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对今教学设计

来源:易榕旅网


《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子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2个字。

2.借助图片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课文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熟练朗读对韵歌。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对韵歌》,集体背诵。

师: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对韵歌。(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 初读识字

1. 借助图片,认读词语

出示图片(严寒、酷暑、朝霞、夕阳),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适当讲解,体会词语意思,然后认读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圈出生字,划出新词,再读一读。

3、生自学。

4、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师总结:对子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5、小组合作识字,师巡视指导。

6、全班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读、领读)

(2)去熟字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指读)

(3)去拼音读生字(男生读、女生读、大声读、小声读·) ·

(4)气球游戏认字

7、交流识字方法

三、读文感悟

1、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认字认得真不错,现在生字宝宝跑到课文中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读自己读课文吧!

2、指读课文

3、出示课文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理解“和风”“细雨”的意思。

4、谈感受。

5、师范读课文。

6、生带自己的情感再自读课文。

7、指读课文。

8、师生对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生读。

2、观察“古、细”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古;上下结构,注意上大下小,横要长。

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指导书写。

4、生练写。

5、反馈评价。

五、拓展延伸

对对子是我国独有的,课后搜集对子歌或者自己试着出出对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