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曹春英1 候 强1 焦宏飞1 王跃鹏1 宋喜国2 陈庆雪2 苑凤辉2 李光岩2
(1.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1)
(2.四平市实验林场,吉林 四平 136001)
摘 要:在林业绿化树木的抚育和养护期间应采取一些专业化措施,比如说树种选择、树木修剪、挖掘种植、灌溉施肥、
病虫害防治等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林业绿化树木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不会轻易罹患病虫害。本文将简单介绍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几种较为常用的技术,并着重阐述相关技术在林业绿化树木抚育和养护中的有效应用途径,以期全面提高林业绿化树木的成活率,进一步的扩大林业绿化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应用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5-0054
1.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1.1树种的选择。选择优质树种是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对于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强的树种其生命力极为顽强,即使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也会牢牢扎根于土壤之中,在移植过后存活率更高,这类树种应作为优先选择。在选择树木时还要注意的是树木应保持完整,尚未受过损伤,且树干笔直,这样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逐渐丰满,造型效果将会达到更佳,还会减轻后期修剪的工作量,林业绿化的目的也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1.2树木的挖掘和种植。在树木的挖掘和种植环节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图纸进行作业,先要确定好种植穴、槽的位置,再用醒目的颜色予以标记,接下来将树木信息简明扼要的记录在定点附近,并根据所移植的树木根系和土球大小来挖穴、槽,并进行浇水和施肥,以便给林业绿化树木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应加强沟通,对于施工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及时处理,避免给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效应。
1.3树木的修剪。树木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当之大,若树木的侧枝过多会分薄主枝的营养,影响到树木的生长速率,因此要定期开展树木的修剪工作,既要将多余的分枝剪除,突出树木的主干,又要保证树木冠型的完整性,提高树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体现出林业绿化工程的实际价值。
2.林业绿化树木抚育和养护技术的应用途径2.1水分控制。对于林业绿化树木的水分控制要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季节特征和特定的气候条件,对林业绿化树木进行喷灌处理,供应必要的水分,在高温和多风地带,采取喷水、遮蔽措施可
·54·
以起到一定的抑制水分消耗的作用。其二,在雨季降水量较大,若排水不及时多余的水分渗透到土壤中会引起林业绿化树木的根系腐烂,加速树木的死亡,而且地表积水还会成为病毒孢子的传播途径,使得病虫害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建设好排水设施,以便将地表上多余的水分快速排出,防止给树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2根系和树形的整理。林业绿化树木移植之后,新生成的根系需要一段适应期慢慢成长起来,工作人员可以对林业绿化树木的根茎施加一定量的促生根剂,对树木根系成长的速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促进林业绿化树木能顺利缓苗并生长。而树木移植前,如果出现了须根老化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在栽种和养护时科学地进行铲除,并且辅之以必要的施肥和松土措施,保证根须正常生长,此时林业绿化树木也会保持健康的成长。
2.3土壤翻耕。土壤是林业绿化树木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之一,通过翻耕土壤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容蓄能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肥力状态,还能将地表杂草和肥料翻入土中,调节肥料分布情况,抑制杂草生长。除此之外,地表上的病毒孢子和害虫卵块也会被翻入到地下,传播渠道被切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会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在土壤翻耕时要注意树穴整理和培土等细节,从而保证土壤处于正常通气状态,确保林业绿化树木的根系可以顺畅的呼吸,那么林业绿化树木的生长也会更加趋于稳定。
2.4病虫害防治。负责林业绿化树木抚育和养护的工作人员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中应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以进一步的巩固林业绿化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该项工作的成本投入,譬如人工
林业科学
捕虫、喷施农药、投放天敌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将病虫害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工作人员要在病虫害高发期来临之前制定科学完善的防治体系,给林业绿化樹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进而消除林业绿化树木的生长隐患。
55
出发,切实强化林业绿化工程的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致力于为林业绿化树木的生长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创建舒适健康的生存和活动空间,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白敏胜.关于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的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6
[2]张丽香,田立新.如何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J].现代园艺,2016
[3]张鸿阳,张海娟.绿化树木综合管护措施[J].国土绿化,2011
3.结语综上所述,林业绿化树木的移植栽培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情况,甚至可能引起树木的死亡,削弱林业绿化工程的效益。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上接第53页)
(2)死虫的处理。要及时处理诱捕器中的死虫,尤其是天气炎热时,要缩短处理的时间间隔,保持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且死虫的处理最好是进行深埋。
(3)诱捕器的收储。使用结束后,要及时全面彻底地清洗诱捕器,之后晒干存放。
更多的昆虫行为研究,不仅对病虫害的防治,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更好地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需要注重性诱剂的选择、使用时间,诱捕器的选择等措施。当下,害虫种群监测及大量诱杀性信息素就是在农业上最广泛和成功的应用,各有关单位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该项技术,为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做出积极贡献。参考文献:
[1]丁惠华.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6):113-114.
[2]陈秋芳.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技术(1) 性诱剂的应用[J].湖南农业,2010(08).
[3]贾芳曌.性信息素监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前景[J].广西植保,2009(B12):70-73.
3.性信息素发展趋势由于性信息素在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中的不足和局限性,发展性信息素仍然是国家目前倡导的绿色防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研究和推广该技术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信息素在未来应该是朝着气味的方向进行,因为研究昆虫的交配行为和寄主定位行为都可以用这些气味来研究,而且使用效果更好,对人体的伤害也更小。此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出影响这些行为的化学信号分子,并将其应用于(上接第37页)
电视、各类报刊和印发专项宣传册及标语等各种有效形式,重点宣传好农业环境的各种法律法规,宣传现代农业新观念、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宣传,对如何进行安全用药、如何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点宣传,使广大农民亲身感受由于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积极参与到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的各项活动中。
2.2大力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坚持大力推广无公害产品推广,建立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型农业,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引导农民改变原有不良习惯,做到科学施肥,提升规范用药水平。同时,要继续加大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坚持用科技手段在生产过程中消灭各类污染,杜绝短期生产行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要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主要工作来抓,列入当地发展规划,要一手加强水质及空气质量的严格监测与监管,一手积极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当中,将使用安全化肥和无毒农药作为一项常规性任务,同时,积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出台鼓励措施,鼓励农民多使用可回收农用地膜,从种植环节减少农业污染。在施肥环节,大力推广农家肥和配方施肥,引导农民正确、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法,减少农药使用量,以有效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
3.结语总之,农业环境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其现状的基础上,多方并举,采取有力措施,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