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585296 A(43)申请公布日 2019.12.20
(21)申请号 201910874171.X(22)申请日 2019.09.17
(71)申请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450099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
19号(72)发明人 张治成 姚卫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代理人 王山(51)Int.Cl.
A61K 36/78(2006.01)A61K 9/08(2006.01)A61P 11/02(2006.01)A61K 31/04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0585296 A(54)发明名称
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滴鼻剂包括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黄芩、薄荷脑和乳香;制备方法为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
再于文火中加热,麻黄、黄芩一起浸泡在麻油中,
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将薄荷脑和乳香共研,加入液体石蜡,搅匀,过滤后与前步麻油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滴鼻剂纯中药配制,组份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芳香通窍、活血止痛之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达89%。
CN 11058529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滴鼻剂包含的组分和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辛夷 25 ~30份;白芷 25~30份;鱼腥草 15~20份;丝瓜络 18~25份;皂角刺 10~15份;鹅不食草 18~25份;川芎 10~15份;麻黄 8~12份;黄芩 10~15份;薄荷脑 3~6份;乳香 6~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和黄芩一起浸泡在650
再于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后保留麻油;
~750ml麻油中48小时,(ⅱ)将薄荷脑和乳香一起研磨,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500~600mL,搅匀,过滤,得到混液;(ⅲ)将步骤(ⅰ)所得麻油和步骤(ⅱ)所得混液混合均匀,即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
2
CN 110585296 A
说 明 书
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应归属为“头风”、“鼻渊”等范畴。在《素问·气厥论》中就有关于该病的相关记载,其中有“胆移热于脑”的说法。慢性鼻窦炎多发于青少年群体,并且近年来患病人数明显增多,患者发病后会有明显的头痛、闭塞、流涕等症状,且患者易反复发作,不易完全治愈,患者病情进展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不佳、记忆力衰退等严重后果,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西医治疗中一般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方式,严重者施手术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中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但多是口服制剂,因此,发明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外用势在必行。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药物副作用大,服用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所述中药滴鼻剂包含的组分和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辛夷 25 ~30份;白芷 25~30份;鱼腥草 15~20份;丝瓜络 18~25份;皂角刺 10~15份;鹅不食草 18~25份;川芎 10~15份;麻黄 8~12份;黄芩 10~15份;薄荷脑 3~6份;乳香 6~8份。
[0005]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和黄芩一起浸泡在650
再于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后保留麻油;
~750ml麻油中48小时,
(ⅱ)将薄荷脑和乳香一起研磨,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500~600mL,搅匀,过滤,得到混液;
3
CN 110585296 A
说 明 书
2/3页
(ⅲ)将步骤(ⅰ)所得麻油和步骤(ⅱ)所得混液混合均匀,即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滴鼻剂纯中药配制,组份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芳香通窍、活血止痛之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达89%。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称取辛夷25g、白芷25g、鱼腥草15g、丝瓜络18g、皂角刺10g、鹅不食草18g、川芎10g、麻黄8g和黄芩10g,一起浸泡在650mL麻油中48小时,再用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保留含有药材萃取物的麻油;称取薄荷脑3g和乳香6g共研,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500ml,搅匀,过滤后与上步所得麻油混合均匀,即得中药滴鼻剂。[0008]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称取辛夷28g、白芷28g、鱼腥草18g、丝瓜络22g、皂角刺12g、鹅不食草22g、川芎12g、麻黄10g和黄芩12g,一起浸泡在700ml麻油中48小时,再用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保留含有药材萃取物的麻油;称取薄荷脑4.5g和乳香7g共研,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550ml,搅匀,过滤后与上步所得麻油混合均匀,即得中药滴鼻剂。[0009]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称取辛夷30g、白芷30g、鱼腥草20g、丝瓜络25g、皂角刺15g、鹅不食草25g、川芎15g、麻黄12g和黄芩15g,一起浸泡在750ml麻油中48小时,再用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保留含有药材萃取物的麻油;称取薄荷脑6g和乳香8g共研,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600ml,搅匀,过滤后与上步所得麻油混合均匀,即得中药滴鼻剂。
[0010]将实施例1所得的中药滴鼻剂进行临产实验验证。[0011]一、实验对象
将实施例1所得的中药滴鼻剂应用于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的102例患者,上述患者参照《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诊断、病例选择标准。病人按确诊顺序奇偶数被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其中男28例,女29例;平均年龄(33.8±5.1)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平均年龄(33.6±4.9)岁。[0012]二、治疗方案
对照组:口服抗生素(头孢克肟颗粒,商品名:世福素,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50mg/袋,国药准字H10940128,按说明书和体质量用药)1周。[0013]桉柠薇肠溶软胶囊:商品名:切诺;规格:0.3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401,生产企业: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
4
CN 110585296 A
说 明 书
3/3页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本发明中药滴鼻剂,每日三次,7d为一个疗程。使用方法:仰卧在床上,头垂下床沿,尽量后仰,鼻孔与天花板成垂直,每侧鼻孔2滴,滴完后,轻轻捏鼻翼,使其药液涂匀于鼻粘膜,静躺1min,即可起身。[0014]三、临床观标指标
症状体征量化计分标准(参考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0015](1)主症及次症为鼻涕(鼻腔分泌物)、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等症状的改变。[0016](2)体征:鼻甲肿胀程度;鼻内镜检查或鼻窦CT改变。[0017]其中主症及体征评分记为0分、2分、4分或者6分,次症评分记为0分、1分、2分或者3分。
[0018](3)慢性鼻-鼻窦炎主观病情的评估:使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将病情程度按视觉模拟量表进行量化,从最轻度的0分,到最难忍受的10分进行评分。
[0019]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判定:轻度0~3分;中度>3~7分;重度>7~10分。VAS是患者对病情严重度的主观评价指标。[0020]四、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和《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制定: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0021]临床治愈:治疗后鼻涕(鼻腔分泌物)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不显,鼻甲无明显肿胀,疗效指数N≥90%;
显效:治疗后鼻涕(鼻腔分泌物)、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症状明显改善,鼻甲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6.67%≤N<90%;
有效:治疗后鼻涕(鼻腔分泌物)、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症状较前有所改善,鼻甲肿胀程度较前有所减轻,疗效指数33.33%≤N<66.67%;
无效:治疗后鼻涕(鼻腔分泌物)、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症状及鼻甲肿胀程度无明显改变,疗效指数N<33.33%。[0022]五、数据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4.0。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0023]六、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为38.60%,总有效率达到92.98%,疗效显著,具体见表1。[0024]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弱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对照组55111891721.2869.09治疗组5722238436.7392.9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及其制备方法,滴鼻剂纯中药配制,组份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芳香通窍、活血止痛之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达89%。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