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我们周围和各种传播 2、像心中的不愉快不可在语育态度 媒体上,时闻屡见诸如学生殴辱教师、离家出走、精神失 上流露出来。你特别要注意不能讽刺和挖 常,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或人生绝路的事件。诚然,这些现 苦,如果你批评别人时感到有敌意、焦 象的发生,不排除家庭的暴力、社会的影响和学生自身路 虑,存心找麻烦,那么在语言和态度甚至 行不良、性格怪异,不珍爱生命等各种因素,但毋庸讳言, 声调中都会表现出来。情绪不好是很难掩 由于一些教师滥用批评,动辄惩罚学生而导致一幕幕校园 饰的,被批评者感到你的情绪不佳,必然 悲剧、惨剧的上演,这种情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内心紧张,对理解批评内容和含义自然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责罚是一种特别刺人和不无危险 有影响的。在任何情况下,教师要善于以 的教育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很多教育工作者很容易。 理智控制情绪,不能因学生伤害了自己的 ◎ 杨 虫 贝 犯错误。”他还说:“不能对孩子们实施严厉申斥,大发雷 自尊就忘却了理智粗俗发狂。“当满腔怒 娟 霆及强力影响手段的教育,因为这些办法不会带来任何好 火就要发作的时候,先克制几秒钟,想・ 处。”任何人在受到别人批评或责罚时,都会不高兴,都 想‘我是教师’,这也许会静下来’ (赞可 会本能地产生不愉快和反抗的意念,即使知道对方的出发 夫语)c 点是善意的,也很难有欣然的接受和感激之隋。 3、耍能体谅对方的处境和心情。体 让我们来听听学生被批评时的感觉吧 “我的胸口发 验别人的心情,可以从感情、思想、行动 堵,嘴里发干,呼吸急促。我恨不能堵住他的嘴。”“我的 三个方面着手。“如果把我换成他,听了 全身紧张,心跳加快,脸涨红了,脖子发热。我觉得有一 这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听了同样的 股劲直冲上来。也不知要往哪发泄才好,我变得非常急 话会生气、愤怒、不平,会产生反感,会认为不够公正。 躁。…‘那时我觉得筋被抽掉了似的全身发软,胸口上好像 是小题大做,是存心挑毛病,那你就该检讨一下自己在语 压了一块大石头,我沮丧极了……” 言和措词方面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得想办法除去你语言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和学 中的消极因素,让语言积极活泼起来。 生日常交往过程中,教师无意中表示的意见或评价常常比 4、曩注意批评的时机和环境。如果你希望你的批评 蓄意的批评更易伤人。“箭伤骨肉,话伤灵魂”,教师的“唇 不是白费口舌,就应当注意说话的时间、地点,有没有第 枪舌剑”对学生的伤害,简直无药可医。“随便一句轻微 三者在场,对方的心绪如何。如果一个人有心事,或顾虑 的话可能要了学生的命”。至于教师情绪失控、恶语伤人 批评的影响,或正好情绪不佳,那么此时他就不大会听得 甚或拳脚相加,更会是对学生一种永远韵戕害、永远的心 进别人的批评,批评的本身也不可能发挥多大的正面效用。 灵杀戮。 5、翼襟怀坦荡。学会宽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批评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教师动辄挥舞之,不仅 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充盈着 会很容易刺伤学生也难免要伤及自身 批评过多过滥,学 教师批评艺术浅谈 挚爱的批评语言,可以象春风一样浸润到学生全身,使其 生总是处于被训斥的地位,久而久之,对批评就有了“免 心灵复苏。对那些放荡无羁的小驹,无情的皮鞭难以制服 疫力”,轻则学生把批评当成“耳旁风”,重则就公开与教 它,而轻轻的抚摸和按摩却可以使它驯服。 师“分庭抗礼”,产生消极抵触甚至敌对情绪。 所以,不 ‘6、蔓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教师个人的模范表 到非使用不可的地步,这柄“批评之剑”千万不可轻率出 现,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 手,至少应该慎重用之。 的阳光”。(乌申斯基语。)父母、兄姐、老师,这些在学 学生免不了要犯错误,教师也不能因噎废食对有缺点 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事实上都是塑造儿童行为的模 的学生姑息迁就,放任自流, 而应该正确有效地运用“批 型,这些兼榜样与批评者于一身的人,说出的话对孩子来 评”,及时剪掉学生身上长出来的“旁逸斜枝”,割除学生 说是最为有效的。儿童有时候不一定能理解父母及老师批 心灵生出来的“野草毒瘤”,使其正常健康地成长。 评的真正含义,但父母及老师的行动他们往往是会本能地 批评学生的正确方法很多。以下是几个基本要则: 去效仿的。例如,一名班主任早晨见到班级垃圾箱和痰盂 1、■有批评的目标.语育耍准确明了。在决定批评 未及时倒掉,什么话也没说,动手将垃圾和痰盂倒了,并 内容之前,先要知道自己的批评是针对哪一种行为表现 把痰盂洗净。“此时无声胜有声”,自此后,班内垃圾和痰 的。确定了这一点,才不至于把话说得含含糊糊,也不会 盂再没发生过夜现象。 使对方觉得你是在不负责任地批评他,是不公正地对待 总之,批评这个“武器 ,可用可不用时,不用;非用 他,这样他就能比较心平气和地接纳意见,并认真地对待 不可时,慎用;用之伤人伤己时,禁用。 和改正,从而收到积极批评应有的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中心校) 2o14年第05期赤翦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