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XX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

来源:易榕旅网
XX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论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科技开发的初步训练,综合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学生从学习岗位到职业岗位的过渡。

毕业论文教学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应与生产、科技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使毕业论文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组织与管理

成立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和实施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

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与任务:

1.组织制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配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应由有经验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如确有需要亦可由一定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初级职称的教师协同指导。对于初次担任指导的教师,教研室要指定专人进行帮助,定期检查和指导他们的工作。也可聘请兼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但应经系主任批准,并需指定有关教师负责联系并经常了解情况,明确

1

要求,协助工作;

3.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资格审查,进行设计动员,组织学生学习《XX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和《XX学院关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定》,并提出系对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

4.审定毕业论文题目,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5.定期检查毕业论文的进度、质量和指导情况,及时解决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6.在毕业答辩2周前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设主任1名,主任一般由系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各专业应建立若干答辩小组,小组成员由3-5人组成,评阅人员参加答辩小组,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任组长;

7.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和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妥善保存毕业论文的指导书、任务书、实施计划、成绩评定和答辩记录等有关材料。要求相关资料原则上均应保留学生毕业后三年以上。

三、教学过程与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应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首先应考虑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题目应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训练,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选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又要让一般的学生得到应有的综合训练。

(2)选题应份量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2

(3)毕业论文题目确定后,采取学生自选与组织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决定每个学生的题目。

此项工作应在毕业实习前2周内完成,以便学生提前做好开题准备。 2.毕业论文动员

在毕业论文开始前,应安排一次动员教育,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重要性和要求。

3.毕业论文教学中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

(1)应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

(2)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要尊重所在单位的安排,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博学习,同时,要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安排。

(3)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刻苦钻研,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任务,努力提高毕业论文水平。

(4)爱护各种仪器设备,注意节约,反对浪费。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科研专长,提供一定数量的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接受学生的选题申请或审核学生的自主拟题。 (2)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进度与质量,进行答疑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严把质量关,杜绝论文抄袭、剽窃现象。 (3)评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确定其论文是否合格和具有答辩资格。

3

(4)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5)协助提供毕业论文的全部有效归档材料。

4.毕业论文提交要求

(1)毕业论文作者在规定时间内按《XX学院关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定》要求提交完成毕业论文一份、电子文稿、演示电子文稿(推荐);

(2)在提交毕业论文前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在学校进行毕业论文撰写者,其论文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审查;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论文撰写者,其论文由课题所在单位协助指导人员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审查,并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由系统一安排评阅、答辩工作。

5.毕业论文的答辩

(1)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答辩人数;

(2)毕业论文的答辩在系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由答辩小组具体实施;

(3)评阅教师要认真评阅,写出评审意见。答辩小组逐个对有关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答辩,并写出评语,提出建议成绩;

(4)每位学生要有一定的答辩时间,答辩时间由学生介绍和问答两部分组成。学生介绍一般为5分钟,问答为5分钟。

6.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采用百分制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双轨计分法,其中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含59分)以下为不及

4

格。评分标准参见《XX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2)答辩小组应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考虑课题的难易程度提出建议成绩。评分可用集体讨论方式进行,由答辩小组确定,交答辩委员会审定。

(3)成绩评定应适当考虑学生平时完成毕业论文的进度情况。 (4)评定成绩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力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一般优秀率不超过20%。

7.推荐优秀毕业论文与总结

(1)将特别有水平的优秀毕业论文推荐给学院学报编辑部; (2)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在学期结束前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及总结材料交教务处汇总。

四、教学文件与资料

1.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编制专业毕业论文标准,明确要求、时间安排、考核办法等。

2.学生毕业论文资料主要指:毕业论文及收集的有关科技资料等。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资料交系资料室保存。学生毕业后,如需借阅自己的论文资料,可凭介绍信向系资料室复制。

3.收集和积累外校相同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文件和资料,促进我系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附则

1.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本规范由XX学院负责解释。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