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第1~3题。
1.“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2.下列语句中,描写甲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下面对丙、丁两区域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线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B.此线与我国7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C.此线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此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对于河套平原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高寒农业
第 1 页 共 10
读右面景观图,完成第5~6题。
5.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 A.建筑技术不同
B.新疆昼夜温差大,多风沙 C.新疆降水较多 D.民族风俗不同
6.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江南地区( )。 A.气温高
B.风沙大
C.降水多
D.昼夜温差大
7.台湾自然条件优越,享有众多美誉。下列各种美誉不属于台湾的是( )。 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天府之国”
8.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B.气温高,有利于牧草生长 C.天气干旱,太阳能丰富
D.气温高,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
9.决定新疆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0.“……冰川环抱着草原,雄鹰盘旋在雪山”歌曲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1~13题。
第 2 页 共 10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12.划分乙区域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C.气候
B.习俗 D.人口
13.秦岭山脉大致呈(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4.依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省山地多,应大力发展温带水果种植 B.黄土高原地区应大力垦荒种粮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棉花生产 D.长江三角洲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15.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业基地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山东济南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6.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差异 C.地形类型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D.海拔差异
读香港、澳门图,完成第17~18题。
第 3 页 共 10
17.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内地 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C.澳门毗邻经济特区深圳 D.香港位于珠江口东岸
18.香港经济比澳门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香港比澳门面积大,人口多 B.香港有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良港 C.香港的自然资源比澳门丰富 D.香港有铁路与广州连通
“渝新欧”国际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被誉为“新丝绸之路”。读右图,完成第19题。
19.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新丝绸之路”沿线可以看见成群的藏羚羊
C.“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
第 4 页 共 10
D.“新丝绸之路”经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0.“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措施对实现“中国梦”不利的是 ( )。
A.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C.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2分)某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右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B.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D.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1)“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那么“银色中国”指的是 (填图中数码),这里能成为“银色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在“银色中国”,可以见到的牲畜是 (试举一例),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里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 和小麦。 (2)这位教授手上有两张中国的城市明信片(见A、B图),他想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城市的地理特征,请你将下列资料整理归类后介绍给他。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邻太行山脉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 ⑥历史悠久的古都 图片A所在城市的特征有 ,图片B所在城市的特征有 。 (3)③地区与④地区的界线是 。 22.(18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5 页 共 10
示意图
山脉名称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是 地区,B是 地区,C是 地区,D是 地区。
(2)C、D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3)B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本区域多 (填“内流”或“外流”)河。 (4)上表中两种生产活动分布于图中某山脉两侧,填写这条山脉的名称: 。 (5)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我国C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示意图
23.(18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6 页 共 10
(1)甘肃新疆主产区位于 (干湿区),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2)河套灌溉主产区地处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3)山东省位于 主产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广东省大部分位于 (温度带),主要粮食作物是 。
(4)比较山东和广东两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
(5)东北平原主产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农作物的熟制是 。 24.(12分)连云港的小铭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读“我国部分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7 页 共 10
(1)小铭同学所到的甲、乙两大地理区域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 为主。其中,甲地区是 (四大地理区域之一)。
(2)A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资源,国家在这里建设了大型的能源开发工程,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旅途中,小铭乘坐火车,经① 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珍稀物种繁多。近年来,局部地区出现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请为保护该高原湿地出谋划策,如退耕还草(林)、 (答一条即可)。
第 8 页 共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1.D 2.C 3.A 根据图示的区域轮廓、经纬线信息可以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我国的西北、青藏、北方和南方四个地区。 4.B 5.B 6.C
7.D “天府之国”是指四川的成都平原。 8.D 9.D 10.D 11.D 12.A 13.A
14.D 台湾省应大力发展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垦荒种粮,会破坏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棉花生产。
15.B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但因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不可能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济南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不是一年三熟。 16.B 17.D 18.B
19.B “新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沿线经过新疆,新疆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新丝绸之路”经过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新丝绸之路”不经过青藏高原,不能看到成群的藏羚羊。 20.B 二、综合题
21.答案 (1)② 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牦牛 河谷 青稞 (2)①③⑥ ②④⑤ (3)秦岭—淮河一线
22.答案 (1)青藏 西北 北方 南方 (2)0 800
第 9 页 共 10
(3)干旱 内流 (4)大兴安岭 (5)B
23.答案 (1)干旱与半干旱区 河水、地下水 (2)二
(3)黄淮海平原 旱地 亚热带 水稻
(4)同属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山东主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广东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区(或广东比山东热量条件好,降水较多) (5)玉米、水稻 一年一熟 24.答案 (1)畜牧业 西北地区 (2)天然气 (3)青藏
(4)设立自然保护区、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等
第 10 页 共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