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来源:易榕旅网
国际经贸

 7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分析及政策建议

郑国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 要: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合作卓有成效,贸易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贸易地位日益凸显。在中泰双边贸易合作中,中国对泰国出口以制造业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贸易产品日趋多样化;贸易关系竞争性较强,互补性较弱。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中泰应增进政治互信,依托两国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互补性产业投资,优化贸易产品结构,扩大互补性产品出口,减少竞争性产品出口;务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提升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实现中泰双边贸易互利共赢与快速发展。关键词:中泰贸易;互补性;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7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8-0007-04  一、中泰贸易合作发展现状

2014年的146%小幅升至168%,在中国进口贸易中排(一)贸易规模

名第十位,占比由2014年的196%小幅升至221%。泰自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边贸国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排名第四,占比为1598%,仅次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75年,中泰双边贸易

于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

额仅为0246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泰国出口01067

(二)贸易层次

亿美元,中国自泰国进口01395亿美元,中方贸易逆差按照SITC分类标准: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00328亿美元。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制造业产品,第6、8类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5、7、9类为立,中泰经贸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双边贸易发展驶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2

001—2015年,在中国对泰国“快车道”。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出口贸易商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压力持续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滑,全球贸易发75%—80%,初级产品相对较少,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展萎靡不振,然而2015年中泰双边贸易“逆势而上”,保占比呈下降趋势,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略微上升。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双边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在中国自泰国进口贸易产品中,初级产品占比相对较高,75532亿美元,同比增长401%,为两国建交时双边贸基本维持在5

0%左右,相对稳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易额的3000多倍。其中,中国对泰国出口38310626亿品增长乏力,占比徘徊在10%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美元,同比增长1171%,中国自泰国进口37221138亿是主导(见表1)。

美元,同比下降288%,中方贸易顺差1089488亿美元。

表1 2001—2015年中泰双边贸易层次演进

随着中泰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相互贸易地位日益凸显。2015年,中国在泰国对外贸易中已连续三年蝉中国对泰国出口(%)中国自泰国进口(%)联首位,中泰贸易额占泰国外贸总额的1829%。其中,年份劳动密集资本与技劳动密集资本与技中国在泰国进口贸易中雄居榜首,占比由2014年的初级产品型产品术密集型初级产品术密集型1505%提升至1896%;中国在泰国出口贸易中位居第产品型产品产品二,仅次于美国,占比由2014年的1684%提升至200123.0257.8119.1750.4040.309.301765%,中国已成为泰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同期,200222.4159.6817.9147.2742.7010.03中泰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相对低微,占比仅为200321.1656.5622.2842.9947.509.51191%。泰国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排名第十一位,占比由

200420.9649.2529.7941.2250.518.27  [作者简介]郑国富(1981-),男,瑶族,广西恭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东盟国家经济。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5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关于中泰(崇左)产业园发展瓶颈与政策效应调研”(项目编号:2015DY01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8国际经贸

中国对泰国出口(%)中国自泰国进口(%)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HS90),金额为9

63152亿美元,占251%。年份初级产品劳动密集资本与技劳动密集资本与技同期,在中国自泰国进口产品中,电机、电气设备及型产品术密集型初级产品产品型产品术密集型产品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HS85)位居首位,金额为200518.1250.3031.5837.5054.787.728290215亿美元,占2227%;第二位为核反应堆、锅炉、200618.7653.0328.2141.3353.275.40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HS84),金额为6830599亿美200722.0150.7127.2838.0056.825.18元,占1835%;第三位为橡胶及原料(HS40),金额为200822.9247.9929.0937.3158.474.224007991亿美元,占1077%;第四位为塑料及其制品200924.2152.1823.6137.7457.894.37(

HS39),金额为3548175亿美元,占953%;第五位为201023.5848.7027.7241.8653.184.96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HS90),金201124.8148.5826.6146.9248.045.04额为1

800919亿美元,占484%;第六位为食用蔬菜、根201222.5051.0626.4450.5044.395.11及块茎(

HS07),金额为1706224亿美元,占403%;第201324.5250.2525.2355.8537.466.69七位为有机化学品(HS29),金额为1499454亿美元,占201425.8449.3124.8552.1838.769.06403%;第八位为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HS71),金额为1325403亿美元,占356%;第九位201525.8151.5222.6746.2642.3511.39为木材及木制品,木炭(HS44),金额为1261271亿美  资料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元,占339%;第十位为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三)贸易产品结构

水果的果皮(

HS08),金额为1168638亿美元,占2015年,在中国对泰国出口产品中,电机、电气设备314%,主要包括香蕉、榴莲、山竹和红毛丹等热带水果。

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HS85)位居首位,金额为(四)贸易结合度

8634501亿美元,占2254%;第二位为核反应堆、锅炉、贸易结合度(TCD)主要用于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HS84),金额为6515107亿美相互依存关系,其数值越大,表示两国贸易关系越密切;元,占1701%;第三位为钢铁(HS72),金额为2012015反之,则越疏远。公式为:

亿美元,占525%;第四位为塑料及其制品(HS39),金额为1453173亿美元,占379%;第五位为钢铁制品TCDXab/Xa

ab=Mb/Mw

HS73),金额为1301064亿美元,占340%;第六位为其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贸易结合度,Xab

表示a车辆及其零件、附件,铁道及电车道车辆(HS87),金额为国对b国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额,Mb表示b国进口1255250亿美元,占328%;第七位为家具,寝具、褥垫、额,Mw表示世界进口贸易总额。

弹簧床垫、软坐垫及类似填充制品(HS94),金额为1975—2015年期间,大多数年份泰国对中国贸易结1194920亿美元,占312%;第八位为食用水果及坚果,合度指数均大于1,即泰国对中国贸易关系相对为密切。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

HS08),金额为1114640亿其中,

1980年泰国对中国贸易结合度指数达到历年最高美元,占291%,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柑橘等温带水值,此后该值趋于下降。1993—2015年,该值保持相对较果;第九位为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平稳。同期,大多数年份中国对泰国贸易结合度指数均(HS03),金额为991597亿美元,占259%;第十位为光

小于1,即中国对泰国贸易关系相对松散,仅1976年

图1 1975-2015年中泰贸易结合度变化情况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际经贸

 9和1982年等个别年份曾出现过大于1的情况。近年来,优势;若RCA≤08,表示该国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即缺乏中泰贸易结合度指数逐年递增,双边贸易关系日益密切。竞争优势。

2015年,泰国对中国贸易结合度为1782,同比提升(二)两国贸易产品显性比较优势

0326,中国对泰国贸易结合度仅为0160,同比微涨2015年,中泰两国出口产品在比较劣势项目中交集0002(见图1)。

较多,在世界市场中均缺乏竞争优势;在极强竞争优势和二、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指数测度较强竞争优势项目中交集较少,两国该类产品在世界市(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场中的相互竞争性较弱;在中度竞争优势项目无交集,两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主要用于衡量一国贸易国该类产品在世界市场无竞争性。

商品在世界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其公式为:

2015年,在中国对泰国出口产品中,竞争优势产品RCAXij/Xit

占比达6844%。其中,较强竞争优势产品占比超过一半ij=Xwj/Xwt

以上,达5026%,极强竞争优势产品占1253%,中度竞其中,RCAij代表i国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Xij

代争优势产品占5

26%,比较劣势产品占3156%。在泰表i国j产品的出口额,Xit代表i国的总出口额,Xwj代表国对中国出口产品中,竞争优势产品占比高达8450%。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Xwt

代表世界总出口额。其中,较强竞争优势产品占4343%,中度竞争优势产品若R

CA>25,表示该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具有极强占2609%,极强竞争优势产品占1492%,比较劣势产竞争优势;若125<RCA≤25,表示该国产品具有较强品占1550%(见表2)。

竞争优势;若08<RCA≤1

25,该国产品具有中度竞争表2 2015年中泰两国出口产品显性比较优势

项目

中国

中泰交集

泰国

HS05、HS31、HS36、HS43、HS51、

极强竞争

HS52、HS56、HS57、HS59、HS68、

优势HS70、HS73、HS82、HS83、HS84、

HS16

HS10、HS11、HS17、HS20、HS21、HS40

HS85、HS86、HS89、HS92、HS96

较强竞争HS42、HS46、HS50、HS53、HS60、

HS03、HS07、HS19、HS23、HS25、HS33、优势HS61、HS62、HS63、HS64、HS65、HS54、HS55、HS58、HS69HS35、HS39、HS41、HS44、HS56、HS71、HS66、HS67、HS94、HS95

HS80、HS84、HS87

中度竞争HS07、HS13、HS14、HS76、HS08、HS22、HS34、HS73、HS83、优势

HS81、HS90

HS85、HS96

HS08、HS10、HS11、HS17、HS20、HS01、HS02、HS04、HS06、HS09、HS05、HS13、HS14、HS31、HS36、HS42、HS21、HS22、HS40、HS03、HS19、

HS12、HS15、HS18、HS24、HS26、HS43、HS46、HS50、HS51、HS52、HS53、比较劣势HS23、HS25、HS33、HS34、HS35、HS27、HS28、HS29、HS30、HS32、HS57、HS59、HS60、HS61、HS62、HS63、HS39、HS41、HS44、HS71、HS37、HS38、HS45、HS47、HS48、HS64、HS65、HS66、HS67、HS68、HS70、HS80、HS87

HS49、HS72、HS74、HS75、HS78、HS76、HS81、HS82、HS86、HS89、HS90、HS79、HS88、HS91、HS93、HS97、HS99HS92、HS94、HS95

  资料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三)互补性与竞争性测算

6345%,互补性和极强互补性产品合计占2780%;中泰若两国的RCA>1时,表示两国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贸易竞争性较强主要是双方劳动密集型产品(HS85、同时具有比较优势,即两国贸易关系为竞争性;若一国HS84)的产业内贸易所致(见表3)。

RCA>1,而另一国RCA<1时,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产品上表3 2015年中泰双边贸易合作产品关系

具有比较优势,另一个国家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即商品关系中国自泰国进口(%)中国对泰国出口(%)

两国贸易关系为互补性,而若具有比较优势国家的RCA>竞争性8021634525

时,表示在该产品上两国贸易关系具有极强互补性。比较劣势4398722015年,中国自泰国进口贸易中,竞争性产品占比互补性11292220高达8021%,互补性和极强互补性产品合计占极强互补性

405

560

1579%;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中,竞争性产品占比为

  资料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0三、深化中泰双边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一)增强政治互信,推动贸易合作战略升级中泰两国建交40年来,政治关系发展平稳,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日益加深,人文交流广泛,民间合作根基深厚,“中泰一家亲”深入民心,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与保障。2

014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泰国的积极响应与参与。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该协议作为对2010年自贸区协定的一次全面补充与完善,将大幅提升该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升级版”新框架下,中泰经贸合作焕发生机,迎来新的机遇,应增进政治互信,加强政府协商,构建部门间对话机制,扩大民间交流与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二)依托两国资源禀赋优势,深度挖掘互补性贸易合作潜力

立足中泰两国资源禀赋优势,发挥各自国内产业的竞争优势与互补性优势,挖掘互补性贸易潜力,拓展贸易领域和商品种类,适当减少相互竞争性贸易,营造互利共

赢合作氛围。针对泰方国内对中泰贸易合作对其国内经

济产业冲击的顾虑,在未来经贸合作中应重点推进泰方具有极强竞争优势且中泰两国具有互补性特征产品的贸

易合作,如中方可适度扩大进口泰方的谷物(HS10)、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HS11)、糖及糖食(HS17)等商品,不仅可推动双方互利共赢合作,扭转贸易不平衡局面,也可帮助泰方提振其相关产业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更大领域的合作共赢。

(三)加大互补性产业投资力度,提升贸易合作层次加强中泰两国互补性经济产业对接合作,构建国际合作产业链,转变单纯依赖资源等初级产品进口的“粗放型”扩张模式。长期以来,泰国橡胶(HS40)在世界上具有极强竞争优势,RCA值高达566。泰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橡胶生产国与出口国,也是中国橡胶进口第一大来源,其橡胶进口占中国自泰国进口总额的10%以上。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产品需求旺盛,对橡胶产品的需求将大量增加,而国内长期严重自给不足,进口贸易潜力巨大。因此,应立足两国资源禀赋优势,推进中泰两国橡胶产业领域合作,鼓励和引导中国相关企业“走出去”,参与泰国橡胶产业的精深加工及相关制造业领域投资合作,提升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实现双边贸易更大发展。

国际经贸

  (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贸易合作新领域

2015年5月16日,中国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将推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重点行业如钢铁、建材、铁路、化工、轻纺、汽车、通信、电力、有色、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走出去”。长期以来,中泰双边投资合作发展缓慢,制约了双边贸易合作领域的拓展。未来应增强投资合作,带动两国制造业中间产品贸易发展,提高产业内贸易比重,优化制造业产品结构,扩大双边贸易总量。同时,借助“亚投行”、“海上丝路基金”等区域金融机构,推进中泰两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两国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

(五)创新国际产业园模式,鼓励地方经济主体积极参与

创新国际产业园模式,推动两国经济产业互补性优势对接,深化两国制造业领域生产合作,延伸生产制造价值链。目前,中泰两国已经建立了泰中(罗勇)工业园和中泰(崇左)产业园,但目前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同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园合作、中国与马来西亚产业园合作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未来中泰双边经贸合作中,应充分发挥两国产业互补性优势,鼓励地方经济主体参与国际产业园共建以及地方有实力企业“走出去”,深化两国产业制造领域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合作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贞.中泰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5):43-44.

[2]涂庄.中国与泰国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J].北方经济,2014(12):56-57.

[3]陈富桥.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04(2):40-43.[4]张岚.中泰双边贸易模式下的比较优势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1(12):127.

[5]尹晓波.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30.

[6]邢莘.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下的中泰经贸合作探讨[

J].对外经贸实务,2015(5):31-33.[7]凌胜利.中泰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

J].当代世界,2016(6):69-71.[8]陈庶平.中泰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构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37-140.

(责任编辑:乔虹)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