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109611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3.16
(21)申请号 201721084998.3(22)申请日 2017.08.28
(73)专利权人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291号(72)发明人 吴志勇 王法武 马畔 王鸿飞
贾奋宗 雷燕妮 代汉超 王晓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51)Int.Cl.
E01D 21/00(2006.01)E01D 19/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预制便梁支墩(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预制便梁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位于所述桩基础的上方,所述承台的顶部设置榫眼,所述支承梁通过顶进置
所述支承梁上具有与所述榫于所述承台的上方,
眼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榫眼和所述通孔通过浇注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承台和所述支承梁构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结构稳定,施工简单,缩短了铁路下方施工工期,降低了风险,适用性强,成本小。
CN 207109611 UCN 20710961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预制便梁支墩,所述便梁支墩包括桩基础、承台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位于所述桩基础的上方,所述承台的顶部设置榫眼,所述支承梁通过顶进置于所述承台的上方,所述支承梁上具有与所述榫眼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榫眼和所述通孔通过浇注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承台和所述支承梁构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便梁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为内部具有空心结构的预制梁,在所述支承梁的顶板和所述支承梁的底板上分别开孔,所述开孔贯通所述空心结构构成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便梁支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梁的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的位置位于所述开孔位置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便梁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榫眼深0.5m。
2
CN 207109611 U
说 明 书一种预制便梁支墩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穿铁路立交桥的设计与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便梁支墩。背景技术
[0002]下穿铁路立交桥常采用基坑内预制箱身顶进的方法施工,但是,顶进箱身需要架设便梁来保证铁路正常运营,便梁架设于便梁支墩上,便梁支墩常采用架设便梁、线下挖土拉槽、施工高压旋喷桩、浇筑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方式施工,施工过程非常繁琐。为了节约成本,缩短铁路下方施工工期,降低风险,需要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制便梁支墩,将预制的支承梁顶进至承台内,并通过现浇注混凝土使支承梁上的通孔与榫眼连接使支承梁与承台构成一体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0005]一种预制便梁支墩,所述便梁支墩包括桩基础、承台及支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位于所述桩基础的上方,所述承台的顶部设置榫眼,所述支承梁通过顶进置于所述承台的上方,所述支承梁上具有与所述榫眼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榫眼和所述通孔通过浇注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承台和所述支承梁构成一体。[0006]所述支承梁为内部具有空心结构的预制梁,在所述支承梁的顶板和所述支承梁的底板上分别开孔,所述开孔贯通所述空心结构构成所述通孔。[0007]在所述预制梁的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的位置位于所述开孔位置的两侧。
[0008]所述榫眼深0.5m。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0]1、相对于铁路下方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不需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同时缩短了工期,减小了对铁路的运营影响;[0011]2、相对于铁路下方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不需架设便梁;[0012]3、降低了铁路下方施工风险,保证了便梁支墩的稳定;[0013]4、在下穿立交桥便梁支墩设计与施工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既有铁路路基地质差的情况下,应用竞争优势更加明显。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
CN 207109611 U
说 明 书
2/2页
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0016]如图1所示,图中标号1-9分别表示为:桩基础1、承台2、支承梁3、榫眼4、通孔5、空心结构6、封头板7、钢筋8、混凝土9。[0017]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制便梁支墩用于下穿铁路的立交桥施工中,该便梁支墩由桩基础1、承台2及支承梁3组成,该支承梁3为预制梁。承台2支承于桩基础1的上方,承台2的顶部具有榫眼4。在基坑内预制支承梁3,该支承梁3为钢筋砼内部为矩形的空心结构6,在支承梁3的两侧端部的顶板和底板上开孔,该开孔贯通空心结构6并在支承梁3上构成通孔5。在支承梁3上开孔的位置取决于榫眼4在承台2上的位置,即保证开设在支承梁3两侧端部的通孔5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承台2上所开设的榫眼4之间的间距相同。在空心结构6内部设置有封头板7,封头板7位于开孔位置的两侧,两侧的封头板7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孔5的直径,使两侧的封头板7与通孔5形成十字交叉的空间。[0018]如图1所示,在榫眼4和通孔5内部绑扎钢筋8并现浇混凝土9,通过浇注混凝土9形成剪力键使榫眼4和通孔5连接固定并使承台2和支承梁3构成一体。位于通孔5两侧的封头板7与通孔5之间的间隙之中亦浇筑有混凝土,从而使支承梁3与承台2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固,尤其是约束两者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0019]本实施例中的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20]a)、在铁路路基两侧施工桩基础1和承台2,承台2由桩基础1支撑。在承台2的两侧顶面上预留榫眼6,榫眼6的孔深为0.5m。[0021]b)、预制内部具有空心结构6的支承梁3,在支承梁3的顶板和底板开孔并与空心结构6贯通构成通孔5。[0022]c)、将支承梁3顶进至承台2上直至支承梁3上的通孔5与承台2上的榫眼4对齐到位后,在榫眼4和通孔5的位置绑扎钢筋8,并在空心结构6内设置封头板7,封头板7的位置位于开孔位置的两侧,然后再现浇混凝土9,使支承梁3与承台2连成一体结构。
[0023]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4
CN 20710961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