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
石效果不理想,存在复发的风险,反复治疗增加了患
者的痛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微创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结石的具体性质、位置、大小、数目、尿路梗阻情况以及肾功能情况选择最为科学的微创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安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微创治疗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治疗后复发的风险。
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积极的研究无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式,如使用微小腔内机器人来完成碎石及取石操作,避免因建立人工通道对组织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相信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将会更加的科学,在实现无创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此外,随着微创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势必会为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参考文献:
[1] 朱智虎,何秉勋,康厚彬,等.用不同术式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比
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1):50-51.
[2] 曹义国,蔡昌龙,谭秉韬,等.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2):247-248.
[3] 李卫贤.不同微创方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差异[J].临床医
学,2017,37(1):86-87.
[4] 何 瑜,刘继学,龚静国,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362例
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3):353-354.
[5] 李建友,王 胜,陈 辉,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上尿路结
石术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6,24(12):90-92.
[6] 杨振兴,石 崔,高 媛,等.三金排石饮制剂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29-1830.[7] 潘旭霞,王思齐.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
国现代医生,2014,52(18):11-13.
[8] 江伟东.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64-265.
[9] 张志彬.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治疗上尿路结石对比研究
[J].医药,2016,22(4):233.
[10] 王庆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病杂志,2018,6(14):52-54.
[11] 杨宏华,吕 刚,任佑春,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并发症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874.
[12] 曹嘉正,吴荣海,廖勇彬,等.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
尿路结石[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8):985-986.
[13] 邓国卫,邢 刚,邓辉雄,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
石患者中的应[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3):203-205.
[14] Erkut B,Caskurlu T,Atis G,et a1.Treatment of renal stones with flexible [15] 张 刚.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不同直径的上尿路结石疗
效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1):27-29.
[16] 刘 岚,刘松华,张俊新,等.后腹腔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211-212.
[17] 刘松华,刘 岚,帅 强,等.后腹腔镜下行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
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35-136.
收稿日期:2019-02-20
ureteroscopy in preschool age children[J].Urolithiasis,2014,42(3):241-245.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汉博(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科,天津 300380)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Lliver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LIU Han-bo(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Xiqing Hospital, Tianjin 300380 China)
Abstract:Colon cancer was one of malignant cancers with extremely high mortality.Metastasis was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olon cancer and abundant treatment experience accumulated over the years,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gradually formed as a treatment strategy for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Although the surgical resection scheme used in the past can effectively cure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there were only a few.research progress.
Key words:Colon Cancer;Metastasis;Research Progress
摘要:结肠癌为恶性癌症的一种,致死率极其之高,导致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因素则是转移。在针对于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中,根据结肠癌发病机理以及多年来累积的丰富治疗经验,现今逐渐形成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作为结肠癌肝转移
People can undergo radical surge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of liver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and related
160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
的治疗策略,虽说以往使用的手术切除方案可有效治愈结肠癌肝转移疾病,但也仅有少数人能够进行手术根治。本文即在针对结肠癌肝转移病症目前治疗现状以及所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结肠癌;转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0-1599-03
结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极为深远,致
死率极高,而且发病率于近些年来也有逐年上升的
趋势,故需要引起医学界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1,2]
。结肠癌之所以如此难以根治,和癌细胞转移脱不开关系,逾计有八成多患者已确定为不可切除的肝转
移,因而手术切除方案并不能普遍适用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在结肠癌肝转移治疗领域,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4]
。截至目前,所应用的治疗手段,多不胜数,笔者查阅了结肠癌肝转移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对结肠癌现状以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报道如下。1 手术治疗手段
作为唯一能够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治愈的手段,手术切除方法沿用至今,足以说明手术切除措
施的可行性及较好的治疗效果
[5]
,在对提高肝转移根治性切除率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的考量可作为热点进行研究。如果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体中癌细胞抗原水平以及转移病灶大于3个时,术后生存期是无实质性进展。而且,根据多科学综合评估,对患者肝转移状况要有实时的了解。此外,所拟用的手术治疗手段分为两种,同期与分期。在针对患者实际状况若为同时性结直肠癌,选用相应治疗手段于临床进行治疗存在争议。采用同期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控制率以及生存期方面较之分期手术方法,并无明显的差异,而且还不能对术后产生复发率有所影响。若连用肝转移病灶切除、结直肠癌切除以及联合手术措
施,可明确清楚,选用同期手术策略是可行的
[6]
。2 转化治疗方案
针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或是可进行切除的病灶使用转化疗治疗,可使得病灶有明显的缩小。结肠癌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其病死率非常高,居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三位,虽然结肠癌治疗方式较多,但若想达到5年以上生存率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结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后,其生存率则非常堪忧。故而如此,在临床上对于控制、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症状从而提升其生存率的研究方案颇多,诸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射频消融、全身化疗、肝动脉介入疗法等。在临床上需要根据结直肠癌
肝转移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适宜的疗法。阳扬等
[7]
学者对9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3组进行研究,A组采取TACE方案,B组实施TACE和RFA联合方案,C组
则使用TACE联合靶向治疗方案,经过研究可知联合疗法(B组和C组方案)优于单一疗法方案(A组),故而可根据患者的状态选取不同的联合方案治疗,以达到提高其生存率,降低肝转移再发生概率的目的。3 3.1 非手术治疗手段
创疗法,灌注化疗措施可以局部转移的肿瘤进行控制,(肝动脉) 灌注疗法属于一种微并对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一定效果。可依据患者病症实际状况多次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均在研究术中腹腔进行灌注化疗的给药方案,并已经证实其能够杀灭残存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机体当中的癌细胞,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一,灌注化疗能够使化疗的药物在患者脱落种植腹腔当中癌细胞上直接进行作用,局部产生药效浓度可达到静脉给药的200倍到400倍;其二,灌注化疗用药后经过腹腔当中门静脉作为入口,直接可作用在患者肝脏部位,从而抑制其癌转移;其三,用药后在腹膜-血浆屏障当中可直接调节化疗药物在血浆、腹腔的配比,缓解化疗毒性,
提高治疗的安全系数
[8]
。动脉热灌注化疗方案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恒温的灌注泵把化疗药物进行加热之后,再灌注到患者的胸腹腔和血管当中,该方式最大的优势为能够精准控制化疗药物灌注的时长,从
而确保最终的药效。孟杨海
[9]
学者经过对22例研究组患者在其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上采取51摄氏度的恒温灌注化疗1小时,尔后进行化疗栓塞治疗方案,以及对照组17例进行传统TACE方案的对比后,得知其疗效、临床收益率等虽无明显差异,
P>0.05,
但研究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有提升,由此可说明增加灌注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过,灌注化疗(肝动脉)不可常规应用在转移性肝癌方面,对于灌注化疗(肝动脉3.2 )是临床上较为新颖的一种方案,定向放疗举措选用要极为慎重。
(肝转移灶) 就其应用于肝脏肿立体定向放疗方案瘤疾病治疗当中,具有肿瘤疗效好,组织创伤轻微等优势,同时其能够精准定位放疗的靶向区域,从而确
保肿瘤局部放疗用药的剂量
[10]。在涂瑞沙等[11]
学者给治疗组32例选取FOLF0X6全身化疗+立体定向放疗,而对照组单一使用前者方案,经过对比可知,治疗组方案操作后患者不论是疗效、6个月生存率和局部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
1601
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P<0.05 ,
但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可知增加了立体定向放疗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生存率、控制率、生活质量等均可大幅度改善,且可有效保障临床安全系数。
3.3 转移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多由于预后肝脏储备不足以及并发症现 不能进行手术的结肠癌肝象产生,而针对这种情况,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可供采用。其中,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在与全身协同治疗时,比起单独全身治疗来说,三年FPS的提高十分明显。转移病灶数目、位置及大小均可影响其治疗效果,故射频消融治疗技术还在不断的验证之中。据相关报
道显示
[12]
,以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实施射频消融+肝内肿瘤灶切除手术,对照组20例则仅实施后者手术方案,随访3年结果显示前者研究组的生存率更高。由此可知,射频消融治疗联合聊熟治疗与单独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总生存期有显著改善。4 化疗方式
作为不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使用全身化疗的办法可以极为有效的延长(生存时间),截止到现在,奥沙利铂加上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两种化疗药方较为常见使用,而以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或是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以及氟尿嘧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化疗方式,均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案。而就根据相关资料信息中使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所取得的成果不菲,在使用这类化疗方式,mPFS
继续维持化疗,可以增加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
[13]
。此外,在选用三药联合治疗也能够提高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数据信息显示,选用伊利替康、氟尿嘧啶以及奥沙利铂三者联合方式,对于RO的切除以及延长生存时间有很明显的效用,不过这类方法对自身机体的不良反应较为剧烈,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不过,由于化疗次数过于频繁,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所能承受的耐受力也大不如从前。故而,根据如何减轻不良反应率现象,可以选择伊利替康为主要的化疗药物,并根据肺结核肝转移患者体内实际状况,明晰尿核苷二磷脂葡萄糖全身转移酶IA作用机理I,根据实时情况加
以谈论分析,适配出一个相匹配的化疗方式
[14]
。5 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使用分子靶向治疗策略应用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对于患者的生存期的提升也有一定效果。而就目前来说,所选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多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或者是血管中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而一般常见的药物有:帕尼单抗、贝伐珠单抗以及西妥昔单抗
等等。其中,帕尼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多被作为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不过在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所适用的人群范围在逐步的缩减。此外,西妥昔单抗在相关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可作为一线方案制定
相应的治疗措施
[15]
。很明显的效果是PFS和OS以及有效率均有提升,BRAF在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基因突变类型患者,不过值得提出的是,取得的效果甚差。如果对面是另外,抗联合时,两者客观有效率变化不明显。故而,在选用上述的分子靶向药物中,对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是有效果的,但对于患者体中的要清楚Kris、BRAF基因状况要有清楚了解与认识。至于血管之中受体抑制剂(皮下生长因子),目前研究未发现基因状态能对受体抑制剂产生影响。从而,所引领的贝伐珠单抗已逐渐成为较为推崇的治疗方案。持续使用贝伐珠单抗对于FPS的延长有显著效果,而且,OS也有延长的趋势。其中,选用贝伐珠单抗相较于西妥昔单抗来说,西妥昔单抗FPS获益明显更佳,至于OS无显著差异。至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基因型有BRAF基因突变情况者,可以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以及伊立替康共同协作,可作为比较优选的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贝伐珠单抗应用范围极为
广泛,在临床用药中可优先选取
[16]
。不过,分子靶向治疗办法中仍在研究之中,对于如何搭配使用以及对疗效的改进,还需要更为系统完整性的研究。6 小结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一类极难治愈的危重性恶性肿瘤疾病。经过医学界各位学者不懈努力、钻研,并紧跟着科技进步的脚步,对于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多学科进行治疗的模式。而笔者便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目前的现状以及取得的研究进展为着力点,详加叙述了五大治疗手段以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处理分析。不过,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疾病的治疗也仅停留在延缓PFS、OS、提高生存时间,却并未向治愈的目的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多学科综合治疗要在进行合理的评估下,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表现特征,不断向更完善的治疗模式迈进而不懈努力。参考文献:
1] 孙学军,郑见宝.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
学学报(医学版),2016,37(5):613-621.
2] 陈文政.结直肠癌肝转移个体化综合性治疗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
科大学学报,2016,38(1):97-100,102.
3] 徐 璟,张 杰,冯 雁,等.血脂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
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3):340-343.
4] 张升宁,李来邦,任 刚,等.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
[[[[
1602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
·药物与临床·
孟鲁司特钠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
值评价
欧 灵,方 萍*(西安市儿童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摘要: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我院2015年4月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罗红霉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罗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
~2017年2月接收的186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孟鲁司特钠;罗红霉素缓释胶囊;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R56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0-1602-02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发病较为迅速,且发病期和环境情况不定,随意性较强,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发烧、胸痛、喘息等,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
[1]
。发病后应及时住院检查与治疗,避免发生致死亡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与
[2]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治疗指南(2016年版)》
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对
[3]
。本药物过敏者、近期或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者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同意进行。观察组中男42例、女51例;年龄17~58(37.5±20.5)岁;对照组中男54例、女39例;年龄21~56(38.5±17.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基酚片(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1.2 方法 患者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乙酰氨
窒息情况或严重的呼吸困难。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采用孟鲁司特钠和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孟鲁司特钠能够预防治疗气道高反应,治疗效果更佳。本研究主要分析孟鲁司特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接
*:通讯作者
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2763)口服,1~2片/次,间隔4~6h重复用药1次,24h内不得超过4次);地塞米松片(生产厂家: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
收的186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84-88.[5] 郭玉霖,杨 培,徐 晓,等.腹腔镜下同期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
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1):26-29.[6] 王 飞,武 健.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J].沈阳医学院
学报,2018,20(2):166-169.
[7] 阳 扬,陈建思,赖 洁,等.9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病例
的介入治疗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170-172.
[8] 张 洋,陈志康,郭 雄,等.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
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13(3):313-318.
[9] 孟杨海.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
移的疗效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7.
[10] 陈传喜,杨志勇,袁 红,等.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结直
肠癌肝转移治疗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8):639-642.
[11] 涂瑞沙,余书勇,徐小江,等.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
肝转移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4):684-687.[12] 寇声涛.射频消融配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2):48-49.
[13] 黄明月.三种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D].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2015.
[14] 董秋霞,宋 岩,王兴元,等.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
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癌症进展,2016,14(2):155-[15] 王 晓.射频消融术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
癌肝转移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69-170.[16] 马 宁,王朝杰,周 云.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5):4995-4997.
收稿日期:2019-01-15
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