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兰花有机种植的虫害防治技术

西兰花有机种植的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易榕旅网
实 用 技 术

DOI:10.16815/j.cnki.11-5436/s.2019.26.034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年第9期

西兰花有机种植的虫害防治技术

张玉荣(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通 226300)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广大群众物质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更高。在蔬菜类种植过程中满足有机标准具有较大难度,其中难点问题即是杀虫剂应用。该文对有机蔬菜西蓝花种植中各类常见虫害进行分析,制定生物防治措施,规范化应用满足有机标准的生物源农药对虫害进行防控,在满足蔬菜质量前提下降低整体成本。

关键词:有机蔬菜;西兰花;虫害;防治技术

张玉荣. 西兰花有机种植的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6):40-41.

菌。在应用过程中,前期植株较小,在生长至6-7片叶前,可以选取5%除虫菊素乳油800-1000倍液。植株生长到6-7片叶之后可以应用50-100 g/亩BT以及5%除虫菊素乳油进行混用。当害虫虫龄较大,要提高应用量,合理选取人工喷雾防治措施。

在喷雾操作中,要保证叶片正反面都能均匀喷施到药物,在清晨与傍晚时间喷施最为合理,自然温度较高时禁止应用药物防治。在药剂防治措施应用中,要合理选取杀虫灯对成年害虫进行防治,其中对叶甲成虫、金龟子、小菜蛾成虫实效性较高,要对害虫虫卵量进行控制,提升药剂防治成效。

二、调查结果分析

西兰花又称为木立花椰菜、绿菜花等,其产品大多是以绿色花球而得名。青花菜中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其营养价值较高,是色、香、味俱佳的优质蔬菜,深受消费者青睐。近些年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消费需求在逐步增加,各类蔬菜实际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随着有机蔬菜西兰花种植面积与种植年限不断增加,受到多项要素影响导致西兰花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加,是当前西兰花生产中重要的课题。

在叶菜中十字花科蔬菜虫害发生危害较为突出,总体防治难度较大,要从生产中合理实践,整合防治经验向其他蔬菜品种全面推广。以十字花科作物西兰花为主要试验对象,试验面积60亩。西兰花在种植生长中容易受到菜青虫、小菜蛾、橄榄夜盗幼虫等害虫侵袭。西兰花种植中主要是选取育苗移栽措施,在大棚中育苗,长至两叶一心之后再移栽,移栽为7月上旬,收获时间在9月上旬到下旬[1]。

试验调查时间从8月上旬直至9月中旬,在试验前期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观察,之后间隔一天进行观察。在观察中主要是判定害虫种类、虫龄以及用药防治之后害虫死亡现状。从实践调查活动中可知,菜青虫、小菜蛾、橄榄夜盗虫主要发生两代,其中主要危害是一代,有高发时期。

8月份,在害虫总量中菜青虫所占比重较高;在8月份下旬开始橄榄夜盗虫数量开始逐步增多。在害虫生长发育高峰时期,每株害虫在15只以上,其中一龄、二龄幼虫占据观察总量80%,三龄幼虫受到药剂影响数量在总量的20%范围内。9月份,害虫生长发育时间逐步减缓,西兰花植株生长繁茂,开始转入生殖生长期,叶片开始逐步老化,害虫危害逐渐降低。

目前应用生物源农药能全面提升防治成效,收获品质较高的蔬菜,应用效果要远远高于化学农药。但是,有机生物源农药应用技术含量较高,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中提升理想化害虫防治成效,对防治成本进行控制。在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生物源农药应用价值较高,要发挥出各类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价值,提升害虫防治效果。

一、西兰花虫害防治方法

在西兰花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生长现状与田间观测,探求最合理的防治时间。生物药剂应用中具有较大局限性,要选取规范化施药措施,提升生物药剂应用效果。在防治时间拟定过程中,要确定最佳时间。对种植区域田间虫卵量以及虫卵发育时间进行观测,判定虫卵孵化高峰期。其中虫卵孵化高峰时期到幼虫生长1-2龄是最科学的防治时间段。虫龄较大要适度提升药剂应用量,成年害虫抗药性不断提升,后续防治难度较大。

大多数生物农药在应用中具有限制作用,比如除虫菊素应用就是将药剂直接喷施在害虫体表上,药剂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干燥,具有良好的速杀功效。苏云金杆菌也要附着在害虫体表上,之后在其体内开始逐步扩散,导致害虫渐渐死亡,药效持续时间较长,效果扩散相对较慢。各类要素促使生物农药防治过程中要选取最佳的防治时间,其中化学药剂防治时间长,在防治过程中难度较低。技术人员要定期对田间各类害虫基本生长现状进行分析,做好种植管理记录,判定虫害基本发生现状与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防治准备措施。

药剂防治中,大多都是选取5%除虫菊素乳油或是苏云金杆

[2]

三、主要虫害防治

在有机蔬菜西兰花生产中,针对各类虫害防治,可以选取相应的天然杀虫剂,发挥害虫天敌作用。在蔬菜生长环境中建立蔬菜—害虫—天敌食物链,这样能有效降低各类害虫实际危害程度,再搭配安全系数较高的微生物源以及植物源杀虫剂能对病虫害进行合理防控。

大多数生物在生长进化过程中是各类微生物群体、微生物与植物、植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植物形态机构中要设定对应的物理防御机制,还要发挥出各类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产生的保护作用,此类代谢产物即是植物源杀虫剂。多数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活性度较高的次生代谢物能作为生物源杀虫剂。此类杀虫剂安全性更高,可以降解。1、地下害虫

有机蔬菜西兰花各类虫害较多,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蛴螬等。防治每亩地可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6000-8000 g,

4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年第9期

或是应用二嗪磷每亩地4%颗粒剂1200-1500 g,在苗床期撒施,全面覆土之后进行播种。在移栽过程中可以进行穴施,在大田种植期间要侧开沟施药,之后再覆土。2、蜗牛

在蜗牛虫害产生阶段,每亩地应用四聚乙醛6%颗粒剂400-544 g。成功播种之后,等到种子完全发芽之后再施药;移植田成功移植之后施药。施药方式较多,可选取点施或是条施,药物施加距离保持在40-50 cm最佳,在雨后或是傍晚施用效果较好。

3、小菜蛾以及菜青虫

在小菜蛾以及菜青虫防治中,在虫卵孵化关键阶段或是低龄幼虫时期要采取喷雾防治措施。应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 mL/亩,或是应用阿维菌素33-55 mL/亩。依照防治成效可以辅助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乳油,每亩地施加15-25 g;苏云金杆菌16000 IU/mg悬浮剂55-52 g/亩;茚虫威150 g/L悬浮剂10-18 mL/亩,添加适量水之后喷雾防治。在晴天午后或是傍晚对作物顶部以及叶片正反面进行喷雾。4、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防治中,在虫卵孵化高峰时期用药进行防治,可以选取氯虫苯甲酰胺5%悬浮剂每亩地施加30 mL;氟啶脲每亩地50 g/L乳油40-80 mL;苏云金杆菌15000 IU/mg水分散粒剂25-50 g/亩。虫卵孵化初期阶段直至三龄之前是幼虫发生高峰阶段,在喷雾防治中要更为均匀。虫害发生后每周施药一次,结合虫害现状连续性施药2-3次,傍晚和阴天施加最合理,效果较好。5、蚜虫

要在蚜虫发生初期阶段防治,针对低龄若虫进行针对性药物控制,间隔5-7天采取一次施药措施。在药物喷雾防治中要更

参考文献

实 用 技 术

为均匀,在叶面、叶背、心叶中都要均匀喷施。每亩地施加吡虫啉70%水分散粒剂2-3 g,啶虫脒5%乳油24-30 mL,啶虫脒70%水分散粒剂2.0-2.5 g,此药物随着温度升高其药效会不断升高,可以选取上午或是中午进行施药控制。6、注意事项

在虫害防治中,虫害旺盛阶段用药4-5天之后要对用药成效进行全面检测,对虫害残留量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对应的辅助性防治措施。西兰花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多种虫害问题,在防治过程中要确定相应的主治与兼治虫害。在药剂选取中优先应用一药多治型药物;或是将各类药物搭配应用,对农药应用量与应用次数进行控制。发生虫害不能连续应用单一化学药物,要选取各个类型药物轮换应用。要选取生物性农药以及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药物。药物施加中要划分对应的安全使用间隔期,根据农药标签说明科学使用药物。用药过程中要规避高温阶段,早晚时间应用药物可提升药物应用安全。

四、结语

综合上述,在有机蔬菜西兰花种植栽培中受到诸多要素影响会诱发较多虫害。要从虫害试验中掌握区域虫害发生现状,优先应用植物性与生物性药剂。结合虫害活动现状,搭配应用化学药剂防治措施,提升虫害防治成效,扩大西兰花栽培种植质量。

[1] 桑芝萍,管信山,赵 健, 等. 西兰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J]. 上海蔬菜,2018(4):51-52.

[2] 兰 西,张宇航,宁艳东,等. 西兰花优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J]. 吉林蔬菜,2018(8):3.

(上接第39页)

要保证基肥沟在葡萄永久行的外侧,在其中施播动物粪便腐熟肥,如:牛粪、猪粪、磷肥等,将腐熟肥料与土壤拌匀。3、水源管理

水源管理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葡萄生长良好的关键环节。

首要根据葡萄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排灌方式。在葡萄定植之后,要进行地膜覆盖,若没有覆盖地膜,则需要增加浇水次数,并且根据季节变换调整排水及灌溉水的次数。如:在雨季要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在高温干旱时期,要经常浇水,避免葡萄出现枯叶、黄叶。

滴灌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葡萄栽培节水灌溉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大水灌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控制葡萄的给水情况,精准提供水源,促进葡萄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节水灌溉理念深入人心,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中,提升了葡萄栽培的水源管理水平。在本地区的葡萄种植区域中,利用黑色塑料管敷设在地面上,每根管上都有两个阀门,并且每行葡萄枝干上均可以悬挂一根直径为1 cm的塑料管,形成葡萄滴灌系统。在葡萄栽植中应用滴

灌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葡萄给水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此外,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滴灌方式,如:局部微量灌溉、全管道输水。

三、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增强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收益。要想进一步优化葡萄种植技术,拓展葡萄市场,就要将葡萄的产量及质量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着重管理葡萄栽培的土肥水,分别对土壤、水源及肥料进行管理,改善土壤成分,为葡萄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优质水源,严格控制给水,有效促进葡萄植株的生长;科学施肥,为葡萄植株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强化果实质量。参考文献

[1] 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J]. 果农之友,2018(08):54.[2] 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J]. 果农之友,2018(07):53.[3] 张瑞雪.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J]. 河北果树,2018(02):27.[4] 田运喜. 葡萄栽培技术之土肥水管理[J].河南农业,2016(16):1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