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分数:
一、基础类
1.诗文积累,填空默写。(10分,每空1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4)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 , 。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 , _。
(7)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勉励,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该文中的 “____ _________ ___ , ________ ___”两句,后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1).母亲xìn fú(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 (4)、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的,笑着,走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同学们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
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语序不当,把“10余次大规模”和“上百名专家学者的”调换位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坏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搭配不当,把“保存”改为“保护”)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近”和“左右”去掉一个)
D.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将“热潮”改为“高潮”)
5. 压缩下面语段。(不超过40个字 )4分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东北的森林十月就飞雪了,松鼠不得不早作准备,好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天。
答:
二、阅读蒲松龄的《狼》一文,做下面题目。(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文言词汇。3分
(1)其一犬坐于前 ( ) (2)屠暴起 ( ) (3)一狼洞其中 ( ) 2.重点句子翻译。4分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两只狼一只“假寐”,一只“洞其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狼的狡猾、阴险。 B. 屠户由“弛担持刀”到“暴起”,是与狼由对峙到反攻,既表现了屠户的勇猛,又表现了
他的沉着。
C. 屠户杀了一只狼之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机警、细致。 D.屠户杀了第二只狼后,才明白第一只狼假寐,“盖以诱敌”。说明屠户刚才被狼所迷惑,以
为狼已放松了攻击,表示友好。现在,他才如梦方醒。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父爱有多坚硬
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他不情愿地答应了。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
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⑥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他贴耳过去。“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⑦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1、阅读③-⑦段,填写下表。(3分) 记叙顺序 情节 第⑥段运用了“他” 不情愿地答应陪父亲去扩建排水口。 (1) 的记(2) 叙顺序。 (3) “他”在父爱的浸润下,慢慢成为坚硬的男子。 2.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4分)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4分)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 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5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