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7期 世纪桥 No.17.2010 (总第208期) Shi Ji Qiao (General No.208) 订古同 祖刘邦的人才管理术 具圣姬 (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 摘要:汉高祖刘邦具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具有领导者的素质。他信任人才,重用人才,能充分动员他们的积极 性,x.fi ̄警戒和统领全局。于是当时天下英雄豪杰都投奔到他手下,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并且最终打败了项 羽,走向了全面的胜利道路。刘邦也认为自己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知人善任”。 关键词:刘邦;项羽;人才管理术;知人善任;领导力 一、序论 划。当人才碰到能够实现自身理想的领导时,就会竭尽全 刘邦(公元前256—195)沛郡丰邑人,是汉朝开国皇 力去辅佐领导。 帝,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刘邦虽然是奠基汉朝 汉高祖刘邦会“人尽其才,知人善任”。就是这一点在 400年历史的开国皇帝,但他的学识达不到成为官吏的标 成就他的帝王大业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刘邦通过奖赏与 准,军事方面也不足以攻城略地,而他却具有非凡的管理 官职提拔获得了部下的衷心,部下们在战场上不惜性命敢 人才的能力。他将张良、韩信等当时的旷世异人杰出人才 打敢拼。领导的适当的奖赏总是会有效果。领导也要果 归为己有并服从于自己,并在与项羽的霸权争夺战中取得 断分给部下权利,只有这样成就大业之日才能指日可待。 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汉王朝,登基帝位,成为汉高祖。 三、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刘邦的雄志与计谋、忍耐心及用人术 项羽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是反秦起义军中比较 等已经胜过项羽好几倍,所以刘邦战胜项羽绝对不是偶 有实力的强军队伍。秦国灭亡后,其形式突变,项羽和刘 然。本文想介绍一下能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夺天下的 邦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一统天下的霸权争夺战。 人才管理术。 刘邦和项羽的战争持续了4—5年,共有7O多场大型 二、刘邦心胸宽广招引天下人才 战争、4O多场局部战争。刘邦的军事力量逐渐衰弱,多次 一般来说与刘邦相比,项羽阴险狡猾总是想方设法害 被项羽所打败。刘邦在这期间也多次负伤。项羽的军队 人,他还生生活埋自己攻略地域中的百姓。同时项羽往西 虽然取得了众多的胜利,但是他的军队纪律混乱,他的部 边进攻的时候杀戮成性,咸阳秦国宫殿被他焚毁,所经过 队所经过的地方从未停止过虐杀与掠夺。项羽对人的疑 的地方都被他给破坏地惨不忍睹。秦国百姓对他极为失 心也重,不会用人,竟然还怀疑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范增。 望,但却因为恐惧而不敢言只好服从。 范增最后无法忍受项羽,辞官归里。 刘邦的性格中虽没有足智多谋的优秀,但是他会抓住 公元前202年冬天,项羽军队驻扎在垓下,但那时士 机会,知道借助别人的力量帮助自己实现愿望。进入咸阳 气削弱得差不多了。刘邦下令大将军韩信在垓下埋伏项 的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发令“废止所有残酷的秦国法 羽,层层包围他的军队。项羽军中已无粮草,他三番五次 令,让官吏和百姓像往常一样享受安逸的生活”。秦国百 想突出重围,但未能如愿。 姓欢呼雀跃,生怕刘邦无法成为秦国皇帝。 刘邦击破项羽之后在山东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各诸 但更重要的是,刘邦、项羽二人对待人才的管理和使用 侯和将军都拥护他为皇帝。他就是汉高祖。与项羽相比, 的差异决定了天下争霸的胜负结局。项羽怀疑对自己忠诚 刘邦虽有很多不足,但他有一点比项羽强,那就是用人之 的臣子,对他们的待遇不公,继而失去了一个个人才,结局 道。刘邦善于管理人才,对奖赏与官职提拔从不吝惜,旗下 就是在斗争中败给了刘邦。相反刘邦的部下人才济济,在 将帅和谋士纷纷前来投靠。项羽虽有很多优点,但他并没 他周围聚集了很多像韩信、张良、樊哙、陈平等人才,刘邦悉 有充分利用这些,最后在垓下败给了刘邦,葬送在乌江。 心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尽情发挥自身的才干。 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但后来帮刘邦成就了大业。 如此可见,领导与部下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虽说是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会一统天下。项羽与刘邦的相反 领导选人,同时部下也会选择自己的领导。领导的自身能 命运在于两人是如何重用韩信的。项羽把卑贱的职位给 力就在于能否指出未来发展方向(vision)。领导与人才会 了韩信,而刘邦封他为大将军。野心勃勃的韩信梦想着要 共同树立未来,齐心协力去实现这个共同的未来发展计 (下转第37页) 收稿日期:2010—07—16 作者简介:具圣姬(1963一),女,北京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32・ 深刻。这同样是美术塑造的结果。 (二)美术留住了电影造型的美感 增强电影的艺术效果,也将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得以痛快 淋漓地发挥。 在电影艺术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场景空间 在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它的美术属性的表现被看 中。因此,场景的布置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气场 作是影片水平的重要标志。每一部电影在最开始的阶段, 等。在好的电影作品中,人物、环境、道具要互相协调,又 美术师就要通过阅读剧本来把握主题,确定基调,从而进 浑然一体,情景交融,为整体的电影艺术增添亮色。电影 步确定其造型。然后才能进行场景的拍摄。在电影的 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离不开美,而电影中的美的获得都 后期制作中更要使用美术手段进行处理,以便达到良好的 是通过美术来实现的。这一点在动画电影中表现得更为 艺术效果。为此,有很多有美术经历的电影大师更是恰到 明显,因为动画电影中的卡通人物形象都是通过电影美工 好处的将自己的美术修养和技巧体现在自己的电影创作 进行创作的,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以达到动画的效果。 当中,像日本的电影大师黑泽明早年学习绘画,深受日本 像深受儿童喜爱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影片都是运用 传统美术影响,他的影片的视觉风格洗练,纯净而古朴。写实的美术手段制作出来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 为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黑泽明的许多影片都是先画好 镜头画面,而在实际拍片时,他甚至要求演员按照构图中 美术的作用使得这一系列的电影获得好评如潮。 指定的位置来表演,不能因偏离造成构图中的不均衡。黑 (三)电影中的光影、色彩都离不开美术 众所周知,光影和色彩是电影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因 泽明可谓是将美术在电影的创作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素,一部影片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在影片向观众展 电影美术就是一部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导演 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观众导演所要着重表达的东西,并 的意图、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制作的拍摄场景、人 能烘托剧情气氛,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光影和色彩是表 物造型等关乎视觉及美术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 达浓烈感情最有效的无声语言。色彩的基调、光影的变化 了美术,电影就没有了生命。美术不仅为电影形象的典型 往往是剧情、感情产生张力的有效手段。电影《红高粱》是 性和艺术性提供了保证,也为电影中的环境、光影、色彩提 色彩美在影片中应用较为成功的例子。张艺谋用绚丽愉 供了依据。美术的发展必定会大大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悦的红色调,抓住了观众的眼睛。电影中大面积的红色, 而电影水平的进步也同样会促进美术水平的提高。 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红色既给观众以热血沸腾的震 参考文献 撼力,又融人了强烈的民族精神,表现电影中的角色敢爱 [1]高国良.我说电影美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 敢恨、朴实无华的性格。而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 (2). 的画面则以黑白为主色调,这样既符合了故事发生的时代 [2]赵少平.电影美术空间思考[N].中国电影报,2006— 05—04. 背景和生活真实,也切合那种场景和那份心情。在《英雄》 影片中,导演用黑白红为主要变化的颜色表现剧情的起 [3]常小风.论电影美术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J].电影 伏,以灰色融合其中,达到了整体色调的细腻典雅,使色 评介,2007,(17). 彩、画面和情节水乳交融。把光影和色彩融合到影片中, [责任编辑:杜红艳l 一(上接第32页) 善用人才。 领导并不亲自去干某些事情,如果每件事情都要由领 导干的话,这种领导绝对不可能成为好领导。一个领导要 掌握自己的人才,如果让部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各自发挥 成为诸侯和宰相。所以自然会往刘邦这边靠拢,最终为刘 邦平定了天下。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招来诸大臣和将帅摆宴席, 询问自己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功臣中有人说项 羽猜忌贤才,厌恶有功之人,赏罚不明,得土地而不与他人 分享,这就是项羽失天下的原因。 而刘邦这样说过,“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 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 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项羽用人时百 般怀疑,而刘邦却用人不疑,任用后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 所以得到了天下。 自身能力的话,这个领导就算成功了。刘邦早就知道了这 重要道理,于是他成为了团队的核心人物。 综上所述,刘邦具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具有领导者 的素质。他信任人才,重用人才,充分动员他们的积极性, 又能暗暗警戒和统领全局。于是当时天下英雄豪杰都投 奔到他手下,组成了最优秀的团队,以至打败了项羽走向 了胜利的道路。刘邦也认为自己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知人 善任”。 参考文献 [1]贾东荣.论刘邦的授权艺术[J].英才高职论坛,2007, (3). 如果—个人想成功就要像刘邦一样悉心听取别人的意 见,绝对不可以拒绝对自己有用的意见。不要害怕别人比自 己优秀,能利用比自己优秀的人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 [2]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易中天.刘邦用人的八个特点[N].中国邮政报,2006 年6月17日. 刘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的最大的优点是能够 准确认清自己的缺点,能够好好把握别人的优点。刘邦是 清醒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四、结论 [4]牛廷顺.刘邦的六大用人之道[J].人才资源开发, 2009,(7). 刘邦特有的智谋与策略是整个事业成功的重要根本。 能够识别人才,人尽其才是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核心内 [5]田耕滋.论刘邦的领导艺术[J].唐都学刊,1997,(3). [6]周大江.草莽皇帝割邦的待人之道[J].廉政嘹望, 2009,(3). 容。在这里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看清人,然后是人尽其才地 [责任编辑:杜红艳]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