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及加工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了数控编程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装配加工,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产生与应用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设计中分别用了两个装配体说明了数控编程技术。车削编程加工为螺纹联接的两轴件,加工面有圆弧面,沟槽、锥面、螺纹面等,该配合件属于一般复杂零件,故采用手工编程最好。
铣削编程加工项目为组装体中一典型零件,加工面有孔,U形槽,腔槽及曲面,加工难度较大,在此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动编制程序。
设计基本步骤为:绘制零件图,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构件零件模型,并进行装配检验零件。确定加工工艺,编制式自动编制程序,输入仿真系统加工出零件。记录操作,完成设计。
关健词:数控编程 装配 仿真加工
Abstract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N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er-aided software assembly processing, computer-aided softwar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NC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is design were two assembly illustrated N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turning programming processing thread linking the two-axle parts, processing surface has circular grooves, cone, thread noodles, which tie in with the pieces Parts of a general complex, so the best use of manual programming.
Milling processing programming examples for a typical assembly body parts, the processing side there are holes, U-shaped slot, slot and cavity surface, processing more difficult, in this use of computer-aided software 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Design of the basic steps are:Drawing parts drawing, using computer-aided software, component parts, models and test parts for assembly.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preparation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e importation of spare parts processing. Records of operation, complete the design.
Key words: NC programming assembly simulation processing
前 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是振兴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趋势,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谁先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占领市场。、、、、、、、、、、、、、、、、、劳动强度大和质量难以保证的生产特点,用传统加工设备制造方法很难适应这种柔性化很高的加工要求。因此,数控机床加工应运而生。
采用数控技术控制的机床,即装备了数控系统放入机床,称之为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无论是普通加工还是数控加工,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过程分析,拟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道具和切削用量,、、、、、、、、、、、、、、、、、、、、、、、、、高效和经济地利用数控机床中极为重要。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是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是人们大量数控加工时间的经验总结。
目 录
第1章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 ....................................... 1
1.1 零件图............................................................. 1 1.2 零件的三维模型构建................................................. 1 1.2.1 零件1的三维模型构建.............................................. 1 1.2.2 零件2的三维模型构建.............................................. 2 1.2.3零件模型的检验 .................................................... 4 1.3 零件1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4 1.3.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 4 1.3.2 确定零件的装夹方案................................................ 5 1.3.3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 5 1.3.4数控加工刀具卡 .................................................... 5 1.3.5数控加工工序卡 ................................................... 6 1.3.6数控加工程序卡 ................................................... 6 1.4 零件2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9 1.4.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 9 1.4.2 确定零件的装夹方案............................................... 10 1.4.3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 10 1.4.4数控加工刀具卡 ................................................... 11 1.4.5数控加工工序卡 .................................................. 11 1.4.6数控加工程序卡 ................................................... 12 1.5数控加工 .......................................................... 16 1.5.1数控加工的主要操作步骤 ........................................... 16 1.5.2数控加工注意事项 ................................................. 19 第2章 数控铣削工艺与编程 ............................................ 20 2.1实体说明 .......................................................... 20 2.2零件的结构分析 ..................................................... 21 2.3 零件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22 2.3.1零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分析 ......................................... 22
2.3.2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 22 2.3.6数控加工工序卡 .................................................. 24 2.4计算机辅助编程步骤 ................................................. 25
2.5数控仿真加工主要步骤 .............................................. 27 2.6数控加工注意事项 ................................................... 28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数控车削编程与仿真加工
1.1 零件图
题目要求:用数控车床完成如上图所示的零件的加工。此零件为配合件,件1和件2相配,零件材料为45钢,件1的毛坯为:Φ35mm×70mm,件2的毛坯为:Φ50mm×105mm,按图样要求设定工件坐标系,制定正确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1.2 零件的三维模型构建
1.2.1 零件1的三维模型构建
(1)在UGNX4.0界面下,选择“建模”工具,选择“圆柱体”命令,生成如图1—1所示实体:
1-1图
(2)选、、、、、、、、、、、、,生成如图1—2的实体
1-2图
(3)建立基准平面、、、、、、、、、生成如下图1—3所示实体:
1-3图
(4)选择工具菜单中“倒角”命令,生成如图1—4的实体:
1-4图
(5)在“插入”下拉菜单下选择“螺纹”命令,生成螺纹,如下图1—5所示:
1-5图
1.2.2 零件2的三维模型构建
(1)在UGNX4.0界面下,选择“草绘”工具,绘制出零件的平面图的上半部
分,如下图1—6所示:
1-6图
(2)选择“旋转”命令,生成实体,如图1—7所示:
1-7图
(3)选择、、、、、、、、、、、、、、、、、、、、、、、、、、,如图1—8所示:
1-8图
(4)选择“倒角”命令,倒出C2的倒角,如图1—9所示:
1-9图
(5)在“插入”下拉菜单下选择、、、、、、、、、、、、、、、、、、、如下图1—10所示:
1-10图
1.2.3 零件模型的检验
在UGNX4.0界面下,选择“组件”项目,分别导入零件1和零件2的三维造型进行装配,如下图1—11所示:
1-11图
1.3 零件1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1.3.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根据对零件1的毛坯的分析,需要夹装2次才可以完成零件的加工。先加工右端。
(1)夹装左端加工右端时:
先车出端面,并以此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的坐标系。为必免因使用刀具形状尺寸在切圆球时发生干涉产生过切现象,车削该零件时可先车到圆球中心处,即自原点起55mm处。、、、、、、、、、、、、、、、、、、、、。
(2)夹持右端加工左端时:
先车端面保证总长度,并以此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的坐标系。该端零件的加工面主要是圆弧,可用G71粗车出外轮廓,然后用G70精车完成圆球加工。最后倒角。
1.3.2 确定零件的装夹方案
加工右端时:从右至左粗加工各面至55mm处。再精加工各面至55mm处。最后加工螺纹。
加工左端时:从右至左粗加工各面至15mm处,从右至左精加工各面至15mm处,再加工倒角。
1.3.3 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1)刀具选择
刀号 T01 T02 T03 (2)切削用量选择
加工内容 车端面 车槽 车端面 1.3.4 数控加工刀具卡 产品名称代号 序号 刀具号 刀具规格名称 零件名称 数量 件1 零件图号 备注 右偏刀 共1页 第1页 转速S r/min 进给量F mm/r 刀具类型 外圆刀 切断刀 螺纹刀 加工内容 粗、精外圆加工 车槽、车断 螺纹加工 加工表面 1 2 3 T0101 95°硬质合金外圆刀 T0202 T0303 编制 陈银川 审核 1 粗、精车外圆 批准
1.3.5数控加工工序卡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车间 数控实验室 工序简图 工艺序号 夹具名称 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工步号 01 02 件1 使用设备 FANUCOi南京车床 程序编号 O0650 O0651 夹具编号 背加工步作业内容 工面 车端面 车槽 粗车外圆 精车外圆 审核 批准 刀具号 刀补量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吃刀量 备注 T0101 T0202 T0101 T0101 600r/min 0.2mm/r 600r/min 0.2mm/r 600r/min 0.15mm/r 1000r/min 0.07mm/r 年月日 第一次装夹 03 04 05 06 07 08 09 编制
第二次装夹 共 1 页 第页 1.3.6 数控加工程序卡
第一次装夹 程序号O0650 编制 陈银川 日期 2008-12-19
序号 N0010 N0020 N0030 N0040 N0050 N0060 N0070 N0080 N0090 N0240 N0250 N0260 N0270 N0280
内容 G99G97G40G21; T0202 M03S600 G00X38.0Z-32.0 G01X15.0 G04X1.0 G01X38.0 G00X150.0Z150.0 M05 G00X150.0Z150.0 M05 M00 T0101 M03S1000 备注 车槽 粗车循环
N0290 N0300 N0310 N0320 N0330 N0340 N0350 N0360 N0370 N0380 N0390 N0400 N0410 N0420 N0430 G00X32.0Z3.0 G70P10Q20 G00X150.0Z150.0 M05 M00 T0303 M03S400 G00X27.0Z3.0 G92X23.2Z-30.0F1.5 X22.6 X22.2 X22.05 X22.05 G00X150.0Z150.0 M30 调头车端面保证总长度 第二次装夹 精车循环 车螺纹 程序号O0651 N0010 N0020 N0030 N0040 N0050 N0060 N0070 N0080 N0090 N0100 N0110
编制 陈银川 G99G97G40G21 T0101 M03S600 G00X38.0Z3.0 G71U2.0R1.0 G71P10Q20U0.5W0.25F0.2 N10G42G00X0 G01Z0F0.07 G03X30.0Z-15.0R15.0 N20G40G01X32.0 G00X150.0Z150.0 备注 粗车循环
N0120 N0130 N0140 N0150 N0160 N0170 N0180 N0190 N0200 N0210 N0220 N0230 N0240 M05 M00 T0101 M03S1000 G00X32.0Z3.0 G70P10Q20 G00X150.0Z150.0 G00X30.0Z-38.0 G01X21.0 X24.0W-1.0 G00X150.0 Z150.0 M30 精车循环 倒角 1.4 零件2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1.4.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根据对零件2零件图及毛坯分析,结合仿真软件该零件需装夹3次完成加工。 (1)装夹右端加工左端时:先车出端面,并以此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
的坐标系。该端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 (2)调头装夹左端加工右端时:先车出端面,保证总长度,并以此端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的坐标系。该端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首先采用G71的方式粗车出外圆的各段至52mm处,再采用G70的方式精加工外圆各部分至52mm 处。
(3) 再次掉头夹装左端加工右端时,先钻∮20孔。
(4)找正、、、、、、、、、、、、、、、、,最后加工内螺纹。
注意:在退刀时,先从Z向进刀退刀,再从X向退刀,以免刀具撞上工件。 1.4.2 确定零件的装夹方案
(1)装夹右端加工左端时:粗加工外圆各部分轮廓至52mm处;精加工外圆各部分轮廓至52mm处;依次车3×4±0.05的槽。
(2)调头装夹左端加工右端时:粗加工外圆各部分轮廓至52mm处;精加工外圆各部分轮廓至52mm处。
(3)再次掉头夹装左端加工右端时:先钻∮20孔。再采用G71的方式粗加工内孔圆至34mm处,然后采用G70的方式精加工内孔圆至34mm处,接着用内切槽刀切退刀槽,最后加工内螺纹。 1.4.3 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1)选择刀具
刀号 T01 T02 T03 T04 T05 T06 T07 (2)确定切削用量
加工内容 车端面 粗车外圆 精车外圆 车槽 钻孔 粗车内孔 精车内孔 车内孔退刀槽 车内螺纹 1.4.4 数控加工刀具卡 产品名称代号 序号 1 刀具号 刀具规格名称 零件名称 2 数量 1 零件图号 备注 转速S r/min 600 600 1000 600 进给量F mm/r 0.2 0.2 0.07 0.2 刀具类型 外圆刀 切断刀 加工内容 粗、精车左端外圆 切宽4mm槽 加工表面 T0101 95°硬质合金外圆车刀 粗、精加工左端外圆 右偏刀
2 3 4 5 6 7 编制 T0202 切断刀 1 1 1 1 1 1 批准 切槽、切断 T0303 95°硬质合金外圆车刀 T0404 T0505 T0606 T0707 陈银川 麻花钻 内孔车刀 内槽切刀 60°内螺纹车刀 审核 粗、精加工右端外圆 右偏刀 钻Φ20孔 粗、精加工内孔 切内孔退刀槽 加工内螺纹 盲孔刀 共1页 第1页 1.4.5 数控加工工艺卡 单位名称 工序号 河南理工高职学院 程序编号 O0652 O0653 O0654 工步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产品名称 夹具名称 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刀零件名称 2 适用设备 零件图号 车间 FANUCOi南京车床 数控实验室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具规格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背吃刀量 备注 车端面 粗车外圆 精车外圆 切槽 车端面 钻孔 粗车内孔 T0101 T0101 T0101 T0202 T0303 T04 T0505 600r/min 0.2mm/r 600r/min 0.2mm/r 1000r/min 0.07mm/r 600r/min 0.2mm/r 600r/min 0.2mm/r 第 一 次 装 夹 调 头 装 夹 第 三 300r/min 0.2mm/r 400r/min 0.15mm/r
10 11 12 编制 精车内孔 切退刀槽 车内螺纹 审核 T0505 T0606 T0707 批准 800r/min 0.05mm/r 400r/min 0.15mm/r 300r/min 1.5mm/r 年月日 共页 次 装 夹 第页 1.4.6 数控加工程序卡
第一次装夹 程序号O0652 N0010 N0020 N0030 N0040 N0050 N0060 N0070 N0080 N0090 N0100 N0110 N0120 N0130 N0140 N0150 N0160 N0170 N0180 N0190 N0200 编制 陈银川 G99G97G40G21; T0101; M03S600; G00X53.0Z3.0; G71U2.0R1.0; G71P10Q20U0.5W0.25F0.15; N10G42G00X33.992; G01Z0F0.07; Z-10.0; G02X45.992W-6.0R6.0; N20G40G01Z-52.0; G00X150.0Z150.0; M05; M00; T0101; M03S1000; G00X50.0Z3.0; G70P10Q20; G00X150.0Z150.0; M05; 备注
N0210 N0220 N0230 N0240 N0250 N0260 N0340 N0350 N0360 M00; T0202; G00X50.0Z-26.0; G01X40.0; G04X1.0; G01X50.0; G01X50.0; G00X150.0Z150.0; M30; 第二次装夹 程序号O0653 N0010 N0020 N0030 N0040 N0050 N0060 N0070 N0080 N0090 N0100 编制 陈银川 O0652; G99G97G40G21; T0303; M03S600; G00X53.0Z3.0; G71U2.0R1.0; G71P10Q20U0.5W0.25F0.15; N10G42G00X0; G01Z0F0.07; G03X26.0Z-13.0R13.0; 备注
N0110 N0120 N0130 N0140 N0150 N0160 N0170 N0180 N0190 N0200 N0210 N0220 N0230 N0240 G01X35.9875W-15.0; W-20.0; X43.992; X45.992W-2.0; N20G40X50.0; G00X150.0Z150.0; M05; M00; T0303; M03S1000; G00X50.0Z3.0; G70P10Q20; G00X150.0Z150.0; M30; 第三次装夹 程序号O0654 N0010 N0020 N0030 N0040 N0050 N0060 N0070 N0080 N0090 N0100 N0110 N0120 编制 陈银川 O0653; G99G97G40G21; T0505; M03S500; G00X18.0Z3.0; G71U1.5R1.0; G71P10Q20U0.4W0.2F0.1; N10G41G00X24.0; G01Z0F0.05; X22.0Z-2.0; Z-36.0; N20G40X19.0; 备注
N0130 N0140 N0150 N0160 N0170 N0180 N0190 N0200 N0210 N0220 N0230 N0240 N0250 N0260 N0270 N0280 N0290 N0300 N0310 N0320 N0330 N0340 N0350 N0360 N0370 N0380 N0390 N0400 G00X150.0Z150.0; M05; M03; T0505; M03S800; G00X19.0Z3.0; G70P10Q20; G00X150.0Z150.0; M05; M00; T0606; M03S400; G00X19.0; Z-34.0; G01X25.0; G04X1.0; G01X19.0; G00Z150.0; X150.0; M05; M00; T0707; M03S400; G00X19.0Z3.0; G92X22.8Z-32.0F1.5; X23.4; X23.8; X24.0;
N0410 N0420 N0430 X24.0; G00X150.0Z150.0; M30; 1.5 数控加工 1.5.1 数控加工的主要操作步骤
(1)零件1的主要操作步骤 夹装左端加工右端时:
平端面:三爪卡盘卡毛坯的右端,在MDI方式下,用95°右偏刀加工端面; 外表面加工:在自动操作的方式下,用95°右偏刀从左至右进行加工; 螺纹加工:
右偏刀从左至右进行加工。 (2)零件2的主要操作步骤 夹装右端加工左端时:
平端面:三爪卡盘卡毛坯的右端,在MDI方式下,用95°右偏刀加工端面; 外表面加工:在自动操作方式下,用95°右偏刀从左至右进行加工至52mm处;
切槽:在自动操作方式下,用外切槽刀加工。 将工件调头夹装时:
平端面:三爪卡盘卡毛坯的右端,在MDI方式下,用95°右偏刀加工端面; 外表面加工:在自动操作方式下,用95°右偏刀进行外表面轮廓加工至52mm处。
(3)再次调头装夹时:
钻沉孔:在MDI方式下,用Φ20mm钻头钻深36mm沉孔; 内表面加工:在自动操作方式下,用内孔车刀进行内表面加工; 切退刀槽:在自动操作方式下,用内车槽刀进行加工;
螺纹加工:自动操作方式下,用60°内螺纹刀进行内螺纹加工。 (3)加工实体如下图所示:
零件1
零件1的仿真加工实体步骤: 第一次装夹即加工左端:
对刀 编制程序
车槽 车右端外圆
车螺纹 调头完整圆球
检查尺寸 加工完成
零件2的仿真加工实体步骤:
第一次装夹加工 第二次装夹加工
钻Φ20孔 剖视图
检查尺寸 完成加工
1.5.2 数控加工注意事项
加工较大圆弧时,刀具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尖刀,以防止发生过切现象;加工螺纹时,根据经验一般把大径尺寸减去0.1倍螺距,因为金属在切削中会因挤压产生变形,造成螺纹大径变大;加工内孔时,退刀时应先退Z向再退X向;装夹已加工面时要用铜皮裹着,防止夹伤已加工面。
第2章 实体装配与数控加工
2.1实体说明:该装配图是技能大赛实体装配图,共有六个零件组成如下所示:
图片全部都是用UG软件制作出来,然后在装配到一块,在此我们只选取其中的一个零件(二)采用UG软件的造型和自动生成的程序进行加工,实验证明UG软件自动生成的程序完全可以用在真实的数控加工中心中完成加工。
零件一模型 零件二模型
零件三模型
零件五模型
零件四模型
零件六模型
装配图
2.2零件的结构分析
零件二为装配体中一具有代表性工件。零件上有四个均布孔、两个槽,一个圆槽,槽中有一圆孔,还有一个曲面。可以在UGNX4.0中构建出装配体的三维模型,从而突出零件特征便于分析加工,利用UGNX4.0自动编程功能导出程序,然后输入数控仿真软件加工出该零件。
零件图
零件二
2.3 零件二的工艺分析与编程
2.3.1 零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分析
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该零件有孔,U形槽,腔槽,及曲面,再看标题栏,比例为1:1,材料为45#钢,尺寸上有带公差的是重要尺寸,加工时需重点加工。该零件的曲面特征比较难加工,我们采用(UGNX4.0)自动编程功能辅助编程。 2.3.2刀具选择及切削用量确定
(1)刀具的选择
刀号 T01 T05 T06 (2)切削用量的选择 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用量的大小,可根据类比、手册及实际工作经验来确定。
主轴转速: n=100—2000 r/min 进给量: f=50—1500mm/min 加工内容 铣直径70孔 精加工底面 精铣直径70孔壁 转速 S1500r.min-1 S1500r.min-1 S1500r.min-1 进给量 F150mm.min-1 F100mm.min-1 F100mm.min-1 刀具类型 立铣刀 钻头 球头刀 加工内容 铣直径70孔 5个底孔 铣曲面
粗铣曲面 精铣曲面
(3)刀具卡
产品名称代号 序号 刀具号 01 02 03 04 05 T1D1 T2D2 T5D5 S200r.min-1 S800r.min-1 F150mm.min-1 F60mm.min-1 零件名称 数量 1 1 1 1 零件图号 备注 刀具规格名称 Φ10X70mm Φ10X70mm Φ10X70mm 加工表面 铣直径70孔 精加工底面 底孔 先用Φ10平刀06 T6D6 Φ3X80mm 铣曲面 粗加工,再用Φ3精加工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页 第页
2.3.3 数控加工工序卡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车间 数控实验室 工艺序号 工序简图 夹具名称 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工步号 01 02 工步作业内容 钻均布孔 粗铣曲面 加工面 刀刀具号 补量 T01D1 T02D1 T03D1 T04D2 S500r.min-1 F100min-1 S400r.min-1 F200min-1 S500r.min-1 F150min-1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O0656 夹具编号 背吃备件二 使用设备 程序编号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刀量 注 第页 03 粗铣U形槽 04 05 06 07 08 编制
精铣腔槽 审核 批准 S1500r.min-1 F100min-1 年 月 日 共 页
2.4计算机辅助编程步骤
(1)打开模型文件,从工具栏中选择【起始】—【加工】命令,进入UG NX CAM模块。选择加工环境,点【初始化】命令进入相应的加工环境。如下图所示
(2)单击工具栏中的【创建程序】命令,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选择类型和父级组,设置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就会在NC-PROGRAM父节点下创建一个程序节点。
(3)单击工具栏中的【创建刀具】命令,选择刀具类型、设置刀具名称,点击【确定】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进行刀具参数设置。
(4)单击工具栏中的【创建几何体】命令,选择相应类型点击【应用】弹出
如下所示对话框,可以对加工工件,毛坯件进行选择和设置。
(5)点击工具栏中的【创建加工方法】命令进入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加工方法主要定义切削的方法,如:粗加工、精加工、半径加工。
(6)点击工具栏中的【创建操作】命令,选择类型和子类型、程序、几何体、刀具和加工方法点击应用进入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定义走刀方式等参数。
(7)使用UGNXCAM功能加工该零件步骤如下图所示;
钻均布孔 铣曲面
铣U形槽 铣Φ70腔槽
钻Φ20底孔
2.5数控仿真加工主要步骤
钻均布孔
铣曲面
铣直径为70的腔槽 铣U形槽
钻直径为20的圆孔
2.5数控加工注意事项
在本题中,粗、精加工使用的立铣刀的直径均相等,可以用同一程序,通过改变刀具补偿值实现轮廓外形、凹槽及沉孔的粗、 精加工,在粗加工时刀具半径补偿值可以取稍大一些,这样粗加工后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精加工时适当改变刀具的半径补偿值,
(2)深度方向可以分多次切削。
结束语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所学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如:
(1)熟悉FANUC数控车系统及SIEMENS 802D数控铣系统,并能进行一般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对该系统的性能及操作技能得以灵活运用。
(2)能够灵活运用数控加工工艺卡片的制作。
(3)能够用Auto CAD平面绘图软件进行复杂平面的绘图。
(4)了解了UGNX4.0计算机辅助制图编程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造型设计及自动加工程序的生成方法。
同时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欠缺,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改正自己的不足。比如:
(5)在用Auto CAD绘制零件的平面图时,图层的建立存在着欠缺; (6)在用UGNX4.0建立零件的三维造型的过程中,一些操作的掌握还有待于提高。
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数控加工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得以普及。随着数控机床应用量的剧增,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维护等技术,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缺陷乃至错误在所难免,给各位老师阅读带来的不便感到抱歉,同时也多谢各位老师的评阅。
参考文献
[1]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56990号
[2]高枫,肖卫宁.数控车削编程于操作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27490号
[3]吴新腾.数控铣削(含加工中心)编程与考级.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23660号
[4] 刘力, 王冰.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42927号
[5] 崔兆华.数控车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6] 王爱玲,孙旭东.数控编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09224号
[7]熊良山,严晓光,张福润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020575号
[8] 徐春林,张宏兵,谢正义编著.GUNX4.基础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005041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