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
治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郑政办[2010]64号 【发布部门】郑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6.24 【实施日期】2010.06.2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2016)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郑政办〔2010〕64号 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0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 1 / 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规定,结合全市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
灾害发育特征,制定本方案。 一、2009年全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09年,我市共发生各类小型地质灾害12起,其中滑坡1起、崩塌2起、地面塌陷4起、地裂缝3起、地面沉降2起,经济损失22万元,没有人员伤亡。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区和矿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是强降雨和人为工程活动。 二、地质灾害类型和隐患点的分布特征
我市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西南部、西部和沿黄河地带的山区、丘陵区和矿区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地质灾害以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类型为主。山体崩塌、滑坡隐患点在全市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分布较广,尤其是削坡修路、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等人为工程活动造成的隐患点数量多,分布相对集中;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登封、荥阳、新郑等地的山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地下开采的煤矿、铝土矿等矿区,属地下采矿引发的采空区塌陷。
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区与防治责任单位
2010年我市重点防范的县(市、区)是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惠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原区等。主要隐患区段和责任单位如下:
(一)河洛-北邙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巩义市人民政府、荥阳市人民政府、惠济区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北部黄土丘陵以崩塌、滑坡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巩义市河洛镇、站街镇,荥阳市汜水镇、王村镇、高村乡、广武镇及惠济区古荥镇一带,面积约130km2。该地段黄土崩塌、滑坡特别发育,且规模大、危险性强、致灾后果严重。其中,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崩塌、滑坡被省里列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康店-河洛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巩义市人民政府 2 / 3
该地段为西北部黄土丘陵以崩塌、滑坡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区域属巩义市康店
镇、河洛镇一带,面积约100km2。该地段黄土崩塌、滑坡发育,且规模较大、危险性强。
(三)大峪沟-刘河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巩义市人民政府、荥阳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巩义市大峪沟镇、竹林镇、新中镇及荥阳市刘河镇、崔庙镇、贾峪镇一带,面积约
该区域煤
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灾害发育,且有规模大、危险性强、危害范围广等特点。该地段是巩义市、荥阳市重要经济带,厂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 (四)牛店-白寨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新密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区域属新密市牛店镇、米村镇、城关镇、岳村镇及白寨镇一带,面积约145km
2.该地带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分布较广,现有不稳定塌陷20多处。该地带是新密市重要的经济发达区,厂矿林立、人口密集。
(五)平陌-超化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新密市人民政府、登封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登封市大冶镇及新密市平陌镇、超化镇一带,面积约
该地带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分布较
广,现有不稳定塌陷30余处,致灾作用明显。该段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铁路、河流穿越该段。
(六)白坪-徐庄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登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