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对于旧混凝土,由于受到大气中CO2的作用,使混凝土中未碳化的Ca(OH)2逐渐形成碳酸钙而变硬,因而在老混凝土上测试的回弹值偏高,应给以修正。修正方法与碳化深度有关。 方法:采用电锤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为15mm的孔洞,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吹去洞中粉末(不能用液体冲洗),立即用浓度1%的酚酞酒精液滴在空洞内壁边缘处,未碳化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已碳化的则不变色。然后用钢尺测量混凝土表面至变色与不变色交界处的垂直距离,即为测试部位的碳化深度,取值精确至0.5mm。碳化深度必须在每一测位的两相对面上分别选择2~3个测点,如构件只有一个可测面,则应在可测面上选择2~3点量测其碳化深度,每一点均应测试两次。
2、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主要测量的是哪些参数?相对于单独使用回弹仪或超声仪,综合法有哪些优点? 答:声速vi及回弹值Ri 优点:(1)减少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混凝土的声速值除受粗骨料等影响外,还受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混凝土含水量高,超声速度偏高,回弹值偏低;混凝土的龄期长,超声速度的增长率会下降,回弹值则因碳化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因此二者综合起来测试混凝土强度旧可以部分地减少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
(2)弥补相互不足,提高测试精度。一个物理参数只能从一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反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超过这一范围,它可能就不敏感甚至不起作用。超声回弹综合法与回弹法反映不同方面的混凝土强度值,只能反映混凝土表层2~3cm深度的强度情况。当混凝土强度较低、塑性变形比较大,且构件截面尺寸和内外质量有较大差异时,回弹法就很难反映构件的实际情况。而超声法则是以整个断面的动弹性反映混凝土内部密实度和弹性性质,通过超声速度vi建立f-v相关曲线来推算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较高时,弹性指标变化幅度小,相应声速岁强度变化的幅度也不大,其微小变化往往被测试误差所掩盖。由于综合法内外结合,又能在较低和较高强度区间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减小一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较全面的反映整体混凝土的质量情况,从而提高检测混凝土的精度。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检测结果比较准确;
缺点:作业要求有一定的工作条件,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对结构有一定削弱,属于半破损检验方法;在结构上作曲芯样数量受到限制;
4、模型试验的特点?应用方面? 答:特点:
(1)经济性好。由于结构模型的几何尺寸一般比原型小很多,因此模型的制作容易,装拆方便,节省材料、劳力和时间,并且同一个模型可进行多个不同目的的试验。
(2)针对性强。结构模型试验可以根据试验的目的,突出主要因素,简略次要因素。这对于结构性能的研究,新型结构的设计,结构理论的验证和推动新的计算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3)数据准确。由于试验模型小,一般可在试验环境条件较好的室内进行试验,因此可以严格控制其主要参数避免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应用:代替大型结构试验或作为大型结构试验的辅助试验;作为结构分析计算的辅助手段;验证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P202
5、什么是伪静力试验?加载规则有哪些? 答:伪静力试验方法是目前研究结构或构件性能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是采用一定的载荷控制或变形控制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使试件从弹性阶段直至破坏的一种试验。
规则:力控制加载;位移控制加载;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P228
6、常见的抗震试验方法有哪些?简述如何评定结构物的抗震性能。
答:方法:伪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试验。
评定:质量大、刚度大、周期短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惯性力较大;刚度小、周期长的房屋位移较大;特别是当地震波的周期与房屋的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引起共振现象,地震反应加剧。
(1) 利用滞回环的曲线图形:正截面破坏——菱形;剪切破坏和主筋粘结破坏——方形;主
筋滑移量变大和斜裂缝的张合——Z形。
(2) 骨架曲线——用于非弹性地震。反映构件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多数情况下低于单调
加载,强度降低因素(混凝土、钢材强度分散性;材料性能;构件裂缝的闭合;低周疲劳。)反映在构件承载力上则又因受力特征而异。
(3) 延性:其大小对构件抗震能力有很大影响,用延性系数表示。在同样截面的钢筋混凝土
压弯构件中,杆件愈长,即愈柔性,延性系数反而愈小。表达式:
构件长度和边界条件相同时才有意义。
(4) 变形能力:构件愈长,变形能力愈大;愈短,变形能力愈小。
(5) 刚度:与位移和循环次数有关。本身一直在变化中。为了地震反应分析需要,往往用割
线刚度代替切线刚度。刚度的退化:刚度值随循环周数和位移增大而减少。
(6)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与功比系数:经常用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的大小作为一个方面来判别结
构在抗震中的耗能能力。按滞回曲线的面积来计算。
(7) 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需要有恢复力模型。常见的有:双线型、三线型、Clough
模型和D-TRI模型、滑移型。
7、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哪三类? 答:过失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8、静载试验中,在正式试验之前要对试件进行预载,其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
答:目的:使试件各部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荷载与变形关系趋于稳定;检验全部试验装置的可靠性;检验全部观测仪表工作正常与否;检查现场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起演习作用。总之,通过预载试验可以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并将之解决在正式试验之前,对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具有一定意义。
进行:预载一般分三级进行,每级取标准荷载值的20%。然后分级卸载,2~3级卸完。加卸一级,停歇10min。对混凝土等试件,预载值应小于计算开裂荷载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