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来源:易榕旅网
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

(全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9年1月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三部分; 考生须知 2.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考生一律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只收答题卡,试卷由学生自己保存供讲评使用。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 B.速率 C.质量 D.加速度

2. 某同学在操场上向正北方向运动了16m,接着转向正东方向运动了12m。两段路线

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20m,20m B.28m,28m C.20m,28m D.28m,20m

3.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

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是下列哪位科学家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4. 某物体做初速度1 m/s,加速度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3s末的速度大小和位移

大小分别是

A.6m/s,12m B.7m/s,21m C.7m/s,12m D.6m/s,21m

5. 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A.

H 2 B.

H 4 C.

3H 2 D.

2H 2

6.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的过程中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2v

增加到4v的过程中位移是 A.4S B.3S C.2S D.S

7.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5N,它

们的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1.8N B.2.7N C.0 D.8.1 N

高一物理试题 第1页 共8页

8. 如图1所示,L1、L2是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质弹簧,A、B两只钩码均重G,

则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和为 A.3G/k B.2G/k C.G/k D.G/2k

L1 A L2

B 图1

9. 小滑块在一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秒末撤去恒定

拉力,小滑块继续匀减速滑行6秒钟停下,问小滑块加速阶段的位移与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1:1 B.1:2 C.1:3 D.3:1

10. 如图2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挂在A点,平衡

A 时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θ,θ < 45°。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细绳对

θ 球的拉力大小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mg/cosθ B.N = mgsinθ C.N=mg tanθ D.N=mg/tanθ

图2

11. 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m A.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sinθ B.木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θ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图3 D.木块对斜面的的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12. 一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1;作用在质量为m2的物体

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这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 m2的物体上,则产生的加速度等于

A.a1 a2

B.

a1 a2 C.

a1a2

a1a2 D.

a1a2 a1a2

13. 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

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F=200×20=4000N B.F=0.2×20=4N C.F=0.2×0.2=0.04 D.F=0.2×0.2 N =0.04N

14. 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

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有

F1 A.当m1=m2、F1=2F2时,x1=2x2 小车1 夹B.当m1=m2、F1=2F2时,x2=2x1

子F2 C.当m1=2m2、F1=F2时,x1=2x2 小车2 D.当m1=2m2、F1=F2时,x2=x1

图4

高一物理试题 第2页 共8页

15. 质量为m的木块A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一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A上,在力F的推动下,木块A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上滑动,则F的大小为

m(agsin)m[ag(sincos)]A. B.

cossincosC.

m[ag(sincos)]

cossina F A )θ 图5

D.

m[ag(sincos)]

cossin

第Ⅱ卷(共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16. (1)图6-1为“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的

实验装置示意图,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A位置,另一端系有轻质小圆环;轻质细绳OB和OC一端系在小圆环上,另一端分别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现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动小圆环,使橡皮条沿平行木板平面伸长至O位置。对于上述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 OB和OC绳拉力的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只需要记录OB和OC绳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 D.需要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拉力方向

(2)该实验中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6-2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4 N B.F=12 N C.θ1=45° D.θ1<θ2

A O B C 图6-1

图6-2

高一物理试题 第3页 共8页

17. (11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

帘底部,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随卷帘的竖直向上运动。选取打印后的一段清晰纸带如图7-1所示,数据如表1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可以将v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根据提供的纸带和数据,在图7-2中描绘出该段纸带随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 AD段的加速度为 m/s2,估算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 m/s。

表1 运动数据 间隔 AB BC CD DE EF FG GH 图7-1

间距(cm) 5.00 10.00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

高一物理试题 第4页 共8页

三、本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6分)如图8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已知ac和bc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分别求ac绳中的拉力F1和bc绳中的拉力F2的大小。 a

19. (12分)如图9所示,一个质量m=1kg的物块,在F=5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假设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 6,cos37°=0. 8。 (1)做出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F (2)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θ (3)求从静止开始物块移动4s内的位移大小;

图9

30° b 60° c m 图8

20. (8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

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如图10,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风 37° 图10

高一物理试题 第5页 共8页

21. (14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

图11-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 =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 t图像如图11-2所示。电梯总质量m = 2.0103 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 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11-2所示a - t图像,

a.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v1的大小和第2s末的速率v2;

b.写出电梯在第1s内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图与答案数不一样

图11-1 图11-2

高一物理试题 第6页 共8页

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19.1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B 4 C 5 B 6 A 7 B 8 A 9 B 10 C 11 D 12 C 13 D 14 A 15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16.(1)BD; (2)BC; 17.(1)如图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40分) 18.(6分)解:

(2)5m/s2;1.25m/s;

v/(ms-1)2.01.51.00.5t/s00.10.20.30.4图7-2

0.50.60.7受力分析如图

(2分) (2分)

F1a 3mg 21F2mg

2F130° b 60° F2c m (2分)

mgy

19.( 10分)解:

(1)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4分) (2)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x方向 Fcosfma (1分)

y方向 FsinNmg

(1分) (1分)

NFfmgxfN

加速度 a=0.5m/s2

(1分)

高一物理试题 第7页 共8页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x12at 2

(1分) (1分)

代入数据得 x=4m

20.(10分)解:

(1)小球在水平杆上匀速运动,受力分析如图

F风f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N37° 风 Nmg

fN

解得 0.5

F风f

(2)小球在倾斜杆上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

F风cos37mgsin37fma

F风sin37Nmgcos37

mgNF风37° ffN

2

mg解得a7.5m/s

21.(14分)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由a - t图像可知,F1和F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11.2m/s2,a21.2m/s2

F1m(ga1)2.0103(101.2)N2.24104NF2m(ga2)2.0103(101.2)N1.76104N

(2)a.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内a - t图线下的面积

(2分)v10.60m/s

同理v2v0v2

(2分)

b.由a - t图像可知,第1s内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2分) a1.2t

(2分) v0.6t2

v00,第2s末的速率 v21.8m/s(3分)

(3分)

高一物理试题 第8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