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森林管护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易榕旅网


森林管护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题量:41题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0分)

题目1:

以下人员中,谁负有决定信息分类级别的责任?()

A.用户

B.数据所有者

C.审计员

D.安全官

正确答案:

题目2:

太阳以( )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周围空气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叫太阳辐射

A.电波

B.电磁波

C.微波

D.超声波

正确答案:B

题目3:

积温是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个生长发育期所需温度的累积总和。

A.植物

B.动物

C.动物

D.真菌

正确答案:A

题目4:

生态幅的大小取决于物种的 ()。

A.发育

B.生境

C.生物学特性

D.生存空间

正确答案:B

题目5:

水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

A.凝华

B.凝结

C.凝聚

D.凝固

正确答案:B

题目6:

任一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我国是以()海面为水准基点(即零度)。

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

正确答案:A

题目7:

根瘤是一种称为根瘤菌的细菌入侵某些植物根内,使根细胞增生所形成的瘤状突起,它能固定大气中的()

A.氮

B.氧

C.碳

D.氢

正确答案:A

题目8:

在植物生长的温暖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短时间下降,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现象叫做()

A.寒流

B.寒潮

C.冻害

D.霜冻

正确答案:D

题目9:

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 )程度的指标

A.湿热

B.干湿

C.干燥

D.干热

正确答案:B

题目10: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细胞中进行,具体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正确答案:C

题目11:

主要的()有太阳辐射、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云、降水等

A.气象要素

B.天气现象

C.土壤性质

D.物理

正确答案:A

题目12:

生物学温度是指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起作用的温度

A.生态活动

B.生理活动

C.生殖活动

D.生存活动

正确答案:B

题目13:

平原指海拔高度一般在()m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很小,相对高度通常不超过50m,偶有浅丘、孤山的地区

A.100

B.200

C.300

D.400

正确答案:B

题目14: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三部分组成

A.胚根

B.胚柄

C.叶柄

D.叶原

正确答案:A

题目15:

从秋末冬初正常落叶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树木的()

A.生长期

B.休眠期

C.萌芽期

D.繁殖期

正确答案:B

题目16:

植物的( )是在生活细胞内进行的氧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A.生理作用

B.生态作用

C.光合作用

D.干扰作用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共20题,共40分)

题目17:

限制因子因时间、地点等变化而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18:

森林中枯立木队鸟类,尤其是树洞营巢的鸟类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19:

蛹期是所有昆虫个体发育必经阶段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20:

大部分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1:

昆虫和森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2:

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题目23:

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内,一定时间内的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24:

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是统计学常用的抽样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5:

大部分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根很发达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6:

树木的年周期是指树木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变化,在生理活动和形态表现上,其生长发育的周期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7:

野生动物的益害会随时间、地点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28:

风力灭火机对所有类型的森林火都十分有效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29: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是遗传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0:

所以猛禽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1:

野生动物的种类调查只靠收集资料就可以完成。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2:

植物的顶芽长出侧枝,侧芽长出主茎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3:

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4:

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可以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35:

国务院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36:

境外人员可在我区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自由野外考察。

正确答案:错误

三、问答题 (共6题,共30分)

题目37:

简述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

正确答案:

一、对症下药、适时用药。1、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而选择用药。2、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而适时用药。3、针对病害种类不同和病害侵染危害特点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

适宜的喷药时期。4、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二、掌握合理用药剂量。准确地控制药剂浓度,用药数量和用药次数。

三、合理混用。合理混用农药可扩大防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防止或延缓病虫对农药的抗性。

四、交替使用农药交替使用农药是为了克服和延缓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性。

题目38:

简述虫害大发生的过程

正确答案:

森林害虫的发生,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数量积累过程。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暴发\"一次,然后,害虫种群数量迅速减少,然后,再逐渐增殖,,。如果把害虫的每一次大发生连续起来考虑,害虫的大发生过程可以划分为增殖、猖獗和衰退等三个不同的阶段。

(1)增殖阶段:这是随着前一周期的衰退阶段而来的必然结果。随着衰退阶段内的各种矛盾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发展,被破坏的食物资源开始恢复。抑制害虫数量的天敌也因害虫本身的衰退或因天敌自身天敌的发展而大量死亡,抑制因而得以解除。同时,由于害虫大量死亡,并为系统中一些腐生性生物所清除,重新为害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2)猖獗阶段:对于具有巨大生殖潜力的大多数害虫来说,经过一个增殖阶段以后,

连续数代的上升,可以使害虫种群迅速增大数十倍乃至数千倍,从而产生害虫的\"暴发\"。

(3)衰退阶段:随着上述这些互相制约的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害虫的\"暴发\"终于走到了其顶点,衰退随之而来。

题目39:

简述林木病害的侵染循环

正确答案:

侵染循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即病害发生发展的周年循环,包括病害的活动期和休止期。侵染循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

1>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和再侵染。越冬以后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发育后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以后发生的各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2>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式和在何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3>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是侵染循环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它包括从有病部位或植株传到无病部位或植株,从有病地区传到无病地区

题目40:

简述生物防火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生物防火是指用山界、山脊线以及林田、林道旁种上木荷、杜英、枫香等耐火阔叶树种防止森林火灾,将防火、生态和综合效益融合一起,建立生物防火林带。生物防火林带投资少、见效快、时效长,具有防火功能,又具有绿化功能,还能调整树种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病虫害、界定山林权属等功能,实现森林防火标本兼治,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题目41:

简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规划设计的内容。

正确答案:

1,项目建设必要性。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种群及其结构发生改变,一些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很重要。

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保护面积,管理局面积,系统设备,科研基地,科研人员,保护物种

3,项目效益

(1)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增加林地面积,遏制草场退化趋势,防止土地荒漠化;

(3)项目建成后,除生态效益外,也将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自然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题目42:

简述森林燃烧的过程?

正确答案:

森林可燃物属于一种固体燃料。它的燃烧过程一般分为预热、气体燃烧和木炭燃烧阶段。

(一)预热阶段:可燃物受热时,温度逐渐上升,大量水分蒸发而干燥,同事发生局部受热分解,产生部分可燃物气体和不燃性气体。但由于大量水分蒸发消耗热量,温度上升缓慢,氧化速度很慢,只出现冒烟,还不能达到燃点。

(二)气体燃烧阶段:可燃物冒烟后,温度上升很快,继续受热分解,挥发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氢气和碳氢化合物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和后变成可燃混和气体,氧化、放热过程加快、加剧,当达到燃点后,可燃气体立即被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能。并使附近的可燃物温度上升,引起燃烧蔓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