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法分析

来源:易榕旅网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07T03:08:11.51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0期 作者: 张曙峰[导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要打实基础才能“建成大厦”。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要打实基础才能“建成大厦”。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而且难度系数也逐渐增大。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种比较难的题型,但这也恰恰是教学的重点。目前,学困生的数量在日益增加,其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数学分析能力较弱,应用题成为了困惑他们的难题。本文主要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学困生应用解题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法 引言:

应用题就是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是一种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验学生的分析能力,更考验他们的理解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应用题带来的学习压力,教师需要积极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探索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困生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举一反三,不断积累解题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案。 一、培养其阅读能力,提高审题的正确率

常见的数学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其中应用题的文字是比较多的,其涉及到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这考验也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出有意义的信息,从而把握住重要知识点的结构体系。但是,学困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整理能力等都较弱,无法正确且快速的处理题干中的信息,导致他们经常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无法展开解题操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训练形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培养起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时,这些涉及到分数的应用题是非常常见的,如:教材中第10页中的做一做第4题:“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3/5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4/5。如果有2.5kg的的这种蜂蜜,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在这道题目中,其实第一句是没有什么价值意义的,而且3/5在该题目中属于一个混扰学生思维的一个数值,真正有意义的信息量应该是从第二句开始,教师要重点分析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让学困生能尝试着自己进行筛选。果糖和葡萄糖占总量的4/5,现有2.5kg,求果糖和葡萄糖有多少千克。根据以上信息就可知:4/5×2.5=2(千克),答案就是果糖和葡萄糖共有2千克,一道看似非常难的题目,但是解答起来却十分简单,主要的就是理清题目信息,正确审题即可。 二、加强“画”题训练,提升其抽象能力

应用题中的文字数量较多,在筛选重要信息的时候,可以使用“画”题的形式来进行,特别是对于工程问题类型的应用题,非常实用,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题干中的意思,也能促进学困生更积极的去思考、探究。因此,教师要加强“画”题训练的开展,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将应用题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证明他们在思维能力上是过关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通过例题结合进行讲解,如:教材第31页的例3:“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谁走得更快?”用“画”图的形式,能够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理清楚,也能明确的知道切入点的位置。从“画”图中可以看见这道题目的切入点就是求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然后再进行比较,解题详细也就是:小明:2÷2/3=3(km),小红:5/6÷5/12=2(km)。这道题目涉及到的数比较多,学生很容易在做题的过程混稀,而通过“画”图的形式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三、注重总结归纳,掌握解题技巧

应用题的数量是不可数的,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题目是分类型的,类型一样的题目的解题步骤以及思路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归纳,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对于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应用题,能够快速解决掉。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应用题,通过解题可以发现,解题步骤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如:教材第44页中的第1题与第4题,其解决方法是完全一样的。首先,要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求出一个单一变化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再求出其他所要求的量。掌握解题技巧能够让学困生有效、快速、简化、准确的解答出应用题,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建立起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困生应用题解题的能力,传授正确的解题方法。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审题的正确率,这是解题的基础。其次,要加强“画”题的训练,学会将题目信息精简化,利用画图的形式来理清思路,让学

生能更加直观的明白题目的要义。并且要重视总结归纳,在反复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每种类型的解题技巧,从而养成遇题不慌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高珊.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问题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周任婉君.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