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饲CERE AL&FEED科工INDUST RY 2012,No.8 饲斟资源开发及应用■ 酶解及二次发酵豆粕生产富肽蛋白的研究 黄思敏,刘 军,张锦盛,孙东伟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I自贡643000) 摘 要:利用黑曲霉和米曲霉混菌一次固态发酵所得豆粕,通过酶解及二次发酵生产富肽产品,研究酶解及二次 发酵条件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发酵豆粕补3倍水磨浆、接种1 乳酸茵、活性干酵母1:1混合 菌种,木瓜蛋白酶0.3%,37℃发酵12 h,再55℃酶解36 h所得富肽蛋白小肽质量分数达到75.4O 。 关键词:豆粕;酶解;二次发酵;富肽蛋白;氮溶指数 中图分类号:¥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202(2012)008—0043—04 Peptide-rich protein production by enzymolysis and secondary fermentation of soybean meal Huang Simin,Liu Jun,Zhang Jinsheng,Sun Dongwei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China) ABSTRACT:Using soybean meal by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with mixed strains of Aspergillus and Aspergillus oryzae,peptide- rich protein was produced by enzymolysis and secondary fermentation.The production condition of peptide-rich pro'teifl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water in refining process added three times the soybean meal for primary fermentati6n,inocu— lated with 1 mixed strains(1actic acid bacteria。active dry yeast—l:1),then adding papain 0.3 ,fermentation at 37℃for 12 h,and enzymolysis at 55℃for 36 h,the rich peptide protein content was up to 75.40 . KEYWORDS:soybean meal;enzymolysis;secondary fermentation;peptide—rich protein;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具有蛋白质含量 产品的口感、风味等感官指标。在动物饲养试验中 高、氨基酸组分合理的优点,但由于大豆蛋白质分子 也表明,饲料中添加富肽蛋白,更易于动物的消化利 结构复杂、相对分子量大、消化率和生物学效价低, 用,且增强豆粕饲料的诱食性,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 直接作为动物饲料时,幼畜难以消化,且成年动物的 性能 。 蛋白质利用率低口]。 随着饲料工业迅速发展,我国饲用蛋白源尤其 1材料与方法 是动物蛋白源日渐缺乏,成为了饲料工业及畜牧水 1.1试验材料 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常用的动物蛋白源鱼粉,因 豆粕由自贡福星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结构合理、适口性好、易消化 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由本实验室保藏。活性 利用等优点,成为配制仔猪全价日粮的常规蛋白质 干酵母为市售。 饲料原料_2 ]。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及资源有限,我 三氯乙酸、浓硫酸、硫酸铜、硫酸钾、氢氧化钠、 国高品质鱼粉主要依赖高价进口。相对于鱼粉,豆 硼酸、盐酸为分析纯,市售。 粕作为饲用蛋白源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在国外, 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pH计、凯氏 很早以前研究学者从小肽营养理论和吸收机制以及 定氮仪2200型。 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 1.2检测方法 究,相继研制出很多肽制品。在国内,我国从20世 1.2.1粗蛋白含量测定 纪9O年代开始酶解肽的研究,大豆低聚肽的开发与 利用凯式定氮仪2200型,采用微量定氮法,测 应用等酶解肽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定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研究证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可将豆粕蛋白转化为 测定步骤: 小分子肽,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同时,添加适量的 (1)消化:精确称取m g样品,干净无损地转入 酵母菌和乳酸菌到酶解液中进行二次发酵,可提高 消化管中,加入加速剂3~5 g,再加入浓硫酸5 ml。 收稿日期:2012-05—26;修回日期:2012-06—25 作者简介:黄思敏(1987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代谢调控。 通讯作者:刘军(1964一),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发酵与代谢调控。 ■ 黄思敏等:酶解及二次发酵豆粕生产富肽蛋白的研究/2o12年■8期 将消化管放人消化炉,定时消化1 h。 (2)蒸馏:福斯特卡托自动蒸馏装置蒸馏。 (3)滴定:取下接收瓶,滴2~3滴甲基红一溴甲 酚绿混合指示剂,用0.1 mol/I 的标准盐酸溶液滴 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得到盐酸耗用体积V 。 做空白试验,用盐酸滴定,得到盐酸耗用体积 。 (4)计算: N一 二 ! ! : ×1o0 , ml N为粗蛋白质质量分数,0A;c为盐酸标准溶液浓 度,mol/L;F为蛋白质换算系数,为6.25;0.014为 1 mol/L盐酸标准溶液1 ml氮的克数。 1.2.2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测定 精确称取2 g经发酵酶解后的样品于烧杯中, 加75 ml蒸馏水,室温下电磁搅拌45 min,摇匀。折 入离心试管中,2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 液(1号上清液)。取1号上清液25 ml,加入25 ml 10%的三氯乙酸溶液,混合后静置20 min。摇匀, 折入离心试管中,4 000 r/min离心20 min,收集上 清液(2号上清液)。取2号上清液25 ml按1.2.1 凯式定氮法测得小肽质量分数,求得小肽质量分数 与样品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之比,即为三氯乙酸氮溶 指数(TCA—NSI)。 TCA—NSI=N1/N×100 , Nx一 ×1O0 , 2八』 N 为小肽质量分数, ;N为粗蛋白质质量分 数, ; 为样品馏出液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 ml;V。为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C为 盐酸的摩尔浓度。mol/I ;蛋白质换算系数为6.25; 0.014为1 mol/L盐酸标准溶液1 m1氮的克数;m 为测定小肽时称取样品质量,g。 1.2.3脲酶活性定性检测 脲酶定性检测方法:GB/T 5413.31 1997。 1.3 试验方法 1.3.1豆粕一次?昆菌固态发酵 将豆粕原料过10目筛,添加5 的麸皮混合后 润料40 min,使水分的含量在48 左右,125℃下蒸 料15 min,按1:1比例接人0.5 的黑曲霉和米曲 霉混合菌种,添加0.2 牛肉膏,32℃发酵38 h。 1.3.2磨浆及磨浆补水量对酶解的影响 从同一批次一次发酵豆粕中取出相同四份,以 发酵豆粕质量为基准.添加0.3 9/6木瓜蛋白酶,按 表2进行补水磨浆,不磨浆为平行试验,物料于55℃ 酶解48 h。 表1磨浆补水量试验 1.3.3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对酶解的影响 从同一批一次发酵豆粕中取出相同五份,补水 磨浆,以浆料质量为基准,补3倍水磨浆,按表3添 加木瓜蛋白酶,充分搅拌混匀,于55℃酶解48 h。 表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试验 试验号 1 2 3 4 5 加酶量/ 0 0.1 0.3 0.5 0.7 1。3.4温度与时间对酶解的影响 从同一批次一次发酵豆粕中取出相同15份,以 浆料质量为基准,补3倍水磨浆、添加0.3 9/6木瓜蛋 白酶,充分搅拌混匀,于50、55、60℃下分别进行时 间为l2、18、24、36、48 h的酶解。 表3酶解温度与时间的试验 1.3.5 二次发酵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 从同一-4it次一次发酵豆粕中取出相同四份,以 浆料质量为基准,补3倍水磨浆,添加0.3 木瓜蛋 白酶于55℃酶解48 h后,按表4接入乳酸菌和酵母 菌,37℃发酵12 h。 表4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试验 试验号 1 2 3 4 接种 不接种l 乳酸菌1 酵母菌1 乳酸菌、酵母菌(1:1) 1.3.6 二次发酵和酶解时间对生产富肽蛋白 的影响 从同一批次一次发酵豆粕取出相同六份,以浆 料质量为基准,补3倍水磨浆,添加0.3%木瓜蛋白 酶于55℃酶解48 h,接入1:1的1 乳酸菌和活性 干酵母混菌于37℃发酵12 h,按表5、6时间分配进 行发酵酶解和酶解发酵两个先后顺序不同的试验。 表5二次发酵与酶解时间试验 1.3.7动物饲养试验 将试验产品与蒸汽鱼粉对比进行仔猪饲养试 验。试验期25 d,地点为自贡市沿滩新六畜猪场,试 验猪品种为土三杂猪.35日龄断奶仔猪。以饲用价 值及仔猪生产性能等作为参考指标进行比较。 2结果与讨论 2.1 磨浆及磨浆补水量对酶解的影响 磨浆及磨浆补水量对酶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见 黄思敏等:酶解及二次发酵豆粕生产富肽蛋白的研究/2012年■8期 ■ 图1。 ∞ ∞∞柏 如m 0 《 籁 裂 腻 不磨浆 2 7倍水 3倍水 土,倍水 图1磨浆及磨浆补水量的影响 从图1可见,氮溶指数随着磨浆补水量增大而 升高。不磨浆时氮溶指数最低,仅58.2 ;3.3倍水 时最高达69.3 。磨浆补水使底物与酶的接触面 积增大,浆液的流动性提高,磨浆速度加快,促进蛋 白质酶解,使氮溶指数提高。加水量由2.7倍增加 至3倍时,氮溶指数增加了4.5个百分点,随着补水 量增加,蛋白质得到充分酶解,由3倍增加至3.3倍 时,氮溶指数只小幅增加1.5个百分点。补水量过 多将加大后期的干燥能耗,增加成本。综合考虑,本 试验选择3倍补水量对发酵料磨浆后进行酶解。 2.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对酶解的影响 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对酶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见 图2。 80 70 60 螽50 40 慈30 20 l0 0 酶添加量/% 图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未添加木瓜蛋白酶时,氮溶指 数为62.13 ,随着木瓜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大,产品 氮溶指数提高,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7 时,氮溶 指数达到73.45 ,比未添加的氮溶指数提高了 10.32个百分点。而当添加量高于0.3 时氮溶指 数已趋于平稳。 木瓜蛋白酶的添加使酶解反应活化能降低,一 次发酵豆粕中残余的大分子蛋白质进一步被降解为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使产品氮溶指数提高。当添加 0.3 的木瓜蛋白酶时,已基本达到充分酶解剩余蛋 白质,继续添加蛋白酶,酶解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 反而增加产品成本。综合考虑,本试验木瓜蛋白酶 的添加量选为0.3 。 2.3温度和时间对酶解的影响 酶解温度和时间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见图3。 80 70 60 芝50 籁40 0 12 24 36 48 54 时间/h +5O℃+55℃+60℃ 图3酶解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随酶解时间的增加,氮溶指数 都先增加后逐渐稳定,当50℃酶解12 h时氮溶指数 为最低,仅49.8 ;当酶解48 h时,三个温度下氮溶 指数差别微小,都达到73 以上。 随着酶解时间增加,产品氮溶指数提高。随着 酶解温度的梯度性增加,酶解反应速度加快,氮溶指 数达到70 ,5O、55、6O℃分别需要42、36、34 h。但 酶解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使体系内碳水化合物很容 易与氨基酸残基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产品颜色加 深,影响感官评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氮溶指 数。综合考虑,本试验选择55℃酶解48 h。 2.4 不同菌种二次发酵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 不同菌种二次发酵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试验 结果,如表7。 表7不同菌种的二次发酵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接人1 酵母菌和1 9/6混合菌 时,产品的氮溶指数变化不显著,当接人1 乳酸菌 时,氮溶指数有所降低。但从感官指标分析,接入乳 酸菌和酵母菌可大大改善产品的气味、黏度和口感。 由于二次发酵接入的两种菌为厌氧菌和兼性厌氧 菌,故发酵过程中不搅动,待二次发酵12 h后进入 酶解阶段,每隔3~4 h搅动一次物料,有助于底物 与酶充分接触,从而促进酶解过程的充分进行。 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接人,一方面使发酵产物生 成一定量的乳酸,降低酶解浆料的pH值,阻碍蛋白 酶的酶解,使氮溶指数小幅降低,同时浆料pH值降 低,可抵制有害菌的入侵,软化豆粕,提高动物对豆 粕中矿质元素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显著增加大量的 风味物质,使产品具有酸香和酒香且不苦,大大改善 发酵豆粕对动物的诱食性。综合考虑,本试验在磨 浆后,接人1 乳酸菌和活性干酵母菌混合菌种进 行二次发酵。 2.5 二次发酵和酶解时间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 二次发酵与酶解时间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试 ■ 黄思敏等:酶解及二次发酵豆粕生产富肽蛋白的研究/2O12年第8期 验结果,见图4。 80 7。60 : 1 Z 3 试验号 ■发酵一酶解 口酶解一发酵 图4二次发酵与酶解时间的影响 从图4可见,二次发酵和酶解的前后顺序对氮 溶指数影响不明显,最高都可达75.40 ,但二次发 酵时间增加,酶解时间缩短,产品的氮溶指数将降 低。随着发酵时间增加,浆料中乳酸含量增加,浆料 pH值降低,蛋白酶活性降低,影响酶解效果,同时 酶解时间相对缩短,蛋白质降解不充分,氮溶指数降 低。从感官评价分析,发酵过程在前,酸香酒香气味 更浓郁,适口性更佳。本试验选择先发酵12 h,后 酶解36 h。 2.6脲酶活性定性检测 酶解二次发酵处理后所得富肽蛋白脲酶定性检 测结果成阴性,符合国家关于大豆肽粉行业标 准要求。 2.7动物饲养试验 动物饲养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 从表8可见,添加本产品的饲料喂养的仔猪比 用添加鱼粉的饲料喂养的仔猪,总增重多3 kg,平 均日重多12 g/头,增重总收入多36元,料肉比低 0.05,耗料成本低9.1元,总毛利多45.1元,性价比 低0.26;毛皮更加光滑有亮泽。表明产品不仅可以 代替鱼粉作为仔猪饲料添加剂来使用,而且使用效 果比较鱼粉,动物的生产性能更佳,饲用营养价值更 高,成本更低。 表8动物饲养试验结果 外观指标评定 誊 照组稍乱,试验组 注:对照料3.08元/kg;试验组料3.03元/kg;仔猪价12元/kg。 3 结论 (1)通过试验得出,对一次发酵豆粕进行磨浆及 补3倍于一次发酵豆粕量的水可促进酶解,物料的 氮溶指数达69.3 。 (2)磨浆补水后,接入1:1的1 乳酸菌和活 性干酵母混菌,0.3 的木瓜蛋白酶,37℃发酵12 h 然后55℃酶解36 h,物料氮溶指数达75.40 。 [参考文献] [1] 熊智辉,刘晓敏,袁红秀.豆粕的衍生物一发酵豆粕[J].饲料与 营养,2006(11):20—23. [23 胡敏华,胡民强.小肽营养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 2008(6):29 31. [3] 汪梦萍.小肽制品“喂大快”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J].粮食与 饲料工业,2000(4):38 39. [4]袁书林,陈海燕,王宵燕,等.小肽营养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 工业,2002(8):37—39. [5]吴建忠.大豆蛋白的酶法水解及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广卅『:华南理工大学,2003. [6]王文娟,宋俊梅,曲静然.黑曲霉发酵豆粕产蛋白酶活性的研 究[J].中国酿造,2007(5):23—26. [7]吴胜华,李吕木.多菌种发酵豆粕生产小肽饲料[J].食品与发 酵工业,2008(1O):113-l15. (责任编辑:梅竹) IL¨ | 。。 翟-__:¨ t| | } 冀It 能 强电器 f I 也I 拉 .=、Z - - it;} j囊谚毒雄 静 : 德 叠 ≤ H l I9善 弧 臻x斓 ~ { }毒嚣t《 辫 ≥≥・瓢 孙’ ≯ - 为规范饲料原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证饲料产 品质量,保障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饲料行业稳 步发展,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农 业部于近日发布了《饲料原料目录》(第1773号公告, 以下简称《目录》),并于2013 Ol一0l起施行。 《目录》中所称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 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 添加剂的饲用物质(含载体和稀释剂),饲料生产食业 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均应属于本目录规定的品种,并符 合本目录的要求。按照本目录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饲 料原料,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等强制性 标准的要求。 《目录》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则;第二部分饲 料原料加工术语;第三部分饲料原料列表;第四部分 单一饲料品种。 (摘自NYB,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