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压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的作用分析

血压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的作用分析

来源:易榕旅网
・5O・ sease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 Mar. , ! . 瘤、无严重其他疾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包括颈总动 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义:动脉 内中膜局限性增厚≥1.2 mm。不稳定斑块符合以下条件之 一:(1)表面不光滑;(2)内膜不完整;(3)内部为低回声和呈 不规则低回声暗区。稳定斑块符合以下条件:(1)表面平滑; (2)内膜完整;(3)内部为均匀中等回声或强回声。若同时存 在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计入不稳定斑块。(1)不稳定斑块 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13)岁;(2)稳定 斑块组54例,男24例,女2O例,平均年龄(49土17)岁;(3) 正常对照组:系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O例,男18例,女22 例;平均年龄(54士15)岁。经颈动脉彩超检查证实双侧颈 动脉均无斑块,动脉内中膜膜厚度≤1.2 1Tim。各项体检指 标正常,无其他严重疾病。3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 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等构 成炎症网络系统的失衡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 不稳定 ]。 IFN一7主要是Th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中可检测到能分泌IFN一7的Thl阳性细胞[3]。动物模 型实验表明,IFN一 是一种强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因 子。系统腹腔注射1FN一7,加快ApoEi/一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进展_4]。IFN7一/一/ApoE-/一双基因敲除小鼠明显延缓动脉粥 样硬化进展。 IL一1O主要是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中可检测到分泌IL-10的T细胞。动物模型实验显 示,IL-10可抑制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表达IL-10增多的 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转基因小鼠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_5 ]。 1.2 IFN-T和IL一10检测 采集各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本文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IFN一7水平明显高于稳定 mL。离心获取血浆,置于Ep管,置于一8O℃保存 全部标 斑块组及正常组,与之相反不稳定斑块组IL一1O水平明显低 本采集完成后成批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IFN一7和IL_ 于稳定斑块组及正常组。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 1O,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 外周血炎性因子分泌失衡有关,这种失衡可促使动脉硬化斑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块不稳定。由于IFN—Y主要由Thl细胞分泌,IL_lO主要由 均数士标准差( ±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均数间的比较采 Th2细胞分泌,实验结果也间接反映了Th1/Th2失衡在颈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维持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平衡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中不失为一种途径。 2 结果 各组血浆IFN一7和IL-10水平比较见表1。F检验显示 4参考文献 斑块类型对血浆IFN一7和IL一1O水平均有影响(P<0.05)。 [13 Tabas I。Glass CK.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in chronic dis— 组间比较显示,IFN一7水平变化关系:正常对照组<稳定粥 eas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Science,2013,339 样斑块组<不稳定粥样斑块组,且不稳定斑块组显著高于稳 (6116):166—172. 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P<0.05)。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 [2]Lichtman AH,Binder CJ,Tsimikas S,et a1.Adaptive immuni— ty in atherogenesis:new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10水平变化关系:正常对照 [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3,123(1):27-36. 组>稳定粥样斑块组>不稳定粥样斑块组,且不稳定斑块组 r3] Ait Oufella H,Taleb S,M allat Z,et a1.Recent advances on the 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P<0.05)。稳定斑块组与 role of cytokines in ather0sclerOsis rJ].Arterioscler Thromb 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Vase Biol,2011,31(5):969—97g. E42 Whitman S C,Ravisankar P,Daugherty A.IFN—Y deficiency 表1 不同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患者与正常 exerts gender—specific effects on atherogenesis in apolip0protein 对照血浆IFN一7和IL一1O水平比较 ( ±s) E一/一mice[J].Journal of Interferon and Cytokine Research, 2002,22(6):661-670. [5]Pinderski LJ,Fischbein MP,subbanagounder G,et a1.Over—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0 by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inhib—。 its ather0scler0sis in I DL recept0r-deficient mice by altering lymphocyte and macrophage phenotypes[J].Circulation Re search,2002,90(10):1 064—1 071. r6]yon derTh’usen JH,Kuiper J,FekkesML,et a1.Biessen。At— 注:F=62.941,P<0.05 tenuation of atherogenesis by systemic and local adenovirus- mediated gene transfer of interleukin一10 in LDI r一/一mice_J]. 3讨论 The FASEB Journal,2001,15(14):2 730—2 732. (收稿2013-09—19) 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年轻化趋 势,针对其危险因素的控制越来越受重视。研究证实,颈动 血压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的作用分析 黄海东 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内科 武汉430081 【摘要】 目的评价血压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护的作用。方法选取社区患高血压的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 对象,随机分为血压管理组和血压非管理组,每组6O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干预,血压管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压管理 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规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血压管理干预6个 月后,血压管理组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 (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化管理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4)05—0050—03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eontrol for elderly hypertension Huang DongHa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Puren Hospital,Wuhan,43008 1,China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Mar.2014,Vo1.17 No.5 ・51・ [Abstract]0bjectiv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on blood pressure maintenance of elder— ly hypertensive patients.Methods 120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ommunit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ran— domly divided into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group and non-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non—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1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group were given the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intervention of non-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group.the Changes of stand— ardized management,regular medication,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tow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half a year interven— tion.Results The rates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regular medication,goo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man— agement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O.05),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O.05).Conclusion The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for community hypertensive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 tro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Key words]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本文通过血压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较 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高血压老年人120例为研究对 象,年龄65 ̄88岁,平均(71±5.2)岁;男68例,女52例;其 中I级高血压患者20例,Ⅱ级82例,Ⅲ级18例,所有患者 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2 3诊断标准。随机 分为血压管理组和血压非管理组各6O例。2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组织心血管病专家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版)指导原则,并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简单明了、 容易操作的《血压管理手册》。社区医生按照手册内方案对 自己负责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血压管理,内容包括管理记 录、基本信息的填写以及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随访管理 及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情况。然后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日 常血压管理资料通过专门信息管理系统上报至研究中 心口 ]。日常血压管理工作中采用台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 量,测量位置为右上臂,取Korotkoff第1和第5音为SBP和 DBP,记录连续测量3次血压的平均值。患者在血压测量前 需静坐至少5 min l_5]。血压非管理组给予出血压管理外与 血压管理组患者同样的常规治疗及干预,本次干预为期半 年。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规范化管理率、 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三项指标。同时观察干预前后 2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情况[6]。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对各组数 据的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差( ±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血压管理组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的血 压管理,患者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 升高,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压 非管理组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干预前 后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从表2可以看出,血压管理组患者经 过为期6个月的血压管理,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DBP)均 显著降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血压非管理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 0.05)。 表1 干预前后心血管疾病因素变化比较 ( )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 表2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 ( ±S,mmHg)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O.05 3讨论 据最新全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压患者超过1.6 亿,全国超过12 的人121面临着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如何有 效控制高血压引起的致残、致死疾病的发生是目前困扰医学 界的一个难题_7 ]。近年来,随着血压管理理念的逐渐普及, 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思考也逐渐从依靠治疗转向维护血管健 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血压管理,能及时了解患者的血 压情况,控制疾病的发生_9j。 本文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血 压管理,并与同期未接受血压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比 较,结果表明,血压管理组患者吸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 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升高,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d0.05);血压非管理组范化管理率、规律服药率、血 压控制良好率干预前后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从表2可以看 出,血压管理组患者经过为期半年的血压管理,患者收缩压 以及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血压非管理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 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血压管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 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 水平,并使其趋于平稳,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对提高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血压管理简便易行、成本较低、效果显著,适合于社 区及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t 由于本研究受限于观察病例数和研究时间等诸多因素 的限制,所获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展多 中心、长时间的血压管理研究,更加明确血压管理的作用,仍 需更多人员参与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黎娜,范书英,王勇,等.脑卒中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 全科医学,2012,15(35):4 151-4 152. E2]石玉芝,王春雪,张宁,等.高龄老年人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血压 管理[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20(1):74—78. [3]王增武,王馨,张林峰,等.社区高血压控制:血压管理效果的 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4. [4] 孙宁玲.血压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性[J].中华心血管 病杂志,2012,4O(8):635—636. [5]郝玉明,谢亚囡.从降压治疗到血压管理EJ].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2012,40(8):637-639. [6]孙滢,倪克诚,徐建华,等.高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与防治 [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3):213. [7]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a.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2007)[M].Beijing:Ency— e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2009:11-26. [8]杨丽娟,叶常英,隋捷,等.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 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O13,19(9):37-38. ・5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5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Mar.2014,Vo1.17 No.5 [1O]刘耀东,徐安坡,孙丽萍,等.浅谈老年患者血压管理[J].心 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2):140. (收稿2013—08—25) [9] Wang ZW,Wang W,Wang X,et a1.Hypertension Control in Conmmunities(HCC):protocol and description of baseline characte ristics[J].Chin J Hyperten,2009,17(11):921—924. 额叶癫痫的外科治疗45例分析 郑重桑林周 峰马延山(通讯作者) 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0070 【摘要】 目的分析顽固性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顽固性 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特征及疗效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 a,其中2O例满意,12 例显著,3例良好,1O例较差,有效率77.8 ,不良反应少。结论顽固性额叶癫痫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多数病情较重。 术前应用MRI、脑电图、颅内埋置电极方法准确定位癫痫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彻底清除癫痫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 键所在。 【关键词】额叶癫痫;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4)05—0052—02 Surgical treatment Of 4 5 cases of frontal lobe epilepsy patient Zheng Zhong,Sang Lin,Zhou Feng,Ma Yanshan Department of Net土rosruger ,Fengtai Hospital,Beijing 100070 [Abstract]0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 on intractable frontal lobe epilepsy patient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ndergone about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with intrae— table frontal lobe epilepsy,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n abou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tic methods,sur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rative effect,etc.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to 2 years,20 patients got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the curative effect of 12 patients was obvious,3 cases was good,10 cases was poorer,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77.8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are and mild.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frontal lobe epilepsy has complex and vari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most of them are in serious condition.Before operation,using MRI,EEG,intracrania1 electrodes embedded method to target the epileptogenic zone accurately,and choosing reasonable operation method is the key to clear epi— leptogenic zone completely and get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Frontal lobe epilepsy;Surgical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 额叶癫痫是指起源于额叶的癫痫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 颞叶癫痫¨1]。额叶癫痫大多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占癫痫 手术的1O ~2O _2]。然而,由于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复杂多 样,加上额叶输出神经元集中,结构和功能复杂,手术难度 大,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_3 。我院2009一O3—2O1 1-12行手术 治疗顽固性额叶癫痫患者4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灶切除术。切除的组织行病理检查。 1.5疗效评定 所有患者术后继续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 定期复查脑电图、血药浓度,均随访2 a以上,疗效评定标准: 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每年发作1~2次,为疗效满意;癫痫发 作减少75 为疗效显著;发作减少>5O 为疗效良好;癫痫 发作无明显减少或减少<5O%为效果较差。 2 结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一O3—2O11—12手术治疗行顽 固性额叶癫痫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8~37岁, 平均(17.2±6.6)岁;病程2~16 a,平均(7.2士4.3)a。均符 合国际抗癫痫联盟额叶癫痫的诊断标准。其中31例进行2 种以上抗癫痫药物规律治疗2 a以上,但疗效不佳,发作频率 未改善或略有减小,但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2临床表现癫痫发作类型:强直一阵挛性发作者27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者1O例,强直发作者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 者3例。发作频率:1~10次/d至5~10次/月;发作时机:5 例仅在白天发作,6例仅在黑夜发作,34例白天黑夜均有发 作;发作持续时间5~120 S,平均60 S。 i.3癫痫灶定位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MRI包括 T wI、T。wI以及冠状位和轴位的FLAIR序列,部分患者行 SPECT、脑磁图(MEG)和PET—CT检查。应用美国Nicolet 公司的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捕捉患者2次以上临床发作时 的脑电图。经发作症状学特点和上述检查进行评估仍有8 例患者无法定位癫痫灶,进行颅内栅状电极埋置定位,术后 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记录,记录3次以上的发作期EEG,定 位癫痫灶。 1.4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癫痫灶的位置和范围选择合适的 开颅方式,所有患者给予全麻,术中行皮层脑电图监测,进一 步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45例患者中,23例行单纯性 额叶癫痫灶皮质切除术(左侧12例,右侧14例),10例行胼 胝体前切开术加一侧额叶皮质切除术,7例行单侧额叶皮质 切除术+皮层热灼术,5例行额叶癫痫灶和部分额叶外癫痫 本组45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2~3 a。其中,2O例 满意,12例显著,3例良好,1O例较差,有效率77.8 。病理 学检查结果显示,l2例为神经胶质改变,8例为瘢痕改变,8 例为胶质增生,2例为蛛网膜囊肿,2例为血管性病变,5例为 炎性病变,其他8例。 本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偏瘫1例,感染3例,缄默1例, 经对症治疗后均已恢复。 3讨论 额叶癫痫具有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夜间发作倾向、发 作后意识障碍轻微、感觉异常或运动异常、伴有发声等特 征 ],其发作特征可作为额叶癫痫的诊断依据以及癫痫灶 定位的依据,但部分额叶癫痫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需辅 助检查确诊。目前常用的辅助检查项目有MRI、SPECT、 MEG、PET-CT、V—EEG、颅内埋置电极检查等。其中,MRI 是诊断额叶癫痫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国外有报道称[8],行 外科手术治疗的额叶癫痫患者中,5O 左右的患者无明显影 像学改变。本组资料显示,MRI检查阳性率为46.7 ,与报 道值大致吻合。SPECT是具有争议的癫痫灶定位诊断方 法,有学者认为发作期SPECT定位效果较好,也有学者认为 其定位准确率低,可能产生误导作用_8 ]。笔者认为,术前不 可仅依据SPECT进行影像学定位,这样对手术效果不利。 V-EEG是公认的定位癫痫病灶的重要依据,定位精准 。 。 不过由于患者突发运动症状使得记录不清晰,或痫性电活动 引发双侧额叶同步放电扩散等原因,V—EEG监测也存在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