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公安民警素质提升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参考范文)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公安民警素质提升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是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就公安队伍而言,只有采取各种心理干预措施,减轻民警的心理负担,削弱和排除消极的心理因素,化解各种心理压力,强化业务监督工作,树立自信心,才能帮助民警自我调节好心理状态,振奋精神,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到繁忙的公安工作中。

关键词:民警素质 提升 队伍建设

一、良好心理素质对公安工作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按照《安顺市公安队伍“大监督”综合研判制度》的要求,由市局纪委牵头组织市局多部门,对全市公安机关每年开展大监督工作,以纪委、督察部门为主,全程跟踪督导,了解掌握民警思想动态,业务水平,逐一梳理、查找原因、限时整改。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民警心理活动的适应率。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上,尤其是一线民警,必然导致心理压抑状态的出现和心理活动水平的降低。适当进行心理素质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他们在适应喧闹环境中学会解除紧张的心理状态,调节心理活动强度,注意自我心理克制。为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特(巡)警大队组织开展了警营文化墙、图书

室、电脑室、专项期刊等活动,加强特(巡)警大队的警营文化建设,积极丰富文化活动,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健康情趣,陶冶高尚情操,树新风扬正气,能够有效培养全队民警强烈的进取向上精神,陶冶大队队员的思想,在队伍中树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气,激发大队队员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可以使整个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工作力。

为充分展示我局民警、职工、协警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警营文化,局警察协会利用大楼内的走廊、楼梯、电梯间、会议室等空间,打造了警营文化走廊,亮化了警营环境。

(二)良好的业务素质有利于锻炼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交警部门的民警,在追堵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紧张刺耳的警笛声中,面对重特大交通事故那血肉惊心的事故现场,面对交通事故受伤者的呼救喊叫,面对死者亲友的痛哭悲恸的情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通常情况下,都承受着较重的心理负荷,在此状态下工作,必须具备坚韧、顽强、沉着的专业素质,就必须不断增强民警的精神耐力,这样才能在遇到紧张状态时作出机智乃至超常的反应,不至于被紧张状态弄得人困马乏。

(三)良好的素质有益于矫正民警的心理障碍。过于强烈紧张的长期刺激,有时会给一些一线民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甚至是心理障碍,导致其对领导或他人的观点、意见容易持怀疑、抵触的态度,或出现逆反心理,意志消沉,自信心丧失。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民警排除的这类不良心理障碍,从而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二、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工作的紧张性、危险性

作为特殊职业人群,民警常常需要加班,有时甚至是白班、夜班连轴转,长期得不到休息。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会给民警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工作的广泛性、繁杂性

公安队伍的任务是相当广泛和繁重的。目前,我国仍然 存在着警力不足的问题,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现有警力和繁重的公安任务形成巨大的反差,一线民警常常超负荷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无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还要经常应付一些突发性事件,吃无定量,睡不应时,使自己的生物钟遭到破坏。此外,民警的工作范围很广,除了维护秩序,打击犯罪,更多的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使民警总是有做不完的事而心力交瘁。

(三)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少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由于民警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不能与家人生活步调一致,散多聚少,因此常常遭受父母、妻儿、朋友的埋怨、误解。使广大民警在承受繁重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

三、增强民警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用警,合理用警。各级领导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民警的承受能力,根

据民警心理特征差异,结合各部门所担负的任务,合理安排使用警力,充分发挥现有警力的最大效能。同时还要做到适时用人。人的智力和精力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相同的,要结合每名民警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分工使用,发挥民警的最佳效益。掌握了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警力的部署上,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增强民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减少不满和失意,为民警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强化民警素质训练。民警心理素质训练是确保警务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针对民警的心理状况,在平时的教育训练中,引入心理训练的内容。一是平时组织民警进行实战演练,让民警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交通管理中从容应对骤然而至的复杂局面;二是进行“恶性事件”后的心理疏导。在民警遇到可能产生强烈情绪和难以承受的心理反映的特殊事件后,应及时对当事人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心理疏导,以使其正确认识类似事件和自己的心理感受,以免因压抑导致心理障碍;三是加强对民警职业智力的开发性训练,注重培养民警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职业智力品质,引导民警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落实从优待警措施。要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他们发挥才能的最佳平台,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给民警一个吐露委屈、倾诉不快的空间,舒缓民警的心理压力,及时疏导民警在工作、家庭、生活和情感上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不良情况。要从生活上关心民警。要随时掌握民警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从子女上学、入托、家里的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关心民警,使他们深感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进一步强化文化育警机制,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去占领警营文化阵地,丰富民警的精神生活,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民警的智力和体力水平,增进身心健康。

(四)培养民警健康人格。一是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化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高社会责任心和个人事业心,培养坚定的信念和锐意进取的个性品质,才能对周围事物有适度的反应,防止心理反应的失常,促进心理健康;二是民警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创造、自我监督。这样,才能在物欲横流、多种利益格局并存的情况下 ,在面对利益引诱、利益要挟、利益纷争的情况下 ,保持稳定的、健康的、永不言败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情操,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从严治警依然是不变的原则

松紧并进,才能带出一支过硬能打胜仗的公安队伍。一味在温室里娇惯也是行不通的。公安这支特殊的队伍,必须要有铁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扎实推进公安机关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在落实执行“八严格、八严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工作重中之一。严格遵守《镇宁县公安局数字证书管理办法(修订版)》、禁酒令,2017年上半年以来,镇宁县公安局共开展现场督察60余次;会议会场督察37次;专项督察4项;网上巡查300余次;《督察通报》8期(其中涉及被通报的单位14个、民警2人、辅警2人);《网上督察通报》14期(其中涉及被通报的单位11个);办理涉警投诉案件5起;停止执行职务、黄牌警告1人;纠错诫勉谈话、岗位调离1人;询问示警谈话1人;预防提醒谈话9人;行政记大过1人。提高接处警工作规范化水平,规范文明用语、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增强遵守各项警规禁令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