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计学概论平时作业3

统计学概论平时作业3

来源:易榕旅网
《统计法规概论》平时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 C )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标准 B、统计方法 C、统计制度 D、法规性文件 2、虚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B )。 A、以少报多 B、以多报少 C、凭空捏造 D、故意多报 3、( A )属于统计行政处罚范围。

A、责令改正 B、记过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违法所得 4、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 A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 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5、统计管理相对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案件,应当在统计行政机关告知后( A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A、3 B、7 C、10 D、15

6、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 D )处罚的案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 B、通报批评 C、罚款 D、较大数额罚款 7、统计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 C )。

A、依法强制执行 B、起诉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与统计管理相对人协商解决

8、统计行政诉讼是( B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 B、人民法院 C、法制部门 D、监察部门 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管理相对人在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 D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0、石家庄市统计局与石家庄市工商局联合执法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由( D )管辖。 A、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B、河北省统计局 C、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D、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A B C D E)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D、拒报统计资料 E、伪造统计资料

2、(A B C D E )等统计调查对象有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A、个体工商户 B、企业事业组织 C、国家机关 D、社会团体 E、公民

3、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A B C )。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改正 E、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4、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表现在(A Bc D E )。

A、口头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未报送统计资料

B、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在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拒绝报送统计资料

C、 查单位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D、对《统计行政处罚通知单》置之不理

E、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未在限度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 5、统计法律责任的种类主要有(A B C D )。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E、行政拘留

6、统计执法检查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 B C )。 A、资格要件 B、内容要件 C、程序要件 D、职责要件 E、职权要件

7、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是(A B C D E )。 A、归档 B、调查 C、处理 D、结案 E 、立案

8、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 B C D )。

A、有明确的行为人 B、违法情节较重 C、应追究法律责任 D、属于管辖范围内 E、违法情节较轻

9、统计管理相对人可对(A B C D )的决定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A、行政处分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警告 E、通报批评

10、统计管理相对人对石家庄市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可以向( A B )提出。

A、河北省统计局 B、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C、河北省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 E、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四、名词解释

1、统计违法行为 是指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

2、统计行政处罚 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

3、统计行政处分 是指主管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实施统计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领导或者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

4、统计执法检查 指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5、统计行政复议 是指统计行政机关在行使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与统计管理相对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统计行政机关的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6、统计行政诉讼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四、简述题

1、简述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答: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我们可以根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将统计违法行为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和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二是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强令、授意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以及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三是调查者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违反统计法有关保密规定的行为,国家机关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行为,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不 依法使用国家统计调查证的行为以及违法进行涉外调查活动的行为。

2、简述统计法律责任的特征。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它具有如下特征:

(1)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统计法律责任的内容是由统计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

(3)统计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权力。

(4)统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3、简述统计执法检查的基本特征。

答: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统计活动中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四个特征:1、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2、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3、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4、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4、简述统计行政复议的基本特征及范围。 答:(1)统计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机关的活动,这意味着,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只能是统计行政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而不是权利机关、司法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在我国法定统计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种,一是统计行政机关,二是人民政府。 (2)统计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统计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活动。统计行政复议权以复议机关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为前提,实际上是统计行政复议机关根据自己享有的行政领导权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体现。

(3)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4)统计行政复议由不服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厉害关系人依法提供申请而启动,即有权申请统计行政的只能是不服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厉害关系人。电视大学资 (5)统计行政复议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是指行政复议申请的提出、申请过程及行政复议决定的做出等,均需依法定程序进行。3y&t\"c!w8c2L 统计行政复议范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统计行政复议事项的范围。统计行政复议范围,也可以理解为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哪些统计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复议审查权,或者统计行政机关的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引起统计行政复议。从相对人的角度来讲,是对哪些统计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5、简述统计行政诉讼的特征。 答:统计行政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星魂社区::: 国内著名电大交流社区 H)k$d+|;G y(o

特征:1、统计行政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即原告、被告具有恒定性2、统计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统计行政争议3、统计行政诉讼的标的是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4、统计行政诉讼的起因是相对人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持有民议,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5、统计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五、论述题

1、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由统计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设定和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守的准则。主要有:电大答案,电视大学教学,电大交 (1)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①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是法定的,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②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权主体只能是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即各级统计行政机关。③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不仅要求实体合法,也要求程序合法。

(2)公正、公开的原则。公正原则,就是指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查明统计违法事实,以事实为根据,没有违法事实的,不得给予统计行政处罚。给予什么统计行政处罚,要以统计法为准绳,与统计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不得滥罚。公开原则,是指作出统计行政处罚的规定要公开,要让全体人民周知,它是合法原则、公正原则的外在表现形式。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答案,国内较大的电大学生专业交流论坛7Z3h6v T/u7s;N\"Q7L

(3)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即“过罚相当”的原则。在统计法律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了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处罚种类及轻重减免条件,统计行政机关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应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范的规定执定,既不能对轻微的统计违法行为,给予很重的或者较重的统计行政处罚,也不能对社会危害相当大的统计违法行为,给予较轻的统计行政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2、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基本要求。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1)事实清楚。

(2)证据确凿。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依据。证据确凿要求:证据必须真实,认定案件所依据的证据都要符合客观真实情况;证据必须充分,要足以把案件中认定的事实证明清楚;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联系;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的排除。

(3)定性准确。就是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的性质。它是正确处理案件的重要前提,要做到定性准确,必须以案件事实为基础,以统计法律法规为判断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处理恰当。就是依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统计违法者以轻重适度、恰如其分的裁定处理。处理是否得当,主要看是否符合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是在对案件的性质、危害程度、违法情节轻重、责任大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处理。

(5)程序合法。就是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按照法定的方法和步骤办理。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既要做到实体合法,还要做到程序合法。

六、案例分析题

某镇经济普查办公室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清查摸底后,汇总全镇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为8000万元。该镇镇长认为这个数据偏小,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应在2至5亿元之间。于是召开专门会议,将2至5亿元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分解到各村委会。各村委会根据会议分摊的任务和指标,重新上报了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表。上报数为3.3亿元。请问:该镇镇长

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该镇镇长的行为属于“强令并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并编造虚假数据”的统计违法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第七条的规定,是不合法的。第一、认为8000万实际调查数据偏小,应在2至5亿之间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第二、如果发现数据计算或者来源有错误,也应当提出,由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依照统计制度核实订正;第三、利用会议的形式向各村下达任务分解指标是严重弄虚作假、强令并授意违法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