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将区分四大方面对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设计时限进行
控制,主要管理制度如下: 一.
设计周期性效果的显现
1. 初步设计、扩初阶段达到决定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布局、使用功能。结构
形式等效果,形成设计概算,并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2. 施工图阶段应达到基本确定量与价,量指实际工程量、实体消耗量等需明
确;价指各地建筑材料及附属用品的定价,因各地具体价格必定会有差异, 故确定大致价格并控制项目投资限额(如果由于设计部门考虑不周
,造成设
计文本编制深度不够 ,质量低劣 ,漏洞百出 ,从而带来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既影 响施工 ,也增加了工程量 ,提高了工程造价)
二.
设计质量控制
1. 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2. 项目设计是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3. 项目自身成本是否控制得当 4. 项目能源消耗是否合理
5. 项目投入使用后经营、维护、日常维修等费用是否合理(关乎物业费定价
及开发商后期补助费用)
6. 项目在使用年限内需修缮及更新的产品费用是否合理 总结:设计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和造价
,必须高度重视。设
,提高工程设
计阶段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 ,设计阶段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所以 计质量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三.
设计时限
1. 设计总体时限:设计总体时限由设计合同约束,根据前期审批流程规定设
计时间节点,并且设计人员应充分配合前期人员进行报批。
2. 设计分体时限:分体时限由单向设计、批量修改与零星修改组成,每个分
项设一定工作时限,在修改环节应设立修改次数限制,设计人员在修改过
程中必须预留第二解决方案,达到两手准备的效果,并且不影响前期报批 进度
总结:设计时限控制的应设立奖惩机制,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
设计人员配置要求
设计单位应为我公司项目配置具有专业素质,掌握新的设计规范、建设技 术、设计手段、不断更新知识、较好沟通能力的专业型设计人才,并且设计负 责人应为设计人员之间搭设沟通平台,出现问题及时作出沟通与修改,同时, 设计人员与开发商之间也应达成共识。
总结: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沟通技巧及设计经验往往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对设计单位提出人员配置要求能够将项目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