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推力法和传递系数法都是用来计算建筑结构受到风荷载的方法,在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两种方法的计算思路和计算过程有一些不同,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不平衡推力法是建筑结构受到风荷载计算的一个经典方法,它包括两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风荷载,需要计算出建筑结构所受到的风力。风力受到建筑物表面积和风速、风向、气动力系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不平衡推力法中,通常采用达雷模型进行风场建模,以此来得出风荷载。
第二步是根据所得到的风荷载设计制定支撑系统。建筑结构受到的风荷载会被转移至建筑结构的支撑系统上,而支撑系统的设计则需要充分考虑到风荷载的大小和方向。在不平衡推力法中,支撑系统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此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而传递系数法则是按照建筑物的初始弯矩和位移,通过求解传递系数,来确定结构各部位由于风荷载引起的弯曲应力时所需要承受的力。传递系数法的具体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风荷载。
第二步:根据建筑结构的某一参考点,确定各部位所受到的风荷载。
第三步:计算各部位的弯曲应力。
第四步:计算传递系数。
第五步:根据传递系数,来确定各部位需要承受的力。
与不平衡推力法不同的是,传递系数法旨在求出建筑结构各部位的内力状态,即弯矩、剪力、轴力和位移等,但不考虑边界条件和垂直于风荷载方向的模态。这种方法可用于建筑物的全局分析,既可针对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支撑系统的裕度,也可针对建筑物的静力响应计算支撑系统的薄弱部位。
总体来看,不平衡推力法和传递系数法都是通过计算建筑物所受到的风荷载来确定支撑系统的设计,但是两种方法的计算思路和计算过程有所不同。不平衡推力法更加强调建筑物支撑系统对风荷载的响应,而传递系数法则注重于建筑物不同部位所受到的内力状态的计算。由于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利弊和适用范围,选择何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