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坝力小学学校发展整体规划

来源:易榕旅网


坝力小学学校发展整体规划

2010-2015年

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不懈努力,2009年我校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使我校的“两基”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当时的标准比较低,由于受地域及经济条件的制约,我校在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特别是办学条件与其他学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进一步巩固我校“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根据《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11—2015年“两基”巩固提高规划。

一、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坝力小学地处木咱镇南面,坐落于坝力村寨前公路旁,距木咱镇街上2.5公里,东邻木咱镇三合村,西毗木咱镇牛角山村,北与木咱村接壤,南与新加村接壤,当地主要居住有汉、布依、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坝力村、牛角山村、三合村、新加村的中心,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发展农副产品为主,有木咱镇的金银花基地,全村人均收入达3500元。

目前,我校共开设有7个教学班,有在职教师15人,有在校学生356人,都来自坝力村、牛角山村、新加村和德卧镇扁占村和海庄村,学校覆盖人口达三千余人。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一)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狠抓普及程度不放松。一是依法保学,以多种形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让教育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高知晓率,增强家长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二是责任保学。学校和有关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校长包校,教师包学生的责任

制,实行一日一报制,随时了解学生动态。三是质量保学,通过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关爱每一位学生,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几年来,我校服务区域中小学入学率得到明显提高,辍学率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师德考核长效机制,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执教能力,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三)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0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0余万元,新建校门、值班室、旗台,重新装修教学楼(贴瓷砖、盖斜面瓦,刮瓷粉),新建了宣传栏、花池,硬化面积300平方米,种草皮300平方米,种树200余株,种花1000余株,使校园实现了绿化、硬化、净化、美化目标。添置了办公桌、电脑、数码相机,校园广播系统,图书、音体美器材也逐年增加,使我校办学条件上了一新的台阶。

(四)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通过通识培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办学思想,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教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加强校本教研,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挖掘和整理教育资源,四是认真执行中小学常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三、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趋势

2009年坝力村适龄儿童数为 192人,初步估计到2015年适龄儿童和现在差不多。由于我校地理位置优越,我校的学生多数来自附近村寨(牛角山村、鲁贡村、新加村、德卧镇扁占村等),虽

然坝力村也有适龄儿童在外就读,但外籍户口的学生远远大于在外就读学生,总体看来,如果继续加大动员入学及保学控辍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学生到2015年应该比现在的学生数多。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普及程度方面。由于就业压力、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等诸多因素,目前我校控辍保学任务任然十分艰巨,虽然辍学率都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很难稳定,常常被眼前打工获得的利益诱惑,和受民族风俗的影响,辍学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我校有70% 的学生来自牛角山村的大山、花棚子和新加村的枇杷组,这些地方居住的全是苗族,受当地民族风俗的影响,女孩一般在15、16岁就结婚的很多,由于条件艰苦,离学校又远,孩子的入学年龄都在8岁以上(有的甚至达11岁),所以这些地方的学生读到四年级以上就经常有辍学情况(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结婚),另外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超生情况普遍,有的甚至有5、6个孩子,由于怕罚款,户口册上只登记了2个,一直不给超生的孩子上户口,就算你到家里家长也不配合,无法统计适龄儿童。我校每年都有一、二十名学生上学时无法提供户口,但实际孩子已经很大了(7岁以上)。

2、办学条件。我校两基攻坚以来,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有了明显改善,但我校硬件设施远远;主要表现为:

(1)校舍建筑面积严重不足,只有565平方米,生均不足2平方米:离标准生均7.85平方米,还差1947平方米。我校教学楼修建于1994年,由于当时学生才200人的原因,最大的教室(6间)只修了35平方米,最小的两间只有28平方米(没法作教室使用,改为办公室),没有图书室、仪器保管室、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我校学生现在以达到356人(多的时候有400多人),教室的间数也不够,我校至今还租用坝力村村委会的会议室(一间)作教室,出现了大班额(一年级61人、四年级57人、学前班62人、三年级56人),学生在教室里相当拥挤,课桌摆到了黑板脚。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占地面积:我校现在实际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离标准生均20平方米还相差2700平方米,并且没有跑道、运动场地。需要向外征地2700平方米。

(3)我校由于没有学生宿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天都要步行10公里(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山路到学校上课,路途遥远 ,早上4、5点钟出门,到下午5、6点钟才回家,一天才吃一顿饭(中午回不了家、又没地方吃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4)厕所登位严重不足,我校现有厕所:男女厕所各有4个登位,按女生15人设一个登位,男生30人设一个登位,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现有厕所严重不合格,需要重建。

(5)由于没有教师周转房,教师们工作期间无休息场所,无食宿之地,放学了都只有全部回家,造成学校无人监管,实行24小时有人上班无法实现。

(6)课桌凳不达标,我校原有课桌凳,高低、款式不一,都是双人套,不符合要求。需要全部更换。

(7)生均图书册数严重不足,我校现有图书1652册,生均图书6册,离生均20册还有很大差距。

(8)没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卫星接收系统工作室,没有实现班班通。没有教学用计算机。

(9)陈旧的“普实”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数量多、占比大、急需更换,资金缺口比较大,与《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师资水平方面。专业不对口(有的毕业于职中、有的毕业于畜牧学校、有的毕业于财校等),差专业的音、体、美、英语教师,缺乏优秀教师,不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教师培训的机会少。

4、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受教室缺乏(没有专用教室)和音体美学科教师缺编的影响,素质教育未能得到全面实施,教育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我校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统筹义务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协调、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按县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工作实施计划,我校力争在2015年实现《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任务:继续把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摆在我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使每个适龄儿童都享有平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10-2015年,严格执行省政府有关教育经费投入规定,管好使用好,用于校舍建设和装备建设、校园、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师培训和学习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六、年度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0年:深入调研,掌握底数,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坝力小学发展规划》并报木咱镇中学审定。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召开启动会,全面推进该项工作。

启动向外征地:我校现有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预计2015年我校有256名学生,按生均20平方米计算,需要占地面积5120平方米,还欠2420平方米(约4亩),需要征地资金约10万元,我校的前方是农田,坝力村两委已同意协商征地事宜,征地没有问题。

普及程度:继续推行“双线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分清职责,落实责任,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完善控辍保学制度,前面推进普九工作。

师资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校际交流,安排2名教师参加交流服务。

学校管理:完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之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校,把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实践环节。

教育质量: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2011年: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按照规划实施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征地和校舍建设工作。

普及程度: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监控,防止学生流失,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力度,防止学生因贫辍学。

师资水平:我校教师均具备大专学历,未达到学历的,督促其进行在职进修,并根据需要组织学校教辅、工勤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学校管理: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治教,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缩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的差距,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教育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改进德育工作,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我校普九工作高质量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

1、在新增土地上新建围墙150米。由于我校原有厕所严重不符合标准,并且原有位置已规划为综合楼位置,所以需要在新增土地上新建厕所80平方米。需要资金8万元。

2、我校原有教学楼设计不符合新标准(最大的教室只有40平方米、并且只有6间教室、间数不够),所以需要在原教学楼旁的空地上新建教学楼一栋(535平方米共三层九间),需要53.5万元.

3、我校原有课桌是双人套,并且不符合标准,需要添置256单人套,需要资金2.56万元。

2012年:

普及程度:鼓励已初中毕业的学生积极到高中、职业高中入学,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

师资水平:落实教师交流机制,开展师资交流,开展骨干教师和教学带头人的评选和培训工作。

教育质量: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有效开发并充分使用好地方各类课程资源,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办学条件:

1、由于我校没有图书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需要新建综合楼一栋(共520平方米、三层),需要资金52万元。

2、将原有教学楼改为教师周转房、办公室、会议室、音体美器材保管室、少先队活动室等。

3我校现有图书1562册,按生均20册计算,还需添置图书3558册,共需约3500元。

4我校音体美和实验器材多数已报废,并且数量不达标,需要更换补充音体美和实验器材约需7万元。

2013年:

普及程度:继续加大动员学生入学和“控辍保学”力度,力争使三个入学率,两个辍学率、两个完成率均能达到验收标准。

师资水平:按照工作推进要求,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每一位教师均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办学条件:

1、建设体育运动场需要资金24.6万元。新建篮球场、排球场、100米跑道等。

2、绿化校园

学校管理:加大教改力度,大力提高教育质量,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断完善学校常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困难的儿童完成学业,学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达95%以上。

2014年:

1、绿化硬化校园。

2、启用计算机教室购置计算机20台,需要6万元,启用多媒体教室,需要29.3万元。启用远程教育。

2015年

办学条件:1、实现班班通。2、改造校门。3、绿化、美化校园。

开展自查自评,按照《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对我校进行自查自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整改工作。

做好自查自评工作,进一步完善后期工作,迎接省、州、县政府评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两基”各项指标达到省政府评估标准,主要工作是搜集完善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资料及资料室建设,迎接各级验收。

七、保障机制

1、健全机构,加强组织,明确职责。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动员辍学学生返校,监督学生和家长,保证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组织好成人教育培训。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双线目标责任制”。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目标任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水平,继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并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使广大教师自觉、主动、积极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4、完善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办学规范、管理有序、监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文化丰厚的和谐校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加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增强学校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木咱镇坝力小学

2011年5月2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