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吕晓芬 徐慧红 吴春羚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门急诊输液患儿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3~12月本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统计PDCA循环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护士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PDCA循环法施行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 [关键词] PDCA循环;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54-02 PDCA即管理循环,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质量管专家戴明(W.E.Deming)所提出,因此又称之为“戴明环”[1-2]。为提高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益,在各项管理活动中,予以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等四步循环的工作过程即为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发现质量问题,进而改进质量,最终使得质量得以提高的过程。不论循环结果成功或失败,都是一个管理周期。如每年的护理质量管理计划,就是根据上一年质控的结果分析(患者投诉、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等),找出问题所在及原因,从而确定当年质量目标(能否降低或提高,指标是多少),制定质量计划和具体措施,再组织实施计划,落实措施,然后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3-4]。最后对好的经验进行肯定,不恰当的标准进行修订,遗留的问题再进入下一年计划,循环往复,逐渐形成护理质量管理的循环体系,使整个工作程序化、整体化、规范化。本研究选取2012年3~12月本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12月本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其中,男186例,女134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5±1.5)岁。本院急诊科共有2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36岁,平均(27.5±4.5)岁;其中,本科2名,大专11名,中专9名。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满意度问卷表,统计PDCA循环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 PDCA循环的方法 1.3.1 计划阶段
1.3.1.1 先找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按“头脑风暴法”,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5-6]。挑选科室骨干人员成立小组,对现状予以全面性分析,最后总结出弊端:①对于规范的过度重视,而轻视了人性化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全员缺乏整体管理;②由于对结果过度重视,过程管理反而受到轻视;③过于看重形式,而使实效性管理被轻视。
1.3.1.2 完善组织建设,成立科室质量改进小组、质控组长、质控组员的质量管理框架。 1.3.2 实施阶段
1.3.2.1 组织各质控组组长以及各组员认真学习标准,同时不定时地考核各质控组组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质控组的检查能力。
1.3.2.2 针对本科目前存在的问题,组织各质控组组长进行计划制订和改进,并加强组织实施。
1.3.2.3 要求护士长组织科会,使得科会中人人都能够明确考核方法以及质量标准,形成一个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1.3.2.4 护士牢记各自管理职责,清楚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哪些计划需要改进。 1.3.2.5 引进激励机制,开展护理质量竞赛活动,进行考核奖罚。 1.3.3 检查阶段
1.3.3.1 自查:护士根据分工做到每日自查,包括日岗位职责及管理职责。 1.3.3.2 质控组检查:各质控组组长会同组员按计划做到每周检查1次。
1.3.3.3 科室检查:护士长按计划做到每日抽查、每周重点检查、每月全面检查。 1.3.4 总结处理阶段
1.3.4.1 护士长在晨交班、在科室例会上评价以及进行讨论分析时,总结经验,对检查结果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并且要及时给予相关护士反馈,对于目标、措施或计划进度要及时进行修正,并将考评结果与奖罚制度挂钩。
1.3.4.2 持续改进全科的共性问题并提出新问题,为重新修订标准以及计划进度提供参考。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下一循环推动的动力和依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护士及家属就PDCA循环施行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调查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满意度评分>60分为满意。同时对实施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011年5月~2012年2月施行PDCA循环前,本院门急诊收治输液患儿325例,其中,出现输液相关安全事件3例,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92%;护士满意度为77.27%(17/22),家属满意度为75.38%(245/325)。2012年3~12月施行PDCA循环后,本院门急诊出现输液安全事件1例,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31%;护士满意度为95.45%(21/22),家属满意度为99.06%(317/320)。施行PDCA循环前后比较,护士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PDCA循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PDCA循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会自觉得进行换位思考,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护理服务上倡导全程感动服务[7-8],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3.2 PDCA循环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PDCA循环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人人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质量管理具有高度的透明化,护士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其对于PDCA循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各项制度完善落实度也得到了提高。 3.3 PDCA循环降低了护理相关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PDCA循环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转动,并呈阶梯式不断循环上升,形成了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从而降低了护理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 3.4 PDCA循环促使形成了时效性的管理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PDCA循环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管理素质,逐渐形成了一个实效性的管理文化。通过导入PDCA循环,护理管理者转变了观念,在工作要求中达到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吸纳广大护士的意见,注重了人性化及全员性管理,逐渐形成查与不查一个样、轻形式、重实效性的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敖荣,戴志澄,毛磊.管理学基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79.
[2] 陈凤,叶青.静脉输液中运用PDCA循环培养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701.
[3] 毛辰蓉.PDCA循环在静脉化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36-124.
[4] 罗邱芳,张筱笑,张驰.PDCA循环在输液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0):127.
[5] 刘书庆.质量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6] 张化夷.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技巧[J].中外医学研究,2010,25(8):108. [7] 姚智萍,杨慧群.住院病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M].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6):51.
[8] 孙树英. 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56-3257.
(收稿日期:2013-05-30 本文编辑:袁 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