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艺管理手册2

来源:易榕旅网
目 录

第二部分……………………………………………工艺 生产质量工艺……………………………………….1 岗位操作规程……………………………………….2—4 工艺流程图及质量关键控制点……………………。5 原料验证规定………………………………………。。6-7 验证记录规定……………………………………….。8 检验人员培训………………………………………..9

产品出厂检验规定………………………………………。10 包装标识规定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合格证 配方计算书

生产质量工艺

原料(计量)→破碎→搅拌→造粒→筛分→成品包装(计量)→检验合格→出厂销售

配料岗位操作规程

(包括计量、破碎、混合) 一、准确按配料通知单备好所需原料,并分区堆放。

二、每个班在称原料前必须校准电子秤,并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电子秤

的灵敏准确度。计量误差控制在0。5%以内.

三、启动本岗位所辖设备确定无故障,方可投料运行,严禁带病作业。 四、每次投料1000kg作标量基肥,入机应先投钾肥,其次调理剂、磷肥尿素等

切忌先入尿素.混合启动正转4—6分钟即可,利用反转出料. 五、各润滑部位,每月应加油两次。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维护好本岗位设备及卫.

质量控制点岗位操作要求

一、配料质量控制点操作要求:(主要控制配料质量) 1、称量原料误差控制在1%。

2、称量的原料需分区堆放整齐。 3、随时校准磅秤。

4、严禁带入其它杂物(如石头、砖头、扎袋线等)。 5、准确按配料单配料,并做好记录。

二、造粒岗位控制点操作要求:(主要控制水分、粒度) 1、 随时观察造粒挤压机滚辊的间隙(间隙距离不得﹥0。2mm)并按要求调试.

2、 按产品的工艺要求,有效控制好挤压机造粒滚辊的间隙,观察成粒量、粒度。 3、 保持进料和出料的稳定性。 4、 随时联系上下工段的物料情况.

一、 筛分岗位控制点操作要求:(主要控制粒度)

1、按某批生产产品的含量要求控制好筛分机的出粒状况,并观察筛分机是否堵塞,若有堵塞随时敲打。确保成品率达到一定要求。

2、随时观察物料的外观状况。

3、随时与化验室取得联系,了解产品的养分变化情况。

筛分岗位操作规程

一、 接班时要检查设备运行是否良好,筛网是否有破漏、网孔不

否通畅;避免大颗料或细粉涌入下一工序。

二、 生产中及时清理筛网,经常推、翻物料使物料筛选充分,

提高筛选效率,发现使物料筛选充分,提高筛选效率,发现

返料量过大或物料过湿,及进报告班长和造粒工。 三、 设备运行中切忌人站在筛筐上协助筛选,以免造成事故. 四、 交接班时,做好本设备及职责范围内的清理工作。

成品岗位操作规程

一、严格包装计量(40kg±0。4kg、50±0.5kg、25kg±0.2kg),同时整批产品净含量大于40。0kg、50。0kg或25kg,并随时校正电子秤。

二、随时关注成品的出料情况,发现不合格颗粒时,应立即停机检查筛网,排除故障。

三、随时关注成品水分,并与造粒工保持联系。 四、封包机轻拿轻放,注油孔每班加油至少两次。 五、严格交接班制度,维护好本岗位设备及卫生干净整洁。

工艺流程图及质量关键控制点

为关键控制点

1、严格计量

2、严格执行配比 控制粒度 注:

尿素 氯化铵 硫酸铵 磷一铵 钾肥 辅料 合格品入库 破碎机搅拌机 机检验 造粒 细料 筛分 机计量包装 成品料仓 原料验证规定

1、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包装物等)等的采购由采购部负责,由使用部门负责人根据库存情况填写《采购计划书》,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采购,采购人员应按计划,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的组织货源,保证供应。 2、原材料采购人员必须熟悉所采购的原材料的标准、含量、使用注意事项、用量定额情况以及检查、检验标准含量。

3、签订的供货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原材料的种类、式样、等级,以及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检验合格证、供货时间、运输方式等。 4、原材料、辅助材料进厂验收由检验部门负责验收,对有第三方质监部门提供检验报告的原材料可以不进行检验。

5、主要原材料采购进厂后,须有质检人员对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后填写原材料检验报告,检验报告要及时上报所有相关部门。仓库管理员根据原料检验报告验收入库,不合格原料要分别存放,由检验人员上报厂长后进行处理。

6、未经检验合格或未经质量认定的原材料,没有质检部开具的验收单不准入库。仓库管理员要加强原材料管理,做到防潮、防漏等工作。物资摆放整齐,不混放、乱放。

7、原材料入库要验收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做到帐、物、卡相符,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当日收发当日结清。

8、尿素、氯化铵、硫酸铵检测氮含量;一铵检测氮含量和磷含量;氯化钾、硫酸钾检测钾含量及水分应符合相关标准.

9、原料检验含量指标

序号 名称 项目 技术要求 1、包装符合GB8569-88、GB/T8946-1998 包装 使用产品 类别 1 尿素 氮 1、 外观白色、粉、球状。 2、 含量符合GB2440-2001 1、包装符合GB8569—88、GB/T8946-1998 袋装40公斤 复混肥料 A 2 氯化钾 钾 2、外观白色、红色,粉、球状. 3、含量符合GB6549—1996 1、包装符合GB8569-88、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A 3 磷酸一铵 氮、磷 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球状。 3、含量符合GB10205—2001 1、包装符合GB8569-88、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A 4 硫酸钾 钾 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球状. 3、含量符合ZBG21006—89 1、包装符合GB8569-88、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A 5 氯化铵 氮 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球状。 3、含量符合GB2946—92 1、包装符合GB8569-88、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A 6 硫酸铵 氮 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球状。 3、含量符合GB535-1995 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A 7 填料 外观白色粉末 袋装40公斤 复混肥料 A 1、包装符合GB8569—88、8 硫酸镁 镁 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状。 3、硫酸镁≥95% 硼 9 硼砂 1、包装符合GB8569—88、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粉状或小晶体 3、含量符合GB537-1997 锌 10 农用硫酸锌 1、包装符合GB8569-88、GB/T8946-1998 2、外观白色晶体 3、含量符合ZBG21001-86 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B 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B 袋装50公斤 复混肥料 B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规定

一、建立质量检验记录的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检验记录分类编号、书写、保管要求. 二、记录管理: 1、书写要求:

1。1、记录完整,无缺页损角。 1。2、有检验数据、计算式。

1.3、有检验者、复核者签章(应写全名)。 1。4、字迹清楚,色调一致,书写正确,无涂改。

1.5、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划去后的字应可辨认),并在改正处签章。 2、复核内容:

1、检验项目完整、不缺项 书写工整、正确。 2、检验依据正确计算式、计算数值正确

3、记录填写完整、正确。编号:按各类检验单顺序对各类物料检验记录进行编号。 将物料原始记录分为五类:原料、半成品、合格成品、不合格成品等.质量检验记录应保存至产品销售使用后。 4、质量检验记录保存期满一个月,应填写“检验记录处理”,交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并按其签署的意见妥善处理。

加强检验人员培训规定

检验人员是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的重要因素,为此公司将采取聘请专职技术员(普洱质检中心的专职检验员)与结合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检验人员能熟练掌握原料质量、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的检验。培训的效果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产

品质量的合格。 一、原料供应监督管理

1、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等辅料进厂应由专人检查、收收,按照原料分类及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来料检查由库管员进行,先检包装,凡污损、破裂等不符合要求不得接收.

2、做好检验记录,记录内容有:日期、品名、来源、批号、批量、包装规格、检验质量指标及结论等。

3、原料、辅料进厂后,需先进行称重方可入库。 4、将清验单连同样品交送品管部检测验收。 二、参与工序管理 1、制订公司内各种质量标准;

2、监督生产过程中工艺情况、工艺纪律; 三、保证产品质量

1、对公司上市的产品实行抽样检测;

2、对所有产品都贴上标识,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

3、监督产品包装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包装材料,一律不许入厂。 4、出厂产品必须具有公司签发的合格证,否则不予出厂。

5、在接到市场部要货通知后,对出厂产品进行复查并出具对外检验报告,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要求。

产品出厂检验规定

1、加强质量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要如实、认真填写,并保持整洁。检验报告单如实填写送至各相关部门,报

告结果不得弄虚作假,随意更改,不合格产品随时上报厂长,并协助分析事故原因。

2、生产出的成品每批次由质检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合格产品方可出厂销售.

3、检验出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

4、对不合格产品按要求返工,返工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5、检验人员按相关标准要求并对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做平行试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