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复失和从未得到哪个更可悲
(三辩稿)(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三辩小结(得而复失更可悲)
1. 经验的问题 无论是从未得到还是得而复失,都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是益处,我们
今天的可悲是比较两者的消极面的影响,并不是比较他们的好处。
2. 挫折的问题 对方辩友如果将得而复失的失看作是挫折,但面对挫折,如若跨越不了,
他就会变成阻碍,打击,让人一蹶不振,成为人生的阴影,这难道也有利于人的发展
3. 付出和损失 我承认从未得到有付出和损失,但是她始终处于一个从未得到的过程,心
理落差是小的,让我们想象一下,但得而复失在享受了得到的甜蜜和幸福达到巅峰之后有坠落到人生的低谷,这样的心理落差是极大的,所以得而复失才…
4. 面对未知的结果 从未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未知的,我了解到iphone性能非常好,清
华大学的教育资源很多,谷歌眼镜能拍照才去追求的这些东西,追求未知不能成为我们可悲的理由(同样我也能从其他途径知道它到底适不适合我)
5.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并不是所有的所求都能实现,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追求能成
功,即使没有,但我们依然可以有很多路向前走,大家潜意识里让从未得到显得更可悲的是一直拥有,而不是得而复失
6. 人生的大起大落,首先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凡普通的,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能大起大
落,其次,即使如此,得而复失的的可悲点正是在于这个落上,落 不一定是回到最初的那一点,也可能是一个更低的点,他对人造成的伤害的难以估量的。
7.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得到的过程,我们获得生命,获得亲人的爱,获得职位,工资,人
一直都在享受着拥有,自己的东西一旦失去,他就会视为利益的损害,这样的打击和落差是难以承受的。
8. 如果刘翔没有打破世界纪录,奥运会上不会有千万人对他无限的期望,更不会有没能
成功的失落与绝望,他就不会承受如此之多的非议。
9. 因为可悲和不可悲两件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我们要更明确比较何者更可
悲,就必须控制更少的变量,让两者在相对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两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全不同,付出和牺牲完全不同,是无法直接进行比较的。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