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反激式PF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易榕旅网
a叶技2015年第28卷第6期 Electronic Sci.&Tech./Jun.15.2015 doi:10.16180/j.cnki.issnl007—7820.2015.06.036 反激式PF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夏明豪,杨文焕,夏天宇,石 俊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摘要200093) 开关电源是实现电能转换和功率传递的重要设备。然而传统的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高,接入 电网后。给电网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反激式PFC变换器的仿真模型,该模型是结合传统DC/ DC变换中的反激式电路与基于Boost的PFC电路提出的,采用平均电流型控制作为本控制策略,最后运用Matlab仿 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关键词反激式电路;功率因数;Matlab仿真;开关电源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20(2015)06—133—04 Research on and Design of a Fly-back PF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XIA Minghao.YANG Wenhuan.XIA Tianyu.SHI Jun (School of Optical-Electir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an important device for power conversio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However,the low power factor and high harmonic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switching power supply brings a series of serious problems to the power system.This paper designs 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fly—back PFC converter combining the fly-back circuit in traditional DC/DC transform and the PFC circuit based O1'1 Boost with average current mode control as the control strategy.The circuit is simulated by Matlab software.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is a valid control strategy. Keywords fly—back circuit;power factor;Matlab simulation;switching power supply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和电源的广泛应用,输入电网 的谐波电流显著增加,使供电网受到很大的污染。为 合DC/DC变换器与传统的Boost型PFC电路的特点, 设计一款新型多路输出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高功率 因数开关电源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必将为大幅度节约 减少电子设备对交流电网的谐波污染,越来越多的国 家对用电设备的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进行限制,从1994 年1月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相继颁布规定禁止没有 进行功率因数改善和谐波抑制的供电装置进入市场, 并针对高次谐波电流和功率因数制定了详细的国际标 准,女口IEC555—2、IEEE519、IEC1000—3—2等 J。因 电能、降低材料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重要的技术 支撑,并将对现代生产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及控制方法 1.1主电路拓扑结构 此,研究具有高功率因数和低谐波污染的电源装置变 得迫切,这也促使了世界各地的电源开发研究机构投 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整流 电路、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和控制 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研究这一课题L2 J。 本文将针对传统开关电源中存在的功率因数低、谐 波污染大等问题,研究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以提高电能 的利用率,减少对电网的污染_3 J。文中采用平均电流型 控制作为控制策略,以反激式电路作为主拓扑结构,结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夏明豪(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E—mail:1239960793@qq.com。杨文焕(1954一),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 能质量检测。 图1 PFC电路结构框图 WWW.di ̄nzikeji.0rg 133 夏明豪,等:反激式PF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之间接人一级DC/DC变 换电路,使得整流电路由原来的容性变为纯阻性,使输 入电流由尖脉冲变为正弦波。基本思想是将整流电路 与滤波电容隔开使整流电路由容性负载变为阻性负 载。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采用反馈控制手段,取出 电路中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信号,对全控型功率开 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使其变为与电压波形同频率、 同相位的正弦波,功率因数达到1,减小了电路中的无 功功率和谐波电流,提高了功率因数 。 1.2 PFC技术控制方法 采用平均电流型控制的PFC原理图如图2所示。平 均电流型控制的工作原理为:工作在电流连续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 含有电压闭环和电流闭环两个控制环。输出电压 经 即 在图3中,由运放的基本特性可得 R o R //1 T (1) ‘/ |s)= UoR 1 =-十(2) 过分压器1/H后得到信号Uo/H,Uo/H与参考电压 比 较后,经过电压误差放大器放大,得到的输出信号作为乘 将R。,Ri和C。的值带人,即可得电压闭环的PID参 数。同理,在图4中 法器的一个输入信号,乘法器的另一个信号为经整流后 的电压 。再经过分压网络1/K后所得到的信号 /K, 乘法器输出的信号为电流基准信号,与电感上的电流经 过检测电阻尺 的信号 尺 经过电流误差放大器被平均 可得 R 1 ]//1 L(3) 化处理放大,产生的平均电流误差信号与锯齿波信号比 较后输出的信号作为开关管、,1’的驱动信号l5 J。 s)=Go (s) 1 茜 PID参数 。 (4) 将R ,R ,R,,C。和 的值带人,即可得电流闭环的 2 电路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2.1仿真电路搭建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系统的仿真模型, 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分析,将各个模块组合搭建成 基于反激式变换电路的PFC仿真模型。 y 图2平均电流型控制的PFC原理图 电压误差放大器,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如 图3和图4所示。 月. 图5反激式电路系统仿真模型 2.2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电路相关的参数设置为:输入220 V交流电 图3 电压误差放大器 134 压,多路输出的电压分别为24 V,12 V和5 V,电路中 WWW.dianzik ̄ji.0rg 夏明豪,等:反激式PFC开关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5 4 3 2 l l 2 3 4 5 的电感为2.5 mH,输出直流母线电容均为470 IxF,锯 0 0 O 0 O 0 O O O 0 O 0 0 0 0 O 0 O O O O  一一 一 一 一 由图10和图11分析可得出,电路未加入PFC电 一一皇矗 吕日 j 0 目蓦齿波频率为50 kHz。输出结果如图6所示。 路时,输人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电路加入PFC电路 后,输人电路的功率因数接近1,功率因数明显提高。 舳加∞如加如加m 0 O.2 O.4 0.6 0.8 1.0 图6 未加入PFC电路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波形 400 3O0 200 l00 O 一图lO 未加入PFC电路时的功率因数曲线 1OO 2OO 3OO 圜 一静 1 O 9 一-400 0 O 8 姆 0 7 0 0 5 0.04 O O.O8 0.12 6 O.16 图7 加入PFC电路时的输入电压和电流波形 由图6和图7分析可得出,电路未加入PFC电路 时,电流波形不能跟随电压波形变换,电流中含有大量 的谐波成分,功率因数低。 由图8和图9分析可以得出,电路没有加入PFC电 路时,输人电流的THD=85.25%,电路加入PFC电路后, 输入电流的THD=4.34%,电流的谐波含量明显降低。 图11 加入PFC电路后的功率因数曲线 由图12可知,该模型的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 较小。 30 25 20 —、—、— ——/24v输出电压 ——~————————~——、—~—~ 宙15 ‘ ————, —————— /12懒出电压 ———一—————— —————————————————— —————一 10 /5、愉出电压 5 O 0 0.2 0.4 0.6 0.8 1.0 .I I.I I。。....... 40 图12 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0 2∞频率 /Hz 0阳o 。。 。。 3结束语 ;日刀0崤 本文仿真源至于实际的系统设计,而通过模型仿 图8 未加入PFC电路时的输入电流FFr分析结果 一2.5 2.0 真叉验证并指导了系统设计。在Matlab R2010a/ Simulink仿真环境下,搭建基于反激式变换电路的有源 功率因数校正仿真电路,实验效果良好,验证了控制策 {1.5 暑1.0 0.5 =0 0 .【 ……. ..…… 400 800 1 200 1 600 2000 略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 波[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下转第140页) 频 ̄51[g/Hz 图9加入PFC电路后的输入电流F丌分析结果 WWW.dlanzikejI.ore1 13s 王凯:机载MIMO雷达空时杂波块对消器 [2] Chen Chunyang,Vaidyanathan P P.MIMO radar 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using 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s [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8,56(2): ∞ 623—635. 缸 蜘  13 1 Wang G。Lu Y.Clutter rank of STAP in MIMO radar with waveform divercity『J].IEEE Transactions on Sinagl Pro— cessing,2010,58(2):938—943. [4] Wu Y,Tang J,Peng Y N.Model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pace——time adaptive 归一化多普勒频率 (a)0 =O。 processing radar[J].IER Radar,Sonar&Navigation,2009, 3(6):569—582. [5] 曲毅,廖桂生,朱圣棋,等.MIMO雷达的目标运动方向及 速度估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5(5):781—784. [6] 吕晖,冯大政,和洁,等.机载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局域化降 ∞ 维杂波抑制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1,38(2):88—92. 盟 蜘 [7]杨涛,苏涛,张旺.二维宽带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综合 螯 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 (3):180—187. [8] 保铮,廖桂生,吴仁彪,等.相控阵机载雷达杂波抑制的时 空维自适应滤波[J].电子学报,1993,21(9):1—7. 归一化多瞽勒频率 (b)0 =30。 [9] Wang H,Cai L.On adaptive spatial—temporal processing for airborne surveillance radar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图4改善因子比较 on Aerospace Electronics Systems,1994,30(3):660—669. [10]Klemm R.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 neers,1998. 参考文献 [1] Bliss D W,Forsythe K W.Muh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radar and imaging:degrees of freedom and resolu- [11]Brown R D,Schneible R A,Wicks M C,et a1.STAP for clut— ter suppression with sum and diference beams『J 1.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Electronics Systems,2000,36 tion[C].Monterey,USA:Proceedings of the 37th IEEE a Si- 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 and Computers,2003: 54—59. (2):634—646. [12]Skolnic M I.Radar handbook[M].Second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1.1990. (上接第135页) [2] 杨旭,裴云庆,王兆安.开关电源技术[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5. 396—402. [5] 陆治国,胡红琼.一种新型的电流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 法[J].电气应用,2007,26(11):40—44. [6] 何茂军,李晓帆,付应红.PFC高频整流器控制原理与控 制策略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0(5):15一l7. [3] 王鸿麟,景占荣.通信基础电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1. [4]Yu Tao,Sung Junpa.A novel ripple—reduced DC—DC con- verter[J].Journal of Power Electonircs,2009,9(3): l40 www.dianzikeji.orq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