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吕梁市“三北”防护林混交造林模式

来源:易榕旅网
吕梁市“三北”防护林混交造林模式

吕梁市\"三北\" ----- ▲■ r ------ 』■•-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 ,是一个 被黄土覆盖着的山地高原 .全市总面 积2.11万km2,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

积的92%.现有耕地62万hrn2,林地

38.17万hm2,宜林荒山荒坡29.81万 hm2,坡耕地39.56万hm,其中25.以 上的坡

耕地11.33万hm.

吕梁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年平均降水400mm~600mm而且 50%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在 7月~9月

的 3 个月.春季多风少雨 ,空气及土 壤干燥是造成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 主要原因 .全年无霜期 140天~180 天.太阳能辐射总量 130千卡~140千 m2.年日照时数达到2500小时一

2800小时,10~C以上的有效积温

33029C,属光能高值区,且垂直温差 和昼夜

温差大 .更有利于植物干物质 的积累. 吕梁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 , 由较高海拔的石质山区向深被黄土 的丘陵沟壑区倾斜延伸 ,横贯全境 , 构成屋脊形的吕粱山地地貌 .按地形 地貌.全市可以分为 3个大区:一是 沿吕梁山主山脊的中部高寒区 ,海拔

900m以上,总面积19.70万hm2,占 全市面

积的32.90%,年降水498mm~ 576mm,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 喜湿耐寒的树种生长 .该区林草覆盖 率较高 .是吕梁山区主要森林区 .二 是东部丘 I 龟及平原区 ,是吕梁山向汾 河谷地延伸部分 ,总面积 35.10万

hm2,其中丘陵面积18.2O万hm.,平 原面积16.90万hm2年降水4,60mm~ 655mm.丘陵区

是该市主要的核桃产 区,平原区则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三 是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是吕梁山向 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 ,面积 106.70万 出亟兰些兰 22 垒±签塑

FDRESTRY0FsHANxl 防护林混交造林模式 0

任连功陈舜川樊小军 hm,占全市总面积的

50.40%年均降 水441mm~575mm.区内梁峁交

错,沟 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 ,土壤瘠薄,自 然植被稀少 ,是吕梁市水土流失重灾 区,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 吕梁市生态条件恶劣 ,造林成活 难度大,林木生长缓慢 ,使用单一树 种造林郁闭较慢 ,生态效益较差 ,经 济效益也较差 ,因此多采用乔乔 ,乔灌, 乔草,灌草模式 .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

1 油松(侧柏),刺槐混交模式

1.1 立地条件 吕梁市中部高寒山区的部分山

区海拔900m~l400m,年均气温7 C , 年降水

550ram左右,无霜期140天, 土壤以褐土 ,

灰褐土为主 .

1.2 技术思路

海拔900m-1500m是吕梁山由 低海拔向高海拔的过渡区 ,树种选择 少,而油松 ,侧柏,刺

槐又正好适宜 . 油松生长缓慢但长远效益好 ,而刺槐 生长迅速但长远效益差 ,二者搭配可 优势互补 ,并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

1.3 主要技术措施

1.3.1 整地主要采用带状块 , 状混 交,按 1:1 比例混交 ,150cmx2OOcm 或

lOOcm300cm~:f2r 距,采用径流或 水平沟整

地 ,陡坡小地形用鱼鳞坑整 地.

1.3.2造林油松,侧柏用2年〜3年 生实生苗

或 2 年生容器苗 ,刺槐用 1 年生苗.油松,侧柏起苗要蘸泥浆及 时运输栽植 ,刺槐采用截干栽植 ,秋栽 埋土御寒防旱 ,春栽宜早可适当深栽 .

1;4 成效及目标 此模式可利用刺槐生长的特

点 快速增加植被 ,减少水土流失 ,长期 叉可利用油松 ,侧柏生长期长和经济 效益好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 效益和经济效益 .

1.5 适宜推广区域 适宜海拔 900m~1300m 地

区. 2油松(落叶松 ,侧柏),柠条(沙棘) 混交模式 .

2.1 立地条件 吕梁山中部高寒山区 ,海拔 900m 以上的地方 ,年降水 550nmx~676rnm,

年均气温4oC,..9qC无霜期110天一 160 天,土壤为褐土 .

2.2 技术思路 油松,落叶松,侧柏生长缓慢但

长 期生态效益较好 .柠条为灌木 ,生长 迅速而且也不与乔木争夺空间 ,在近 期可形成立体屏障 ,减少水土流失 . 因此,油松(落叶松 ,侧柏),柠条(沙 棘 )混交是较为科学

的配置 .

2.3 主要技术措施 采用行间混交或者株间混

交 ,按 80cmX6Ocm 行距整成水平沟或径流 整地,油松,侧柏,落叶松按 200cmX 300cm 株行距栽植 .柠条按 60cmx 300cm 穴行距春秋点播在挡水墙内 上侧,沙棘可采用分根 ,播种或容器 苗栽植 .针叶树秋栽宜迟并埋土御 寒,防旱,春栽宜早.运苗要打泥浆 , 装塑料袋 ,栽植后要封山禁牧 . 2.4成效及目标 柠条繁殖能力强 .会很快发挥水 土保持效果 ,而针叶树种有较长的经 济及生态效益 ,乔灌混交也增大了立 体防护能力 .

2.5 适宜推广区域 适宜在高寒山区的阴坡 ,

半阴坡 及河滩谷地 ,针叶树种与柠条混交是 高寒山区造林的重要模式之一 .

3 刺槐 ,柠条混交模式

关于封山育林的实践和思考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 萌蘖能力的疏林 ,无立木林地 ,宜林 地 ,灌丛实施封禁 ,保护植物的自然 繁殖生长 .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 .促 进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 ;以及对 低质 ,低效有林地 ,灌木林地进行封 禁 .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 . 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新 的封山育林技术规程拓展了封山育 林的范围 ,进一步丰富了封 IlI 育林的 内容.原先封育对象只有疏林地和无 立木林地 ,现在叉增加了官林地以及 低质,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封育 改造,扩大了封I【I

育林的作业范畴. o 高耀旭 澄清了以前关于封山育林模棱两可 的一些观念,使林区圭寸…育林有了更 好的操作性 .使林业生产中一切管护 措施都从封山育林中找到了理论依 据.有利于林业生产建设 .

1 封山育林在林业实践中的重要性 进入 21

世纪,党中央,务院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 ,对林业 作出了全新的科学定性定位 ,我国的 林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确 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 ,整 合了生产力布局 ,相继启动实施了六 大林业重点工程 .林业建设步入了一 个加快发展的新时代 .营造林『 I 二作作 为林业发展的主体 .也呈现出良好的 发展势头 ,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森林 质量不断提高 .封山育林作为营造林 工作的一项造林方式 .在扩大森林面 积 ,增加森林资源 ,加快国土绿化 .改 善生态环境 .保护农牧业生产 ,促进 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封山育林是一项成本低 ,见效 快 ,效果好的森林资源培育方式 ,是 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生态建 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与人_T造林相 比.其恢复植被生态功能和效益更 好,更能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据不

3.1 立地条件 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部

分丘陵区 ,土壤干燥.沟壑纵横 ,水土 流失严重 ,土壤瘠薄,春季干旱 .夏秋 多雨•年均气温7oC~9~C,年降水 450ram左右,造林成

活难度大.

3.2 技术思路

选择耐旱 ,耐瘠薄 ,适应性强的 刺槐 ,柠条混交可以迅速恢复植被 , 达到立体防护目的 ,而且刺槐叶 ,柠 条叶也是很好的牲畜饲料 ,不失为干 旱山区脱贫致富 ,改善环境的叉一较 理想的造林模式 .

3,3主要技术措施 3.3.1整地可用水平沟 ,

水平阶 ,径流 及鱼鳞坑整地 ,阶沟间距

300cm 或 400cm.

3.3.2 栽植最好采用行间混交 ,减少 相互竞

争 .柠条可条播或穴播 ,穴距 60cm,春早秋晚播种,防止水淹泥淤. 刺槐秋季按 200cm 的株距截干栽植 并埋土防寒防旱 ,春季宜早,视墒情 确定栽植深度 .

3,4 成效及目标 刺槐,柠条是抗逆性较强的

树 种,二者搭配不仅迅速恢复植被 .发 挥水土保持作用 ,而且作为饲料林亦 可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

3.5 适宜推广区域 可在海拔 1300m 以下地

区特别 是陡坡荒沟荒坡造林树种中搭配 .

4 山杏 I 山桃 ),柠条模式

4.1 立地条件 吕梁市大部分地区土壤瘠薄 ,

春 早严重.年均气温6~C~11~C无霜期

110天180天.年降水 400mm

600mm.50%以上降水集中在 7月一 9 月 ,造

林成活难度较大 .

4.2 技术思路

Ih 杏 ,柠条都具有较好的适应 性,既耐寒叉

耐旱 ,既可以在高海拔 地区应用 ,也可以在低海拔地区栽 植.二者搭配可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 生.而且 tit 杏,柠条分别具有较好的 药用和饲用价值 .

4.3 主要技术措施 4,3.1整地可采用鱼鳞

坑 ,水平沟及 径流整地 依150cmx200cm或

100cmx300cm进行行间混交或不规 则块状混

交 .

4.3.2栽植柠条采用春 ,秋播种,山 杏可采用

秋季直播或冬季沙藏 ,雪 藏.在春季催芽后点播 .柠条,山杏也 可以用当年或次年生苗木栽植 .出苗 后主要防治野兔 ,田鼠危害

4.4 成效及目标

山杏 ,柠条适应性广 ,生长速度 快 ,能较快起到水土保持效果 ,并有 较好的药用和饲用价值 ,成林后山杏 还可以嫁接食用杏 ,仁用杏等 .为发 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

4. 5适宜推广区域 吕梁市大部分地区均适

应 .

(作者简介 :任连功.男.山西农业 大学毕

业 .吕梁市林业站 .高级工程师 . 陈舜川 .山西农业大学毕业 .吕粱市林业 技术推广站 .工程师 ,樊小军 .男.西北林 学院毕业 .吕梁市林业勘测设计队 .工程 师:收稿日期 :2(/(15-10-27) 出苎堡些 !垒±墨塑

R)RESTRYoFsHANxl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