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张蕾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向对人才需求转变时,高校也应该适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法,及时对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改革是高校的一项长期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和目标也逐渐从只重视知识教育转向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高校;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3-0030-0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1]。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2]。 1.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只是按照讲义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学生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教师虽然也使用计算机等辅助教学,但是也经常表现为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没有任何声音或影像等配合课堂教学,结果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变成了单一媒体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听得昏昏欲睡,大大降低了听课质量。这样根本不能达到令学生学习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和创新。所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有些教师缺少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与学生缺少交流沟通,上完课就无影无踪,找不到人了;也有一些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上完课也就完成了任务;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同时由于师资紧张,造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有一些教师备课准备不充分,甚至上课不带教案,讲课时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还有的教师不重视课堂上纪律,上课时我讲我的,你说你的,课堂纪律差也不加以管理。
1.3 实验实训等基本建设较薄弱。高校在实验、实训建设上长期滞后,设备、人员等条件缺乏,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的构建、推进十分缓慢,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阻碍了学校的发展。然而,教学设备的充实及其利用率的提高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必要条件,实验设施更是举办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制约,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学设备配置不均衡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设备的性能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教学需要,无法实现和生产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较大,创造型、探索型实验比例较小。 2.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其本质仍然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由政府财政支撑的国立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仍然是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2.1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网网络体系。增强高等教育的体系化和网络化:开展中外强强合作办学,努力打造一流大学和学科,加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开放化;加强高等教育的法规建设和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及高等教育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职业教育和数字教育,建立终身学习观念,及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和终身化。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首先从质量上达到或保持在高水平的运作,以质量求的发展的机遇。
2.2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公平原则。追求相对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公平原则。首先应完善助学保障制度,建立相对合理的奖、贷、助、减制度,尽可能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利益\"制度,包括对地区弱势、经济弱势、身心弱势的群体的利益补偿,及高等教育向这些弱势群体倾斜。最后,针对不同高校的发展起点的不同所衍生的二次不公平问题,可以建立对弱势高等教育机构的资助制度,鼓励如是高等教育的机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渠道。
2.3 建立高等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要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适应性和质量的延续性,就必须建立高等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具体地说,(1)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化,即学术上的质量观、满足社会需求的质量观和整体性质量关;(2)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把质量与法制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保质;(3)建立内控质量监控机制和外控质量监控机制,即内部建立校、院、系、班四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外部应建立政府、社会和相对独立的评价机构三方互动有互不干涉的质量监控机制。四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从而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达到世界的教育标准。
2.4 加强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教育者方面,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强化法律意识,起到积极表率作用。学生方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与法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3.总结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高等教育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虽然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一方面要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我国的高等教育就可以向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样,获得健康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花.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 [J]. 职业时空,2009, 5(9):64. [2] 付顺. 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思路的创新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
(8):6.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