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防守移动步伐
年级:八年级 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的结构 开始部分 班级:4班 日期:2015年10月18日 教师:王向红 人数:50人 学习防守移动步伐——滑步(横滑步、前滑步、后滑步)(水平五)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端正体育态度,用科学的方法使90%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的教与学,使学生基本掌握防守移动步伐——滑步。 情感目标:加强人际交往和自身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互比互评,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互相帮助的思想品德。 重点:控制身体重心,不要随意起伏;动作要正确,双脚蹬、跨、滑三点的掌握。 难点:保持身体的重心,滑动中双脚不要并拢。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组织教法和要求 运动负荷 次时间 数 1 次 2 分钟 强度 弱 1、 学生列队、排 好队形 1、集合整队 1、集合队伍,检查2、 学生向教师问2、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人数 好。 3、宣布本课内容; 2、教师向学生问好 3、 思想集中,认4、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课内容。 真听讲。 4、安排见习生。 4 、 见习生随队见习。 游戏:“螃蟹运西瓜” 1) 规则:男生和女生两人一组,一排6组,两人相对,半蹲同时抓住一只篮球,放在胸前。横向移动。从中线开始移动到底线再移动回中线。最后一组的两名同学接受惩罚。各排依次进行。 2) 奖惩:最后三组的学生要给大家表演节目。 1、教师讲清楚游戏规则个奖惩办法。 2、教师指挥学生规范游戏。 3、通过游戏引出本节课内容—滑步。 1、有秩序的进行游戏; 2队伍之间团结一致,为自己的组员加油。 组织队形: 要求:1、精神饱满 2、全神贯注 组织队形: 准备部分 1次 7 || 8 分 钟 一般
基本部分 梯形教学法:在由粉笔绘制的梯子型图形中做移动,快速横向移动。脚尖点地,快速移动到梯形末端然后折回。每排学生按次序往返一遍。做完以后谈谈性的体会 注意点:要求学生在到终点的时候要及时的收住,重心失去让对手有突破的机会。 学习移动技术(滑步) 滑步分为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步三种。 首先要教大家把防守的站立姿势。 1、侧滑步动作方法:两脚平行站立,两膝较深弯曲,上体略前倾,两臂侧伸。向左侧滑步时,左脚向左迈出同时,右脚蹬地滑动,向左脚靠近,两脚保持一定距离,左脚继续跨出。 动作要点:侧滑步时,要保持屈膝低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伏,两腿不要交叉,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两眼注视对手。 2、前滑步动作方法:两脚前后站立,向前滑步时,1、 教师示范讲解,说明这项练习的用途。 2、 教师边上观看指挥学生做这项练习。 3、对于这项运动的注意点给予适当强调。 (一)讲解与示范 1、防守的站姿。 2、讲解滑步技术的概念、分类和运用 3、讲解滑步技术的动作方法 4、完整示范滑步技术的动作方法 5、讲解滑步动作要点 (二)练习方法 1、学生在底线,首先教学生一种移动的练习方法。一排为一组,教师指挥,第一声哨,。第二声哨,滑步横向移动。第三声哨停住,保持移动,第四声哨移动到中线,结束。各组依次进行。然后大家再根据老师的手势集体进行一次横滑步的练习。 2、学生根据教师摆放的标志物做前滑步练习。8个人一组,一起向前滑动。 1、 学生认真听讲,确保在动作的规范性,并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完成这套动作。 1、思想集中,认真听讲,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认真看老师和好的同学进行讲解示范;及时总结,进行练习。 3、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要求: 1、动作规范。 2、积极投入。 3、注意动作要领。 1 次 1 次 1 次 7 | 8 分 钟 7 | 8 分 中 较强
前脚向前迈出一步,着地的同时,后脚紧随着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注意屈膝降低重心。 动作要点:前滑步时,保持屈膝降低重心,身体不要上下起伏,前脚同侧臂上举另一臂侧下张开。 3、后滑步动作方法:做后滑步时,用前脚的脚前掌内侧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后转动,后脚碾蹬地面,前脚快速后撤,紧接滑步调整防守位置。 动作要点:前脚蹬地后撤要快,后脚碾地扭腰转髋要猛,后撤角度不宜过大,身体不要起伏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内容 3、布置课后作业 4、安排见习生 5、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3、按照前滑步的方法练习后滑步,注意在换步的时候一定要转髋,把腿甩过来。 教师巡回指导; 4、做动作时要注意脚步移动的节奏。 5、反复练习,加快脚步移动的速度。 6、积极的向老师请教 7、注意易犯错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次 8 | 10 分 钟 强 1、跟随音乐提示做放松瑜伽。 2、让学生回去查阅篮球比赛资料,下次课老师检查。 组织教法:老师鼓励 1 次 3分钟 弱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篮球场地一块 篮球若干 口哨一个 预计心率:130—150次/分钟 练习密度:30%~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