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考核作业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考核作业

来源:易榕旅网
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D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4年的清军入关 C.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D.1840年的鸦片战争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 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A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5.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B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6. 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7.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8.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9.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C )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总统选举法》

11. 20世纪初年,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B)

精品文档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12.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C)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13.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最初地点是(D ) A.北京 B.广州 C.嘉兴 D.上海 15.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C)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6.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 ) A.军事和组织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政治和军事问题 D.筹款和征兵问题 17.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 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 D)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9. 1938年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会议是( A) A.六届六中全会 B.六届七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六大 20.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D)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1. 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D)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C )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2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C )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

精品文档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 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是( 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5. 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 A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27.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由于上述缺陷,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8.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新中国建立初期,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考验,主要是: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9.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该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30.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言之,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1.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戊

.

精品文档

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然而,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最终导致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来救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囯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不存在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还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总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严复在(D )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A.《天演论》 B.《原富》

.

精品文档

C.《原强》 D.《救亡决论》 4.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 A.冯桂芬 B.薛福成 C.曾国藩 D.张之洞

6.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7.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8.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C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9.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发动了( C)

A.辛亥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C )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总路线

12.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B) A.“四一二政变” B.“七一五分共” C.南昌起义 D.“三二〇”事件

13.1930年,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的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左舜生 D.邓演达

14.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是在(B )

A.四川懋功地区 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C.西康甘孜地区 D.陕北吴起镇

15.“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思想是在( B )中提出的。

.

精品文档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矛盾论》 D.《实践论》 16.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D) A.台儿庄战役 B.昆仑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

18.在敌后战场抗日斗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D) A.彭雪枫 B.赵尚志 C.杨靖宇 D.左权

19.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D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戴安澜 D.张自忠

2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1.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B )

A.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B.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C.抗议美军暴行 D.美军退出中国 22.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C) A.1949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2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以诚相待,患难与共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2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25.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C ) A.《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精品文档

D.《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7.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2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0.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1)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2)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

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

.

精品文档

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立即适应,产生了不满情绪。再加上党和政府一些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在这种背景下,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各级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思想准备,或者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把一些闹事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反而激化了矛盾。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综合测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B)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 A)

.

精品文档

A.《时务报》 B.《万国公报》 C.《国闻报》 D.《湘报》

4.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了( C)方式进行经营。 A.官办 B.官商合办 C.官督商办 D.商办

5.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D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6.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7.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D ) A.贵族内阁 B.立宪内阁 C.影子内阁 D.皇族内阁

8.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 )

A.职工运动委员会 B.中华全国总工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省港罢工委员会

9.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用过的革命方法是(A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0.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11.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A.晋察冀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鄂豫皖根据地

12.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D )。 A.党的六大 B.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13.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D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B )

A.国民会议运动 B.一二·九运动

.

精品文档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15.中国人民抗中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5日 B.9月1日 C.8月16日 D.9月3日

16.毛泽东在国共内战初起时高屋建瓴地指出决定战争胜利的经常性因素是( D )。

A.苦练精兵 B.军事中的有生力量 C.机械化的局势装备 D.人心的向背 17.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 C)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转移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18.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D)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C)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是(A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反对本本主义》 C.《实践论》 D.《矛盾论》

21.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D)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2.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改善中美关系的(B )

A.“篮球外交” 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 D.“围棋外交”

23.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2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C)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

.

精品文档

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

25.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它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7.戊戌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的表现。

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8.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最终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9.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意义: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0.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

.

精品文档

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提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地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2)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3)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这样,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此后,第一次大革命逐步走向高潮。

3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