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主任工作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主任工作

摘要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如何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班主任工作?这是21世纪教育界的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教育观念转变 班主任工作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枢点,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引领主要通过班主任来具体实施。那么,如何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班主任工作呢?

一、新课程要求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求知欲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枢点——班主任,在班集体里要起着灵魂作用。为此,要为学生搭建友谊的桥梁,促进他们相互学习,从而塑造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

二、注重德育工作,树立威信之能。

1.“为人之首,在于有德”。教师,为人师表,表者,榜样之谓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高雅的举止,并以此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原则,努力完善自身内在气质的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增强人格魅力。

2.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古人曰:教师的天职“传道、授业、解惑“,为人、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是因为教师的年龄比他们大就信服和尊重。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就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面了。相反地,如果教师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论你如何温存,在说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体贴关心学生,仍然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学活动中,我善于适时把握有利时机,激活学生心灵之泉,让它时刻喷涌着澄澈明净的精神激情。

三、以人为本,抓班级管理

1.树立学生“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与理念。首先,课程改革应

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学生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增加评价的砝码。砝码的增加应尊重学生,扬长避短。乌申斯基说过:“学生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任何一个学生身上总有一点闪光的东西,把它扩大开来,实时地给予肯定,表扬。这些学生得到肯定性的评价,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对于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形成理想,就会产生持久的作用。

2.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团支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要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是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在班干部心中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理念观。作为班主任,应作班级统筹规划,班委会和团支部既要分工,又要配合,切勿造成“有人无事顾,有事无人顾”的尴尬局面。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定期召开班、团干部会议,总结他们的功与过、得与失,适时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使他们增强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

总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更是因为教育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班主任——班级的舵手,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反思,推进“理论——现实”之间的转换,抢占理论结合实践的制高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可以广开言路,不仅要尊重并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家长们协调一致;还应与学校所有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共同提升彼此的管理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