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 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 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重点:
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
道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漫画]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
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快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问: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如果学生谈不到,师点拨:扳、似的、吭、束缚、掐住,边说边用出示该词,引导学生练读)
[点评: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3.试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点评:落实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 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练读课文1-4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牛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鹅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印象。
(2)同位合作这样读一读。
(3)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在学生谈的过程中用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要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要谈的有凭有据。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提问点拨:牛比鹅大,为什么我们欺牛怕鹅?如果学生注意不到,引导学生注意这句话:“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词句含义]
2.过渡:“我们”尤其是“我”怕鹅,可就偏偏遭遇了鹅的袭击。
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5-7自然段,找出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 提问,在学生畅谈中点拨重点:
出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的心理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从中能体会出我非常怕鹅,一点也不敢反抗。
出示“鹅听见了,……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找出动词,体会到在我们眼里“鹅”不怕人,“鹅”大胆地想来袭击我们,我们很怕鹅。“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一句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练读。
出示“这时,……拉住我不放。”找出象声词,体会到在我眼中,老雄鹅很可怕。练读。
[点评:在学习第一部分进行了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过渡:如果是你亲眼看到这紧张的时刻,你会怎样做?
3.师述:金奎叔来解救我了。
(1)师生配合读8-11自然段,师“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飞快地走了过来,……鹅……,可是……老雄鹅……”
(2)提问:在金奎叔的制压下,鹅怎样了?
(3) 分角色读金奎叔与我的对话。请同学们点评他们的朗读,理解金奎叔的话。
4.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
(1)师提问“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到什么?“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实在”你体会到什么?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你得到什么启迪?
(2)这件事以后我怎样对待牛和鹅了?为什么我与牛和鹅的接触
中前后情形大不相同?由此,你得到什么启迪?
四、 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师述: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 》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 我们害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
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 》教案范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学会分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围绕提纲梳理课文层次。
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牛、鹅图片,启发谈话。
同学们,图上的这两只动物你们认识吗?你觉得哪一只更可爱,为什么?
2、生回答后再次谈话。
实际上在很多熟悉它们的孩子中,都是不怕牛而更怕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任大霖先生的一篇文章《牛和鹅》,看看他在故事中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任大霖(1929~1995),浙江省萧山县人,读书时就曾发表儿童故事、童话、儿歌。工作后坚持业余创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了儿童散文集《红泥岭的故事》,中篇儿童小说《我们的田野》,短篇小说集《秧田发绿的时候》,儿童剧《桃子熟了》等。1953年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此后又出版了散文集《童年时代的朋友》《山冈上的星》,短篇小说集《绣娟姑娘》以及作品选集《蟋蟀及其
他》等。此外,还出版了中篇小说《喀戎在挣扎》《哥哥廿四我十五》,以及《任大霖文选》等。作品多次获奖。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师出示自读要求:
(1)找出生字词拼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在不理解字词上做记号,和同桌讨论或查字典解决。
(4)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字音:出示课件指名读文中生字词,正音。
(2)字形:“掐”字右半部分下边不要写成“日”。
(3)词语:①无所谓:不在乎。② 束缚:捆绑,比喻受到限制。③掐:用手的虎口及手指紧紧握住。④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地。
(4)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文,完成以下问题(出示自学要求):
(1)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
(2)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提纲,学生根据提纲的内容划分课文段落。
(1)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做法也不同。
(2)我们在回家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3)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3、学生默读,自主学习交流。
4、指名汇报,理清课文脉络。
(1)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
(2)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3)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赶走了鹅,并告诉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牛和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了段。本文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做法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转变呢,课文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六、板书设计:
提出共识
牛和鹅 具体描述
改变认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设计
1. 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 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细读课文
1. 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 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 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 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 我们害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
鹅害怕的样子。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读读。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 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牛和鹅》记叙作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本单元是第二单元阅读策略的延伸和实际运用,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牛和鹅》五个批注,从三个角度写,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二是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三是对课文写法的体会。课文旁边的空白处有编者示范的批语,其中第二个批注是重点,要求学生看到批语,能结合课文,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传神描写。 设计意图
批注与本册第二单元的“提出问题”,与三年级的“预测”都有联系,批注可以预测,可以提问。本课批注聚焦何处?紧扣单元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带着学生学习如何
批注。通过播放微课,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方式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对批注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语文书上的五处批注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再利用课文改编的差异性资源,激发学生批注的兴趣,由扶到放从而掌握批注的方法。 《牛和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批注,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重点学习1-4段。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尝试多角度进行批注。 [课程资源]
微课“如何做批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生有一个特别美好的阶段,那就是童年。童年啊,就像冰心奶奶说的那样。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出示PPT)看一看第六单元,我们又要学习什么新本领呢?指名读。 2、让我们走进18课的学习,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18、牛和鹅,看到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3、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把“牛”写得比“鹅”小吗?让我们走进
课文,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吧。 二、检查词语
1、第一组:霖哥儿 金奎叔 任大霖
(1)指导读好儿化音,“哥儿”是对男孩子的称呼,谁来喊一喊,注意儿化音,本文中的“霖哥儿”指的是谁?出示:任大霖,“任”在做姓的时候读第二声,谁来读。
(2)我们在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了解作者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谁来读一读,作者的介绍。这篇文章就是任大霖写他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2、第二组:嘎嘎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1)第一个词是鹅的叫声,谁来读一读,鹅如果高兴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如果鹅生气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 (2)第二个词是唤鹅的声音,假如那里有一群鹅,你会这样唤他们——,鹅到了这边,你会这样唤他们——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4)听了你们的喊声,鹅跑过来,发出——,听一只鹅跑过来了,读——,听一群鹅跑过来了,读—— 3、第三组:扳牛角 捶牛背 握脖子 摔酒瓶
注意读好动词,读出节奏感。这四个词语,前两个是我们对待牛的动作,后两个是金奎叔对鹅的动作。 三、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着主要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结:我欺负牛怕鹅,金奎叔帮着我赶走鹅,我改变对牛和鹅的态度。
四、学习批注 (一)了解课文批注
1、快速看看课文: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课文边有一些小字,这篇文章是任大霖写的,那这些小字又是谁写的呢? 2、读文时把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读?这一处是写在第一段的,读了第一段读者这样写道——
课文一共有几处这样的批注,一共五处批注。
4、老师的批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了,快来帮帮老师,让批注回到他们合适的位置。第二次批注谁来读,他应该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5、我们帮着批注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批注的什么特点。
6、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播放微课。现在你对批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我们语文书上的这五处批注其实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你能说一说吗?
8、板书:疑问 写法 体会 启发 (二)尝试批注
1、 引领批注
(1)老师读了课文前两段,觉得很有意思,有话想说,也进行了批注。读读1、2段,你有什么话想说,写在相应的位置。 (2)出示老师的批注:单独成段强调了大家的观点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2、练习批注
(1)《牛和鹅》今年选入我们的课本有一点改动,你看这是去年的课文,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在原来的课文中,三四段的位置上原来也有一处批注,那读者究竟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又批注了什么呢?
(2)你试着从你感兴趣的角度来对3、4段进行批注。 如果从写法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如果从有体会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牛和鹅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五、学习生字
1、认识生字。(出示生字)鹅这么目中无人,老师可看不下去了,我们来进行抓鹅识字游戏,老师来指,你们读,我们一起把鹅抓起来。 2、本课当中有很多带有提手旁的字,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摸、捶、握、摔、掐,谁来记一记这些字的字形。
3、出示田字格,谁来说一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在你的练字书上每个字练习两遍,指导书写“捶、摔”。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有一个批注之法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读书的过程中能够边读边思,出示:静心凝神,细读课文;勾画圈点,读过留痕;所思所感,随手记录。三言两语,理解更深。 七、作业
1、在练字手册上练写本课六个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批注阅读P78阅读链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