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讲课提纲
一、 场地器材
1. 三分线、限制区变化
三分线由原来6.25m扩大到6.75米,限制区由原来梯形变为矩形。
2. 无撞人半圆区:画法、规定
无撞人半圆由半圆区和篮板前沿假想线封闭构成。无撞人半圆区的界限不是无撞人半圆区的一部分。向无撞人半圆区的任何突破中:
·进攻队员腾空并控制球,并且
·他试图投篮或传球,并且
·防守队员的双脚在无撞人半圆区内。
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在无撞人半圆区内的身体接触不应被宣判为进攻犯规,除非进攻队员非法地使用他的手、手臂或者身体。
3. 掷球入界线:位置、使用条件
记录台对面,平行于三分线顶弧处。第四节和每一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队请求暂停,比赛恢复后在该队前场掷球入界线处掷球入界。
4. 比赛用球的挑选
挑选用过的、从一米八(底部)自由落下,弹起高度一米五(顶部)左右。
二、 违例
1. 球回后场:新规则、新定义
何时算进入前场:双脚和球共同
在前场定义球和队员的概念,在后场只定义球的概念
前场起跳建立球权落回后场,不违例,但球必须仍由该队员控制。
2. 3秒钟:FIBA判罚精神
两点:内线队员在限制区内超过三秒后接球;进攻队员在限制区内持球进攻超过三秒将球传出。
3. 干涉得分、干扰球:概念区分
干涉得分:触及篮圈水平面以上的下落或者已碰击篮板后的球;
干扰球:·在一次投篮中,最后一次或者仅有的一次罚球后,当球与篮圈接触时,队员触及球篮或篮板。
·在一次罚球(随后还有进一步的罚球)后,球有进入球篮的可能性时,一名队员触及球、球篮或篮板时。
·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并触及球时。
·球在球篮中,防守队员触及球或球篮从而阻止球穿过球篮时。
·队员使篮板颤动或者抓篮圈,根据裁判员的判定,这种手段已妨碍球进入球篮或者使球进入球篮时。
·队员抓球篮打球时。
4. 24秒钟:24秒/14秒复位情况
如果裁判员停止了比赛:
·因为不控制球的球队犯规或者违例(不是因为球出界)。
·因为任何与不控制球的球队有关的正当原因。
·因为任何与双方球队都无关的正当原因。
球权应判给先前控制球的球队。
如果掷球入界在其后场执行,24秒计时钟应复位到24秒。
如果掷球入界在其前场执行,24秒计时钟应按照下述原则复位:
·当比赛被停止时,如果24秒计时钟显示为14秒或者更多,24秒计时器不应复位,而是从被停止的时间处连续计算。
·当比赛被停止时,如果24秒计时钟显示为13秒或者更少,24秒计时钟应复位到14秒。
然而,如果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对方将被置于不利,24秒钟装置应从停止的时间处连续计算。
三、 犯规
1. 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定义、区别、罚则
技术犯规是管理性质的犯规,没有身体接触,而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有身体接触大的、严重的犯规,如报复性的犯规,伤人的犯规,故意组织对方对得分的犯规,以及在一次快攻过程中,进攻队员和球篮之间没有其他任何防守队员时,防守队员在背后与其发生身体接触。
罚则上来说,技术犯规都是两罚一掷,而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有可能是一罚一掷,两罚一掷或三罚一掷。
四、 一般情况
1.运球:漏接情况
漏接是队员意外的失掉并随后在场上恢复控制活球。漏接不受次数限制,漏接可以发生在运球之前和运球结束之后。
2.投篮动作:算与不算、罚与不罚
·开始于:队员通常在球离手前开始做投篮连续运动,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他已经向对方的球篮投、拍或扣球,开始得分尝试时。
·结束于:球已离开队员的手时,如是是跳起在空中的投篮队员,他还须双脚落回地面。
虽然投篮队员被认为是在做得分尝试,但他的手臂可能被对方队员抓住,以此来阻碍他得分。在这种情况下球是否离开队员的手不是关键因素。
在跑动的合法步数和投篮动作之间没有联系。
3.罚球情况:罚篮队员、分位区队员、三分线外队员限制
罚篮队员球进入或触及篮圈之前不得进入限制区;分位区队员在球离开罚球队员手之前不得进入限制区;三分线外队员在球进入或触及篮圈之前不得进入三分线内
五、 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