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游戏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中西部, 70年代作为一项户外运动延伸至日本并迅速向其它国家发展,被各大咨讯公司奉为上乘的拓展游戏。直到上各世纪90年代末期从台湾省引入国内拓展领域,迅速成为各个阶层军事迷狂热的军事游戏。
一、活动目的
野战游戏是利用模拟战场上严肃紧张,刺激活泼的气氛,通过基本的战术行动,对参与行动的精英队员(指挥官、班长、伍长、组长)进行运筹谋划、分析判断、组织指挥、协调管理、体能心理等能力锻炼;培养参与行动的普通队员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细致准确、令行禁止的团队观念,提高体能、心理、人格和处事、理事、办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激发行动参与者发挥更大的潜能,从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领导才能。以便更快适应不同环境,锻炼善用资源以及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能力。野战游戏不单纯是模拟军队战术行动的作战训练,更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整个行动的部署决策、分工合作、协调沟通、战队士气、体能及应变能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
二、活动对象
适合各个阶层军事迷、成功人士、白领及钟爱军事游戏的成年人。
..
适用于各个咨询公司、企业进行上乘的拓展行动,人力资源培训、考核,以及人员的晋升评估科目等。
三、活动时间
结合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野战游戏可作为其中的一项为半日程行动。也可作为单独的项目作为一日程行动。
野战游戏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 07:30—08:00 08:00—08:30 08:30—10:30 10:30 10:30—11:30 11:30—12:00 12:00—12:30 12:30—13:30 13:30—14:00 14:00—15:00 15:00—18:00 18:00—18:30 18:00—18:30 18:30-20:00 20:00-20: 30 20: 30 培训及活动内容 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向基地集结 到达训练基地领取装备,更换服装 登车向活动地域开进 开进途中引导员介绍活动安排,场地设置及有关注意事项,训练课程内容 抵达活动集结区域 行为拓展训练 午 餐 介绍装备性能,使用技巧 装备使用训练 进行人员编程,建立战队(确定队名、口号、指挥官及人员分工等) 了解任务过程,明确行动方案,研究地图,制定行动步骤 行动时间 休息及晚餐 交还装备 登车返回基地 返回途中,安排报告,谈感想,总结 清点及交还装备 登车返往报到及集结地域 注:1、以上项目战区调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员身体、天气 等)。
..
四、活动方案
(一)人员编制及装备介绍
突击队编制10—12名队员。其中一名战术顾问(不参加作战行动);一名指挥员(配备手枪及比利时P90),一名观察员兼狙击手(配备狙击步枪),四名掩护队员(配备野战对抗冲锋枪),四名突击队员(配备两支以色列乌兹、两支德国MP7),两名伏击队员(配备德国G36冲锋枪)。
狙击步枪(长83 cm)、材质:金属、硬塑胶
狙击手专用枪支
野战对抗枪1(长83cm)材质:金属、硬塑胶
掩护队员专用枪支
..
德国MP7(长40cm) 以色列乌兹(长47cm) 突击队员专用枪支
..
德国G36(长75cm) 伏击队员专用枪支
手枪
比利时P90(长53cm)
指挥员专用枪支
..
激光对抗接收系统
..
单兵装备要素(以实际装备为准)
1. 迷彩防弹头盔 2. 迷彩战斗单帽 3. 绿色或迷彩方巾 5. 腰带 6. 绿 Y 带 7. 防毒面具
..
8、绿杂物背袋 9、绿水壶连袋 10、自动步枪
12、黑色陆战靴(租、购) 13、护面罩、护目镜(自选) 14、手套、护膝、护肘(自选)
4. 丛林或沙漠迷彩 (自选) 11、对讲机、耳麦
15人编制:15人为一小队。每小队分三组,每组5人。其中组长1人,掩护及伏击队员各1人,突击队员2人。
10人编制:10为一个班。每个班分三个小组。其中第一小组编制4人(一名指挥员、一名观察员兼狙击手、一名伏击手、一名突击手),其他两组各3人(一名小组长兼掩护队员、一名掩护队员、一名突击手)。
6人编制:5人或6人为一伍。其中指挥员1人,观察员兼狙击手1人,另编掩护手及突击手。
标配:指挥员配备手枪及比利时P90;观察员兼狙击手配备狙击步枪、望远镜;掩护手配备野战对抗冲锋枪;突击队员配备以色列乌兹、德国MP7;伏击队员配备德国G36冲锋枪。
(二)游戏的组织
野战游戏的实施程序包括:行军、侦察、警戒、宿营、战斗行动、撤离战场、战斗总结等。
战斗行动包括:组织、布阵、抑制、掩护射击、狙击射击、迂回、攻击、埋伏、反埋伏、侦察、反侦察、撤退等。
组织形式通常包括:挑战、对抗、逃生、争夺、特种行动等。具体分为:山地攻坚战、丛林遭遇战、夺旗战、伏击战、保护政要、兰博生存体验(非常挑战)等项目。在战斗中考验和训练团队如何用精密的战术策略和配合来取胜。
野战游戏的组织步骤:每一场战术行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行动的时间可由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行动前,每一个参赛队
..
员配备单兵装备,自由组合或抽签决定编制及归属问题,并选定指挥官。而后根据所选择的战斗形式,研究分析地形、作战方案及战斗步骤等具体问题,最后进入实战行动,由战区调理员具体负责和指导。
(三)野战行动准则 战术行动规则
本活动,均实施纪律扣分制度,每人均有10分底分。核心成员(分队指挥员、班组长)如被扣满10分,则被降至普通成员。普通成员分数被扣超过50%,则被取消生命值一次,如被扣满10分,则被取消参加此次行动资格。
一、队员参加野战游戏时,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如调理员发现该队员不遵守行动规则或违反其他要求,视犯规程度相应扣分,最高处罚可直接请该队员立即退场。
二、队员在野战游戏时如有任何投诉,可在该场游戏完毕后向战区调理员投诉,队员之间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私人纠纷。有关投诉事项战区调理员和战术顾问会向队员明确。
三、行动期间,队员必须服从指挥员及当值军官的命令;除试枪区和作战区外,任何队员不准随意开枪或用枪指向其它人员。
作战区规则
任何队员不准使用粗言秽语或使用侮辱性语言及行为对待他人;
..
双方强攻至对方2米范围内,则应立即停止攻击,任何一方队员之间不得出现肢体接触行为;
如对方在自己的背后或前面2米范围内出现,且枪口指向自己并未被发现时,则要立即投降;
所有投降或阵亡队员,需双手举枪过头,并立即退场; 如听到或看到双手举枪之队员,其他队员不得对其进行进距离射击或向投降及阵亡者借取任何装备;
攻守双方在战区内可以利用任何战术动作及任何固定的地形地物作为遮蔽物。不准持有保护物品走动;
战术伏击时,各方最多可击毙对方两人,并给对方 60 秒时间进行战术调整及“命休”人员离场;
队员在行动中发现有非参加者进入战区,应立即通知战区调理员或行动指挥官,各队员应暂停行动,以免误伤他人;
参加行动的任何一方队员,不得离开规定的战区范围,一旦越出指定区域,视该队员为失踪,立即退出战斗序列;
如战区调理员通知暂停行动时,所有队员需保持原位,不可随处走动,直至通知继绩行动或行动取消。
(三)调理员配备及胜负判定 调理员配备
每一场战术行动都配有1—2名战区调理员,调理员的人数是根据参加行动的人数和战区范围而定的,通常小范围行动配备1名调理员,另外再配备一名助手,其职责是观察整个行动
..
的进展,调控行动中出现的分歧,控制行动时间;观察和确定双方行动指挥、队员行为是否违反行动准则;解决双方行动中出现的争端;监督参赛队员顺利、安全地执行行动准则;判定双方胜负,宣布行动开始和结束。
胜负判定
当行动双方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战区完成了规定的战术行动。但是双伤亡人数相同,战术指挥不分伯仲,战区调理员无法正确裁定时,可采用非战斗行动决定双方取胜队:
一、歼灭战。双方队员距离80米,一字排开,利用当前的遮蔽物进行隐蔽射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歼灭对方人数的多寡而定胜败。
二、打单飞。双方各选取一名精英队员,扮演游击交通员(信息传递员),在规定的区域和路线行动,行动中不得携带任何自卫或防护武器,每次隐蔽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一方全体队员或部分队员对其进行射击,双方以最短时间击毙游击交通员者或游击交通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用时间最短者或胜。
三、单兵决斗。双方各选取3名队员,分三次决斗,二比一决定胜负。决斗时,双方队员距离2米,面对面站立,在各自队员后侧3米位置放置对方的武器或装备,听到指挥员口令后,跑至装备前,拣起装备,迅速向前跑10米到达规定的地点,返身射击对方,先击中对方者获胜。
..
实战案例:山地攻坚战、城市反恐战、丛林战、遭遇战、阵地战、歼灭战、救人质、夺旗战、非常挑战(兰博生存体验)等。
六、伤病员救治方案 所需急救药(物)品
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痛苦)、肠道镇定剂(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腹泻)、抗生素、(用于治疗常见的细菌感染)、抗组胺类药、驱虫药、蛇药;(用于治疗过敏、蚊虫叮要或毒虫螯刺)、抗疟疾类药品、高锰酸钾(加水成红色消毒,成深红色灭菌,成紫红色治疗真菌)、外科手术刀、膏药类、纱布、绷带、三角巾等外伤用品。
急救方案 (一)蛇咬伤
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首先要判断蛇是否有毒,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如果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或清浅,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根据需要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毒蛇一般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而突然变细,体表
..
花纹比较鲜艳。无毒蛇一般头呈钝园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
预防:打草惊蛇,把蛇赶走;在山林地带宿营时,睡前和起床后,应检查有无蛇潜入;不要随便在草丛和蛇可能栖息的场所坐卧,禁止用于伸入鼠洞和树洞内;进人山区、树林、草丛地带应穿好鞋袜,扎紧裤腿;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过;若被蛇追逐时,应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的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
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
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
1.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兔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在安静的状态下,将病人迅速护送医院。
..
2.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扎紧,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成人一般将止血带压力保持在13.3Kpa左右);结扎时应留一较长的活的结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3.扩创排毒:缠扎止血带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应无破损或龋齿,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口。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时,重症或肿胀未消退前,作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引,以后可将患肢浸2%冷盐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断挤压20—30分钟。咬伤后超过24小时,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肿胀明显,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3~6厘米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人2厘米,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4.蛇药:为中草药制成的成药,可供口服和外敷,亦有针剂。其中蛇药、蛇伤解毒片及注射液、蛇药酒等,对多种毒蛇的咬伤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
(二)应付蜂蛰
行军、休息和露营时远离草丛和灌木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与‘亲近’的表现,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如果严重,就直奔医院。
(三)食物中毒
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四)足踝扭伤
足踝是最易扭伤的关节。连接骨头的韧带遭受猛拉或撕裂,就回扭伤关节。步行或跑步时足部扭转,都会扭伤足踝。足踝扭伤后,踝关节感到疼痛。如果继续活动,疼痛会加剧,关节更会肿胀。
足踝扭伤不会很快痊愈,可能要休息十四天左右,需视受伤情况而定。严重扭伤,症状跟骨折差不多,二者很难区别。
..
如果有怀疑,伤者又不能用足踝站立,则应该当作骨折处理。
足踝骨折护理法
足踝骨折的原因可能是跌倒或绊倒时踝部过度屈曲,或者由高处跌下足部首先着地。症状有以下几种:
即疼痛,往往痛楚难当;踝部很快肿胀或出现瘀伤;足踝活动时疼痛;患者难以站立。
若怀疑踝部有骨折,可用冷敷法减轻肿胀,并尽快去看医生。冷敷方法是将小毛巾或其他不布料放在冷水中浸泡,绞干后,再包裹足踝。
(五)常见性身体不适
野外求生时,轻度厌食并不可怕,不过,如果这是预示一个更严重情况的迹象时,就要小心对待。
食物缺乏本身对于处于困境的身体就是一种考验。紧张情绪能引起头痛和其他轻度失调。
如果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解决消化不良的最佳途径就是禁食,多多休息。当然,在气候炎热时,补充充足的水分是必不可少的。
发烧:休息调养,服用阿斯匹林,找出发烧原因。 肺炎:肺炎通常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引起,常伴有胸痛、痰血、头痛、虚弱无力,进一步就会出现神智错迷。引起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细菌侵入感染肺叶引起,如果手边没有抗菌素,那么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给予病人细致入微的护理。
..
鼓励病人多走动,做深呼吸,保持体温。让其持续饮用热水,陪伴在病人身旁,经常给予安慰鼓励。
(六)溺水急救
症状:溺水者气力不继,身体便不会下沉,垂直浮在水中,仅头部露出水面;溺水者在水中胡乱打水或做与游泳完全不同的动作;面部充血,尤其是嘴唇和双耳更为明显,并可能转为蓝色。
拯救溺水者:
1、溺水者停止呼吸时,应尽快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2、溺水者有时会喝下许多水,在接受人工呼吸时会吐出来。应注意不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腔杂物。
3、溺水者恢复呼吸后,应将其身体安置成复原卧式,并注意保暖。应尽快联系专业救护人员。
(七)晕厥
脑部供血不足就会晕厥主要症状: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灰,可能频频打哈欠;皮肤湿冷;面部、颈部和双手冒汗。
护理方法:发现有人晕厥,应叫他坐下,松开颈腰的衣物,并使其头部垂到膝上。如果已经晕厥,应抬起患者的双脚,使高于头部,以加速其脑部血液循环。患者清醒后,让其少量饮水。
(八)热衰竭和中暑
在炎热的天气下作体力劳动或运动,都可能引起热衰竭,
..
或者严重的中暑。热衰竭和中暑都可导致不省人事,必须尽快救治。
症状:炎热的天气下身体大量的出汗,使身体丧失水分和盐分,会使腿部及身体的肌肉抽搐,全身无力。其他症状是眩晕、头痛、呕吐,导致皮肤湿冷及面色苍白;呼吸和脉搏加快。情况恶化时会反胃、腹泻或呕吐使其丧失更多的体液。
救治和护理:将患者移置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喝少许凉盐水。对中暑患者要抢救及时,首先将患者移置阴凉处,然后脱去患者的衣服,用凉水敷身,并向患者扇风,使其体温下降。对严重昏迷不醒者要快送医院急救。
(九)日炙
在烈日下暴晒会导致中暑。但是晒的时间不长,晒伤程度相当严重就可能是日炙。
症状:皮肤微红、发热或红肿、起水疱。
救治或护理:用冷水侵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拧干后敷在伤处或涂抹炉甘石洗剂保持皮肤清凉,然后服用阿司匹林或扑热息敏。最后要避免衣服摩擦或再次晒伤。
(十)移动伤员
转移脊椎和下肢受伤的病人最好使用担架。取来两根木杆,一些布袋或厚的塑料包,衣服如运动衫、夹克等,就可制作简易担架。或者将毛毯绕一木杆折叠,再将另一木杆上下包裹。在放伤员前,应先找一个与伤员相当的人躺上试试。
..
如果 信受伤的病人病情可能恶化, 即使只有一人,也应尽力转移伤员。如有三四人,可制一简易担架。伤员身体不能弯曲,一个人专门负责保持伤员头颈的稳定,另一人照顾肩部。如无担架或木板,将病人放在毛毯或大衣上。即使拉动腿脚,也应保持病人头和躯干的稳定。
移入担架
如果病人在毛毯上或能够滚入毛毯,将毛毯边缘卷成筒状握牢;若没有毛毯,且需要几个人一起抬起病人时,应有某个信号使大家同时起动。
1、四人抬:三个人(A、B、C)站在病人某一边,C负责保持病人头部和双肩稳定,D钩住B、C二人邻近的手,帮助抬动病人,当D放置担架时,A、B、C将病人撑住。
2、三人抬:将担架置于病人头部,C抬动病人膝盖,A、B二人对面站在病人两侧,在病人的肩部及臂部双手互相握紧,将其移入担架。
3、二人抬:两人跨过病人分开站立,B手臂放在伤员肩膀处A一手放在大腿下,一手放在膝盖处,两人向前将病人移入担架,如果地方过于狭窄,即使人数众多,也用此法。
4、一人抬:如果能取得帮助,别试图一人转移伤员,独自一人时,考虑病人的体重和病情以及移动的距离设计方案。不可使用自己无法支持的方式,否则一旦失手,不仅使病人伤势加重,也使病人丧失对你的信任。如病人伤势过重,可将病人
..
放在毛毯或大衣上拉动。
支架式:对于体重较轻的伤员合适,一手置于膝下,一手环绕肩膀。如伤员较重,可采用坐姿,易于支撑。
抬扶式:将病人未受伤的手臂绕过自己颈部,一手环绕伤员腰部,抓紧裤子以利于支撑。
背起式:蹲伏,让伤员将手臂绕过自己颈部,然后站起,病人必须清醒,其伤不影响抱紧你的肩和颈部。
七、经费预算 (一)组织费用
(二)咨费标准(参考价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价 格 备 注 自动步枪、激光设备、陆战刀、防毒面具 自选设备 单兵战斗装备 租赁 50元/人/场 单兵对讲系统 15元/人/场 丛林(沙漠、租赁 30元/每场 海洋)迷彩服 购买 80元/套 护具(手、肘、膝) 20元/每场 陆战靴 面部油彩 子弹标配2个基数 租赁 20元/每次 购买 100元/每双 15元/人/次 30元/基数 含头盔,购买除外 自选设备 自 选 每个基数30束激光弹 自 选 行动标配每队2个(设障、伤敌);自选价钱不便 每次行动1个(设障、掩护、迷惑敌人等功能);可自选,价格不便 多种食品,可自选搭配 生命力购买(基本生命免费) 20元/一次生命 10元/个/每次 60/个 120/个 30元/人/餐 10 防步兵跳雷 11 手持烟雾弹 12 钢体发烟弹 13 单兵自热食品 ..
14 单兵功能饮片 15 单兵净水药片 16 培训费用 17 18 5元/每片 3元/每片 30元/人 自 选 自 选 内容:战术动作,枪械使用,战场急救,各种功能使用 必 选 自选,每次行动自选人数超过10人实施 待定 军方指战区调理员 100/小时 控人员 战术顾问 100/小时 19 录像及DVD光盘制作 120元/每人份 20 专业摄影师 100元/每场 自驾或配驾驶员(免费) 21 越野车使用 300元/每场 注:场地使用费以小时计算,20人以上10元/人/小时; 10—19人,15元/人/
小时;10人以下,20元/人/小时; 超过1小时,40分钟内按半小时计费,超过40分钟按整时记费,以次类推。
八、附录 1、报名表
2、战场环境及地理位置选择(附标定地图) 3、场地介绍(制作地图) 4、装备登记表、服装及装备选配表 5、装备交接单 6、餐饮调配
7、会员制度及军衔晋升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