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

来源:易榕旅网
 在我国现行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基础上,缩小8400米至12500米高度范围内原600米垂直间隔。即在8400米至8900米实行500米垂直间隔,其余高度范围实行300米垂直间隔。8400米以下、12500米以上仍分别维持300米、600米垂直间隔不变。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示意图

359o 0o 依此类推 英尺 米 46900 14300 13700 44900 43000 40100 38100 36100 34100 32100 30100 13100 12500 11900 11300 10700 10100 9500 41100 39100 37100 35100 33100 31100 依此类推 米 英尺 14900 48900 高度层 12200 11600 11000 10400 9800 9200 8400 27600 7800 25600 23600 7200 21700 6600 19700 6000 17700 5400 15700 4800 13800 11800 9800 7900 5900 3900 2000 4200 3600 3000 2400 1800 1200 600 180o 8900 29100 8100 26600 7500 24600 6900 6300 5700 5100 4500 3900 3300 2700 2100 22600 20700 18700 16700 14800 12800 10800 8900 6900 1500 4900 900 3000 179o 高度层 航线角为真航线角

2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

航线角 000°- 179° 飞行高度层 米 依次类推 ↑ 14900 13700 12500 11900 11300 10700 10100 9500 8900 8100 7500 6900 6300 5700 5100 4500 英尺 依次类推 ↑ 48900 44900 41100 39100 37100 35100 33100 31100 29100 26600 24600 22600 20700 18700 16700 14800 米 依次类推 ↑ 15500 14300 13100 12200 11600 11000 10400 9800 9200 8400 7800 7200 6600 6000 5400 4800 180°- 359° 飞行高度层 英尺 依次类推 ↑ 50900 46900 43000 40100 38100 36100 34100 32100 30100 27600 25600 23600 21700 19700 17700 15700 3

3900 3300 2700 2100 1500 900 - 米 12800 10800 8900 6900 4900 3000 - 英尺 4200 3600 3000 2400 1800 1200 600 米 13800 11800 9800 7900 5900 3900 2000 英尺 000°- 179° 飞行高度层

180°- 359° 飞行高度层 4

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表

米制RVSM高度层 米制RVSM高度飞行高度层 走向 米 米制RVSM高度层转换为管制员看到的实层转换为英尺 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际雷达标牌显示 英尺 英尺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14900 14300 13700 13100 12500 12200 11900 11600 11300 11000 10700 10400 10100 9800 9500 9200 8900 8400 8100 7800 7500 48885 46916 44948 42979 41010 40026 39042 38058 37073 36089 35105 34121 33136 32152 31168 30184 29199 27559 26575 25591 24606 48900 46900 44900 43000 41100 40100 39100 38100 37100 36100 35100 34100 33100 32100 31100 30100 29100 27600 26600 25600 24600 1490 1430 1369 1311 1253 1222 1192 1161 1131 1100 1070 1039 1009 0978 0948 0917 0887 0841 0811 0780 0750 5

向西 7200 23622 23600 0719 向东 6900 22638 22600 0689 向西 6600 21654 21700 0661 向东 6300 20669 20700 0631 向西 6000 19685 19700 0600 向东 5700 18701 18700 0570 向西 5400 17717 17700 0539 向东 5100 16732 16700 0509 向西 4800 15748 15700 0479 向东 4500 14764 14800 0451 向西 4200 13780 13800 0421 向东 3900 12795 12800 0390 向西

3600

11811

11800

0360

为了确保在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并按照100英尺取整之后,相邻两个高度层之间有等于或大于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本方案采取了以下办法:

为了避免两对飞行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由于米制飞行高度层转换为英尺按照100英尺取整后之后900英尺的现象,将8900米(29199英尺)至9800米(32152英尺)向下取整,将11900米(39042英尺)至12500米(41010英尺)向上取整。这样,在8400米至8900米有500米(1640英尺)垂直间隔,在8900米至12500有300米(1000英尺)垂直间隔。所有飞行高度层取整后至少有1000英尺的垂直间隔。

8400-12500米范围内,共有13个高度层,其中雷达标牌显示与

6

管制指令高度差异有3个高度层差异为30米,4个高度层差异为20米,4个高度层差异为10米,2个高度层完全一致。

本次改革方案采用公制计量单位,较好地沿袭了我国目前的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空管设施设备及相应法规标准无需做计量单位变更;与现行高度层划分方法相一致,8400米以下无需变动,8400米至12500米总体上由600米分层改成300米,符合我国现行高度层配备标准,便于操作使用;12500米以下严格按照“东单、西双”进行高度层配备,便于管制员和飞行员通话和记忆;8900米至12500米将定义为民航的缩小垂直间隔空域(RVSM Airspace),其内对应的英制高度层统一比国外高100英尺,规律性强,便于民航飞行员操作和使用;该方案使得8400米以上与国外飞行高度层的差值不超过30米,进出国境的航空器可实现安全顺畅的高度层转换;不符合RVSM适航要求的航空器应当在8400米(含)以下飞行,8400米与8900米按500米分层,自然形成了与缩小垂直间隔空域的缓冲空间。

飞行员必须使用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图,严格按照米制规定的对应英尺数飞行。具体在飞行时无须记忆是如何向上还是向下取整。

需要克服的缺点是:雷达显示屏上,由于飞机按英制实际飞行高度与米制RVSM高度层有差异,管制员看到的雷达标牌显示与管制指令高度会有超过30米的差异(例如,管制员指挥飞机在12500米上飞行,飞行员实际按照41100英尺飞行,管制员看到的雷达标牌显示则可能为“1253”,代表12530米。ICAO规定雷达标牌显示飞机在指定的高度正负60米范围,则可以认为该飞机保持在指定的高度飞

7

行)。当然,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飞行高度层也同样存在并且管制员已经适应,管制员需要额外的培训和适应。通过在广州区管中心进行的缩小垂直间隔雷达模拟验证,管制员普遍认为只要通过必要的培训这种差异可以克服。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