能源计量32器具使
用6.4.1
336.4.2
346.4.3
按标准再自己补
序审查
自查评定
号条款自查要求自查方法
1 查重点用能单位有无对影响能源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调整装置及软件,在使用中不得改动其铅封、封印及其他保护装置的文件规定。2 现场抽查具有调整装置及软件的能源计量器具,其铅封、封印及其他保护装置有无改动。
符合不符合
356.4.4
对影响能源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调整装置及软件,在使用中不得改动其铅封、封印及其他保护装置。
按标准再自己补
366.4.5
1 看有关能源计量器具档案或使用记录,
在用能源计量如果能源计量器具有器具被怀疑或出被怀疑或出现损坏、现损坏、过载、过载、可能使其与预可能使其与预期期用途相悖、产生不用途相悖、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超不正确的测量结过检定周期/校准间果、超过检定周隔、误操作、铅封/封期/校准间隔、误印或保护装置损坏破操作、铅封/封印裂等情况,不符合要或保护装置损坏求的计量器具是否停破裂等情况时,止使用。
2 场查看是否予以隔应停止使用、隔
离存放,做出明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明
显的停用标签或标记,显的标签或标
志,排除不符合直至修复且经过检定、原因,经再次检校准或测试表明能正常定/校准符合要求工作后才能重新投人使后才能重新投入用。
3 查看有关能源计量使用。
可能时,应保器具档案或使用记存不符合要求的录,对不符合要求的
做几个假的
能源计量器具在调整或修理前后的检定/校准原始记录,如果检定/校准结果表明该器具在以往数据采集中出现明显的误差风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调整或修理的,核查其是否保存能源计量器具调整或修理前后的检定/校准原始记录。4 果能源计量器具在调整或修理前,如检定(校准)结果表明,该器具在以往的采集中出现了明显的误差风险,是否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四、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JJF 1356—2012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1 查重点用能单位建立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是否完善,以保证能源计量数据与实际计量测量结果相符。
符合不符合
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7.1 能源计量37
采集7.1.1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原则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应与能源计量器具实际测量结果相符,不得伪造或者篡改能源计量数据。重点用能单位应按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要求设置能源计量采集点,对各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等定期进行计量数据采集和记录,记录应完整、真实、准确、可靠,并按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以满足能源计量管理的要求。
2 场抽查能源统计报表和计量数据采集原始记录,是否存在伪造或者篡改能源计量数据的问题。
3 看有关能源消耗统计报表、能源流向等资料,核查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的种类(如煤炭、原油、电能等);用能的性质(如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从事能源加工转换、从事能源生产等);用能结构,确定能源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构成情况,据此作为评价的对象。
4 看有关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根据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种类,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对各种能源分门别类定期进行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和记录。
5 看有关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依据用能情况和数据的来源,核查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的范围是否符合要求。6 看有关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记录,是否完整、真实、准确、可靠,并按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
抽查能源计量数据采
387.1.2
1) 采集时间相对稳定,以消除因采集时差带来统计数据的不可比性。
2) 满足计算和统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及工序能耗量、制定和考核各级能耗定额、计算节能技改的节能量等需要。
3) 满足政府节能管理的需求。
集记录,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时间应相对稳定,可以消除因采集时差带来统计数据的不可比性。
2)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应满足用能单位计算和统计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及工序能耗量、制定和考核各级能耗定额、计算节能技改的节能量等需要。
3)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应满足政府节能管理的要求。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1) 人工采集。使用规范的数据采集记录(抄表记录)格式,由数据采集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2) 自动采集。利用计算机
自查方法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方式,分别抽查其采集的各种方式,查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记录,确认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 人工采集。使用规范的数据采集记录(抄表记录)格式,由
符合不符合
397.1.3
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及时采集能源计量数据并备份归档。3) 第三方公正计量。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对大宗能源的贸易交接、能源消耗状况提供公正及数据。能源计量采集应按照标准、规范或程序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受控条件包括:1) 使用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2) 使用经确认有效的采集标准、规范、程序和记录表式;3) 具备所要求的环境条件;4) 使用具有资格能力的人员;
5) 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采集者应实时记录能源计量采集结果,记录内容包括:
数据采集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2) 自动采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及时采集能源计量数据并备份归档。
3) 第三方公正计量。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对大宗能源的贸易交接、能源消耗状况提供公正及数据。
407.1.4
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采集的受控条件,是否具有标准、操作规范或程序等文件规定。
2 依据能源计量标准、规范或程序,现场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按操作规范或程序的规定,在受控的条件下实施能源量的计量和数据采集。
7.1.5能源计量41数据采
集记录要求
1) 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采集依据、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2) 能源计量采集原始数据;3) 数据计算方法及结果;4) 采集、复核人员签字,必要时应有审核人员签字;5) 采集日期。
查看各种能源的能源计量原始记录和数据采集原始记录,核查其记录的正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7.2 能源计量42数据处
理7.2.1
能源计量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并保证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可靠。
依据能源统计报表,跟踪抽查能源计量原始记录和数据采集记录,确认统计报表数据是否都来自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结果;原始记录和数据采集记录是否存在更改现象,如有更改,是否采用划改,并由更改人签字或盖章。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当能源计量器具损坏或安装、
自查方法
符合不符合
1对于因能源计量器
437.2.2
拆卸期间造成能源计量数据不准或无法统计时,应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评估。评估方案应包括评估方法、程序、结论、数据可靠性论证、评估人员和批准人员、日期等内容。经处理后的能源计量数据应由授权人员进行审核确认。
具损坏或安装、拆卸期间造成能源计量数据不准或无法统计的,是否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方案。
2 抽查评估记录,确认重点用能单位在能源计量器具损坏或安装、拆卸期间的能源计量数据的可靠性。抽查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统计报表和能源计量数据记录,经处理后的数据是否由授权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必要时可核查其数据处理的正确性。1 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按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或管理程序,以保证能源统计报表数据能追溯至计量采集记录。
2 现场抽查能源统计报表和计量采集记录,核查统计报表数据是否可以追溯至计量采集记录中的原始数据。
3 根据能源统计报表和计量采集记录,检查能源消费统计数据是否正确、完整。4 检查能源统计报
447.2.3
重点用能单位应将能源计量数
7.3能
据作为统计调
源计量
查、统计分析的
45数据应
基础,能源统计
用
报表数据应能追
7.3.1
溯至计量采集记录。
表,是否按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
重点用能单位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应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计量改造措施。重点用能单位应利用能源计量数据进行节能分析。根据能源统计、考核期限,定期分析用于贸易结算、内部考核等能源报表数据,并有分析记录或报告,为计量管理、节能改造提供可靠依据。
查看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者计量改造措施。
467.3.2
477.3.3
查看重点用能单位有关节能分析的资料,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利用能源计量数据进行节能分析,为用能单位采取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487.3.4
重点用能单位应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能源效率限额对标、节能降耗改造等活动
1查看重点用能单位自主开展的有关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能源效率限额对标等活动资料,是否使用了能源计量数据。
2如果重点用能单位根据需要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能源效率限额对标等活动
的依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的,查看有关外部机构的能力和资质的证明材料,以确认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委托服务时能有效应用能源计量数据。
五、能源计量工作
序号
审查条款
自查评定
自查要求
自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
检查重点用能单位能
重点用能单位源计量工作自查计划和每年应制定能源实施记录,确认:计量自查方案并1重点用能单位是否组织自查,以验制订能源计量工作,自证其能源计量工查方案是否包括检查依
8 自查
作符合本单位能据、检查项目、检查程
与整改
源计量管理制度序、检查方法和报告格
498.1 自
和JJF 1356的要式等内容。
查
求。自查方案内2重点用能单位是否
8.1.1
容包括检查依按自查方案,定期对其据、检查项目、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进行检查程序、检查自查,以验证其能源计方法和报告格式量工作符合本单位能源等。计量管理制度和JJF
1356的要求。
自查应形成记录,记录格式可
检查有关重点用能单
508.1.2
参照JJF 1356附录C《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自行制定。
自查应形成报告,报告格式可参照JJF 1356附录D《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制定,至少应覆盖其全部内容。
位能源计量工作自查、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等记录是否齐全、完整,并保存。
518.1.3
检查有关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自查报告,是否覆盖JJF 1356附录D《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的全部内容,并保存。查看有关整改记录,核查重点用能单位是否通过实施能源计量目标、应用自查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外部审查来改进能源计量管理的持续有效性。并对整改的效果是否进行验证。
8.2整52
改
重点用能单位应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的效果进行验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