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长足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将BIM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以提高管理水平。
标签: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水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存在盲目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认真的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经相关部门同意之后,开设听证会,在获取广大群众认可之后方可进行立项。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并没有对当地的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进行多方调查就进行盲目立项,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1.2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工程中标之后,转包分包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障。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之前应做好整体的规划,应做好开工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计划。但是,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在开工之前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勘察,盲目施工,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困难重重,使得人力、财力、物力均有很大浪费。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不规范、监控不到位以及合同管理力度不够,缺少专职造价人员等等,都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1.3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难度大、技术性强、工程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展开就必须确保资金的充足,并能及时投入到建设当中。但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这也是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根源所在。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 严格落实“四项制度”。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应严格落实“四项制度”。认真落实法人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现场管理。确保招投标阶段的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提高招标阶段的透明度;对中标单位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违法分包及转包现象。加强合同管理力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念,这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随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压迫式管理制度已经受到了员工的抵触,矛盾冲突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发展的新思维。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处处关心员工,充分考虑员工的切实需求,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
2.3 加强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控制。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应对工程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等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安排,对工程进行整体布署,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加强各单位、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力度。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控制在合同范围内。
除此之外,应加强投资规模的控制力度,在规划设计阶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投资规模,做好可行性研究,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资金的划拨及时,投入充足。
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BIM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建筑行业、水电行业以及机械设计等行业得以快速发展。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BIM的应用将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的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内都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大幅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实现了项目的协调管理。与建筑行业相比,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BIM环境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从计划阶段一直到竣工验收阶段,BIM技术不仅提供了硬件设施,还对建模的原则、标准进行了规范。并且BIM环境下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安全风险措施进行管理。并且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协调管理。第一个阶段为规划阶段,该阶段为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阶段,在BIM环境下确定BIM应用的目标,并对整体流程进行规划;第二个阶段为组织阶段,该阶段是在对BIM的应用目标、应用的流程以及应用点确定之后,根据各利益相关方所提出的要求,划分参见方的工作职责,并对各方进行协助的BIM流程进行定义;第三个阶段为实施阶段,该阶段通过各参见方的人员职责划分,来实现BIM信息的共享和应用;第四个阶段为运行维护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完工之后的维护工作、资产的管理工作、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以及BIM模型的维护等工作。
在BIM环境下,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管理并不只是简单的对各参见方的工作职责进行组合加工,根据各参见方的任务和角色,采用BIM协同手段,对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在BIM环境下,通过分析各个阶段所存在的
问题,进行协同管理,以提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4、结语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迅速。通过分析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认识到其管理过程需要进一步完善,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来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卫华,胡爱龙.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吉林水利,2015(01):54-56.
[2]付杨.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09):201+204.
[3]李时媛,袁宏波.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4):263-2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