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素养测评(含答案)

来源:易榕旅网


第五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42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4分)

1.这条路特别zhǎi( ),人只能贴着墙慢慢yí dònɡ( )。 2.山上的dù juān( )花都开了,宛如càn làn( )的朝霞。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荷.包 荷.花 荷.枪实弹 B.刹.车 古刹. 刹.那间 C.饮.马 饮.料 饮.水思源 D.依据. 据.说 据.理力争 三、选字组词。(12分)

[扩 旷] 空( ) ( )大 ( )展 心( )神怡 [源 原] 根( ) ( )则 资( ) 情有可( ) [范 犯] 侵( ) ( )围 规( ) 秋毫无(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 的亮光 ( ) 的树丛( ) ( ) ( ) ( ) 的宫殿

五、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打“√”。(4分)

1.飞泻下来的雪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 ) 2.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 ) 3.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朵盛开的白莲。 ( ) 4.太阳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 ) 六、按要求句子。(12分)

1.太阳跳出了海面。(扩写句子)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仿写比喻句)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造句)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9分)

七、我国有多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写出其中五个。(5分)

八、续写句子,使句意变得明确。(4分)

1.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 2.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49分)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春 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啦!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③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三至四个能表现“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的词语。(3分)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挤”和“扯”表现了什么?(5分)

3.描写景色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A.描绘形状;B.描摹声音;C.描写颜色。说说文中画“ ”的句子中①②③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描写的。(填序号)(3

分)

① ② ③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2分)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5.第4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十、作文。(30分)

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第五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一、1.窄 移动 2.杜鹃 灿烂 二、D

三、旷 扩 扩 旷

源 原 源 原 犯 范 范 犯

四、夺目 葱郁 金碧辉煌

灿烂 茂密 富丽堂皇 五、1.√ 3.√

六、示例:1.鲜红的太阳完全跳出了海面。

2.那天空中飘飘悠悠的白云像一朵朵洁白的棉花。

3.这段时间,天气时而万里无云,时而乌云密布,时而阳光灿烂,时而狂风大作,变化十分反常。

七、示例:泰山 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武夷山 庐山 八、示例:1.估计快到车站了 2.还没看到路的尽头 九、1.示例:衰竭、融化、流、冲、响、酥、软。

2.拟人。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①A ②B ③C 4.B

5.春天来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